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下城区率先在我省试行社区预约诊疗服务
2012年06月02日 07:42:30

  -关键词搜索:挂号

  杭州市下城区在我省第一个展开社区预约诊疗试点

  □ 好不容易挂上心仪的专家,很可能看了五分钟不到就结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许多人都感叹看病实在太难了。看病为什么这么难?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是专家太少,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看专家。于是,盲目地追捧专家使得原本就紧张的专家资源更显局促。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杭州市下城区开始在全省率先试点社区预约诊疗,由社区医生帮居民找到最适合的专家,引导居民针对性地挂号看病,至今全区已经有55%的居民都选择首诊在社区。

  家务繁忙,没空看病耽误了病情

  老年人虽然退休了,但是操持家务起来,比上班族还要忙,流水西苑的陆大妈就是这样一个大忙人,出生于1957年的她,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起床,仍旧有许多干不完的家务,特别是两年前小孙女出生后,更加是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自己的糖尿病都顾不上了。

  “前两年吃点药就能控制,从前年开始越来越难控制了,但是家里又太忙了,实在没空去医院。到医院看病,没有一个上午根本看不完,光挂个号就要排半天的队,太麻烦了。”陆大妈说,前年儿媳妇怀孕了,她就越发忙了,平时不舒服了都去找社区里的崔医生。

  陆大妈口中的崔医生,就是下城区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崔蝶医生。其实早在2010年初,崔医生就催着陆大妈去上一级医院去做进一步诊疗。

  “她的血糖控制得很不好,光靠吃药已经解决不了了,我们社区服务站没有条件帮她进一步诊疗,所以我不止一次建议她转到上一级的医院去看看,但是她每次都嫌太麻烦。”崔医生说,每每提到要去看病,陆大妈就连连摆手。

  “光挂号这个手续就很麻烦,实在耗不起这个时间。”陆大妈说。

  社区预约诊疗,方便又有效

  去年年初,陆大妈的空腹血糖又上升了,当时恰好下城区推出了社区预约诊疗服务。

  社区预约诊疗服务就是把大医院的专家号下放到社区里,让社区医生帮助小区居民预约专家号,小区居民只需要拿着预约单,在预约的时间段内去找专家就可以了,免去了排队挂号以及等待看病的时间。

  去年7月,陆大妈通过崔医生预约了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楼医生。

  楼医生做了检查后,建议陆大妈在吃药的同时,也要打胰岛素,每天打12个单位,经过半个月的时间,陆大妈的血糖下降很快,到今年,已经能够基本控制住了。

  而陆大妈每次复查以及调整用量时,都是通过崔医生预约专家号,今年血糖稳定后,陆大妈也在崔医生的建议下,不再看专家,只看普通门诊了。

  “以前觉得看病一定要找专家,现在在崔医生的推荐下,觉得看病还是要找最适合的医生,不但看好了病,而且花费的时间也少了。”陆大妈说,多年的糖尿病控制好了,她又可以专心带小孙女了。

  老年人不会网上挂号,社区预约解了燃眉之急

  和陆大妈相比,同样住在流水西苑的72岁的李大妈也感受到了现在社区预约服务平台的便利。

  “崔医生对我们一家三口的健康情况都很了解,找她看病我们放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聊得很细致。”李大妈说,去年8月,崔医生通过社区预约服务平台,帮李大妈顺利地解决了鼻息肉的手术问题。

  当时李大妈感觉鼻塞很严重,就求助崔医生,崔医生说现在可以通过社区预约专家,李大妈很高兴,她说:“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哪里懂网络预约,儿女们又没有空帮我们约,亏得崔医生告诉我们这些。”

  崔医生很快通过平台,帮李大妈预约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朱医生,时间约在下午两点。

  李大妈和老伴1点左右出家门,到医院刚好可以看,很方便。朱医生检查后建议她做手术,并随后安排了床位,十多天后,李大妈顺利出院了。出院后的复诊,又是让崔医生通过社区预约诊疗服务平台预约的。

  据了解,陆大妈和李大妈所在的下城区文晖街道有一万多人口,其中老年人有1400余名,糖尿病患者有300多人,高血压患者有1100多人,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了日常检测的功能,一旦发现病情有异常变化或加重倾向,就会通过社区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帮居民预约上一级诊疗机构的专家,让居民看病不再难。

  缓解看病难

  需要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看病难,第一难就是挂号难。在许多人的眼中,只要挂不到心仪的专家就是看病难,其实,看病不是一定要找大专家,而是要找最适合自己病情的医生,不但自己省力,而且也不浪费社会资源,这种感受在听了下城区卫生局局长蔡延平打的比方后,更有感触。

  蔡局长把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公共卫生服务,他说这就好比学校的操场,是人人都可以到这里来做运动的,必须是政府提供的,免费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基本医疗服务,就像学校的食堂一样,必须价格低廉,而且获得方便,能吃饱且能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第三个层次就是大病医疗,这个必须非常有效,个人承担部分费用。第四个层次是特需医疗,就像五星级宾馆一样,是经济条件相对不错的人的追求,讲究舒适性,费用由个人承担。

  正因为医疗卫生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如何将医疗服务进行分层呢?蔡局长觉得,首先是要从挂号服务上入手,虽然目前已经有许多预约挂号平台,但是这些网络或者电话等预约方式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预约,盲目性比较大,最佳的预约办法就是通过社区医生的分流,让不同需求的人都能享受到自己需要的服务。

  拿一句中国的俗语来说:“杀鸡焉用宰牛刀”,如果大专家的时间都用在看头痛脑热上了,那么看疑难杂症的时间自然少了,能提供的专家号也相应减少了,看病问诊的时间也短了。所以理性就医,让社区医生引导大家分流挂号,应当是一种很好的缓解看病难的好方法。

  -新闻助读

  试点一年来

  社区预约2500多人次

  我省全面启动新医改以来,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率先在全国推出了首个挂号预约平台,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个预约平台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针对这个平台的缺陷,我省又适时推出了社区预约诊疗服务平台,于2011年年初选定在下城区做试点。

  下城区区政府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进行社区基层卫生诊疗机构和大医院信息平台的联网,目前下城区已经有85%以上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在社区首诊的居民,到大医院看病,只需要输入编号,医生就能从平台上调出个人健康情况,可以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健康状况。

  目前下城区卫生局下属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和省市58家大医院并网,社区居民可以至少提前一周,预约到这些大医院的知名专家。

  同时,为了改变居民对社区医院满意度很高信任度却不高的局面,下城区卫生局下属的医疗服务机构,都采取了1+8的模式,即每个社区服务站都有8名不同专长的医护人员,每个社区服务站的背后都有8名大医院专家组成的技术支持平台,遇到疑难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向专家求助。

  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实行5+3的培训模式,即5年本科的学习后,再到各大医院进行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理论学习和实战经验相结合,提高社区医生的医疗技术,增加对居民的吸引力。

  在试点的过程中,下城区的经验也日益明确了社区医生在医疗服务上的定位:即帮助居民解决常见病、慢性病,通过社区首诊,帮助居民进行分级诊疗,同时如果发现一些无法诊治的疾病,及时将居民转送到上一级医院,居民在大医院接受手术重新回到社区后,对这些居民再进行疾病恢复期间的指导,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据了解,试点推行一年多来,下城区已经通过社区预约诊疗服务平台预约了2500多人次,55%的居民选择了首诊在社区,下城区的试点经验将有望在全省推广。

  

【专题】创业创新成就辉煌 喜迎党代会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通讯员 沈波 孙维 记者 黄淼君 编辑: 虞飞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出入境申请可网上预约 还可以查询护照办理进度
  • 浙江将启用全省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
  • 桐庐食品药品监管局打造行政审批“预约订单”服务
  • 宁波出租车“爱心送考”预约报名本月底截止
  • 为给高考生提供便利 下沙爱心助考车开始预约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