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荣
男,汉族,1961年3月生,浙江永嘉人。1982年2月参加工作,199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现任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
浙江在线06月19日讯
问:过去五年,您认为温州哪些方面发展较快?哪些方面亟待加强?
陈德荣:过去五年,温州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11.9%。
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1)兴起解放思想热潮,提出统筹推进政府、社会、经济三大转型,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总体思路。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审批制度、公共财政体制、国资体制、建设体制、市区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统筹城乡体制、地方金融体制等十大体制改革,破除长期制约发展的障碍。
(3)构建“1650”网络型组团式大都市新格局,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以“三分三改”(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和股改、地改、户改)为核心,以农房改造集聚和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以村级组织“转并联”为基础节点,推进都市功能区、中心镇和新型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取得明显成效。
(4)开展“六城联创”和破难攻坚七大行动,全面加强环境建设,去年仅市区就拆除违章10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408公顷。
新世纪以来,温州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加上温州模式主要依靠民间力量推动,政府转型滞后于社会和经济转型,半城市化问题突出,公共品供给不足,导致发展环境和要素支撑不足,出现了大量企业外迁和资金外流的现象,延缓了本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针对新阶段温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各方面的力量,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领域的有为作用。
未来的温州要建成现代化大都市
问:未来五年,温州的城市定位及发展规划是什么?
陈德荣: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平台。过去温州城市规模比较小,现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等发展环境的改善,温州已具备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基础条件。
所以,我们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龙头,以深化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为途径,构建了1个主中心、6个副中心、50个区域性中心镇的“1650”城市体系。
目前正运用航空大都市、公交都市等先进理念,修编完善温州大都市规划,拉开大框架、建设大平台、改善大环境,真正把温州建设成为网络型组团式的现代化大都市。
有责任为百姓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问:未来5年,温州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有哪些? 陈德荣:坚持民生优先、增进百姓福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需要有具体的抓手和载体,所以我们把向老百姓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全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 交通领域:全力推进以温州国际机场、温州港、城际铁路、市域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联网和城市快速路、主干道为重点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社会事业领域:全面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加快肯恩大学、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奥体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强化城市服务功能。 城市形象环境领域:深入推进“六城联创”,全面推进拆违美化,加快城市旅游化改造,推进生态与文化相融合,提升城市档次品位。 温州今年的“十大民生工程”,主要包括城区交通畅通工程、公园绿地推进工程、城乡环境改善工程、住房保障提速工程、创业就业促进工程、公共安全保障工程、社会关爱幸福工程等。 比如,全面实施“建环线、打卡口、接断路”行动计划,开工建设宁波路北延伸段、环大罗山快速路等5条道路,完成中兴大道三郎桥段等6条道路建设,开工牛山北路等15个断头路改造工程; 此外还将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完成48个市区级公园、70个小游园和30个附属绿地的建设,推进6条城市绿道网和70条社区绿道网建设。
- 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推进大开放 宁波将率先打造示范性海洋经济核心区
-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两富”,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
- 赵洪祝: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 赵洪祝同志: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广泛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
- [广西新闻网]新界泵业:掌握核心科技 引领行业前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