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右)在察看河道。
浙江日报讯
“两创”到“两富”,关键要看百姓的幸福指数。建设幸福海宁,就要让老百姓心里感觉热呼呼。
——海宁市委书记林毅
洛塘河是海宁市主要河道,当前水质是劣五类。一大早,作为洛塘河东段“河长”,林毅乘船到现场察看责任河道。
10.9公里河道,80分钟航程,林毅一直站在船上巡视河道、河岸情况。为治理水质,海宁市30位市领导分别担任“河长”,牵头治理辖区内的河道。
书记当河长,这仅仅只是海宁发展惠民的一个缩影。“所有工作的落脚点,都是为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林毅说,“从‘两创’到‘两富’,关键是要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海宁已经创新制定了国民幸福指数监测评价体系。”
虚无缥缈的幸福感,有了“度量衡”来丈量。今年2月,海宁首次公布幸福指数,56个指标涵盖富裕安康、公共保障、生态宜居和文明安全四大领域,关注老百姓对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的感受,体现了“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要求。
这份“幸福答卷”中的主观部分,通过调查问卷来完成。按照海宁城乡人口比例,抽取农村300户居民家庭以及城镇200户居民家庭进行“幸福海宁”民意调查,被调查者为自己的幸福打分,将满意度量化记分,整个过程由老百姓说了算。
比如,对于“海宁人”这一身份有42.8%的人表示“强烈认同非常自豪”;被调查者对自身工作岗位的满意度达92.4%;此外,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市民文化娱乐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关爱困难群体等,都是老百姓幸福的来源。最终,2011年,海宁居民幸福指数为86.64分。
林毅说,“幸福答卷”真实地反映出一些问题。房价高、物价高、教育支出高,这“三高”让市民感到不小的压力。近五成市民认为生活压力大,空气质量、水源水质等成为影响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这些,成为海宁市开展工作的“风向标”。针对居民关心的水环境,海宁首次成立治水办,全面实施“八大”专项行动计划,推进水环境治理,并提出“今后5年主要河流水体消灭劣五类,四类水质占主体,饮用水源水质提高一到两个类别”的目标;针对收入、社会保障问题,海宁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力争5年实现倍增”、“通过加强税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手段,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等。
“富不富,凭感受。”在林毅心中,幸福指数的目标是每年提高0.5分。这不起眼的0.5分,其实涵盖方方面面,牵动老百姓的心。“安居乐业,保障健全,老百姓有充实感;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老百姓有舒适感;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老百姓有安全感;实现自我,受人尊重,老百姓有成就感;崇文尚德,情操高尚,老百姓有自豪感。”林毅这么表述其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