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伟华和村民一起观察金银花长势,摸索金银花管理技术。 杜媛媛 摄
浙江日报讯
编者按:乡村农技员年龄老化、一身多职、人员短缺等青黄不接的问题,正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制约农民创富、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完善的农技服务是农民迫切的期盼。佳友民情工作站记者走访乡村,倾听普通农户、农技员、乡镇干部和种植大户的述说,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技服务网络,共同寻找破解之道。
又到金银花开花的季节,在云和县安溪乡木樨花村海拔600多米的山头上,满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金银花植株。阳光下,金银花大多含苞欲放,有些已绽放出白色的花瓣。
种植户赖伟华日夜守着160亩基地,既喜又忧,喜的是金银花再过十来天就开花收成了,忧的是关键时候又像去年一样出问题,颗粒无收。
“这个时候,最好身边有个农技人员指导,心里踏实许多。”赖伟华说。
农民亏在缺技术
“正值梅雨季节,雨多闷热,我担心糟糕的的天气影响金银花开花。去年的绝收,就‘栽’在这里。”赖伟华说,“真盼望省林科所的专家早点来,今年我再也亏不起了。”
今年40岁赖伟华是个爱折腾的“时尚农民”。10多年前,赖伟华做过木头生意,后来改种食用菌,前几年种起了高山蔬菜。去年,在电视里看到种植金银花中药材很有市场前景,他想,山里空气好,种出来的金银花质量肯定好,就一口气流转了村里的160亩地,带动十几位村民种起了金银花。
“记得小时候,房前屋后长满野生金银花,遇风就长,见太阳就开花,种植很容易。想不到真种起来,还是需要技术的。”赖伟华对去年的绝收事件记忆犹新。
因为技术要求不高,当时大家对种植金银花信心十足。赖伟华花6万元从山东买来种子,播下去几个月后,金银花植株就开始生长了。想不到,快到开花季节,金银花却只长叶不结蕾,加上天气闷热,金银花很快枯萎。赖伟华连根拔起一看,所有根部腐烂得只剩下光秃秃的根头。
这可急坏了赖伟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烂根?是不是还有救?”大伙坐在一起想办法。
“快找乡农技员来帮忙,说不定还能补救。”赖伟华说。看着成片枯黄的金银花,大伙找到乡农技服务站求助。
远水难解近渴
“当时,我把枯黄的金银花拿到乡技术服务站,农技员一看也傻了眼。”赖伟华回忆说,乡农技员由于不懂金银花种植技术,束手无策。于是,村民们只能看着金银花一天天枯黄。
“要么到县农业局,找技术人员看看。”赖伟华又跑到县城,请来县农业局专家。专家仔细观察、询问后,认为是因为植苗运输过程太长,运回来后没有及时处理就下土,而且有机肥使用方法不正确,点苗时土窟窿没回填好,水浸后造成烂根。
当年,赖伟华的160亩金银花,80%都烂了根,损失10多万元。
云和县农民培训办公室徐仙娥说:“其实,金银花种植技术很简单,如果身边有个农技人员及时指导,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今年,赖伟华补种了金银花苗木,早早与云和农民培训中心取得联系,邀请省林科院专家,对种植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指导。
“但远水救不了近火,以后要是又碰到具体技术问题,还是身边的技术人员方便。”边上一个中年农民说,现在农村很少看到农技员的身影,平时也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有问题去找他们,也经常一问三不知,有的还不如农民懂技术,真是急死人了。
他满是忧虑地说:“现在农业推广新产业、新产品,更需要农技员指导,身边却看不到农技员了。”
怀念一百单八将
“今年四季豆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长个。” 50多岁的农民王兴达忧虑地说。
木樨花村是个穷山村,没有什么特色产业,村民平时只种点水稻,村民们迫切想脱贫致富。
前年,大伙开始摸索种高山四季豆,没有技术指导,大伙买点书,一边种一边学,结果第一年就有了收获,一亩种出了6000元的好效益。
“这让农民很兴奋,当年还有好几户农户因此脱贫。”王兴达说,大伙决定第二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做大高山四季豆产业,去年全村四季豆种植面积达到50多亩。
“今年,村民又开垦50亩荒地,大力发展高山四季豆。想不到却遇到种植技术问题,无法解决。”王兴达说,从今年第一茬开始,四季豆不但产量低,品质也比往年差多了。
“我们请来乡农技员,但农技员不懂四季豆种植技术。”王兴达说,村民只好走了10多里山路,请来县农业局专家,才知道是土壤肥力退化,需要改良才能提高效益。
村民无奈,只好改种土豆、水稻等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达七八万元。
“大家都很怀念以前,身边总是有农技员的身影,有什么技术问题随时帮助解决。”今年60多岁的刘眼山回忆说。
云和曾有过非常完善的农技员服务网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地乡村曾有108名农技员,“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送服务,大力推广种植技术,被称为“一百零八将”。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现在都看不到了,不知道他们到哪去了?”刘眼山说。
- 到处都是水果采摘 乡村游如何走出同质化怪圈?
- 上城区南星街道组织文艺爱好者送文化到富阳乡村
- 天台乡村医生老梁42年守卫村民健康
- 台州乡村清廉之风扑面——村官戴上“紧箍咒”
- 为儿子安心报效祖国 绝症母亲隐瞒病情 追踪报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