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身后就是塌落的大梁
百年沧桑,老房已残破不堪
义乌市佛堂镇田心四村,是一个很有名的古村落,村里有老房子12栋。
老房子里,最有名气的是“培德堂”,匾上的题字据传是林则徐手书。
久雨成灾,前天,老房子的一根顶梁倒塌,差点砸中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王海香奶奶。
王奶奶刚刚走过顶梁就塌了
前天,吃过午饭后,王奶奶到对面邻居串门。两位老人坐在一起,家长里短聊了一个多小时。
雨下得挺大,老房子里不少地方都在漏雨了。王奶奶躲避着雨水,从门廊里走回家去。还没进自家屋子,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巨响。
王奶奶回头一看吓了一跳——一根3米多长、重达两百多斤的大梁掉在了地上。
“还好还好,迟点回家,说不定就砸到我了。”王奶奶一边庆幸,一边埋怨:这老古董房子,谁来修一修。
居住在老屋里50多年的王萃潮老人听说祖屋出事了,昨天一大早,他就从佛堂镇上赶了回去。
王萃潮房前屋后,厅堂里外看了看。因为下雨,天气潮湿,不少梁柱开始发霉,一些瓦片破了,屋里到处滴滴答答在滴雨。
王萃潮心里不是滋味。从出生到50多岁,他一直居住在这里,房子是他的祖业。
当年“红卫兵”要来培德堂“破四旧”,眼看着林则徐手书的“培德堂”匾要被破坏,这可急坏了王萃潮。
他自个儿掏钱,到镇上去买了大红纸,又从村民家里借来了毛主席语录。喊村里识字的人来,在红纸上写上了毛主席语录。把红纸贴在了匾上,“红卫兵”来后,看到匾上写着毛主席语录,才收了兵。
“这雨早点停吧,再下这屋子就挺不住了,”他看着前厅里挂着的林则徐像,“再不修,我就守不住这份祖业了。”
为修房子的事,他已经奔走了10多年。
破旧的培德堂
昨天,我来到“培德堂”。
正门前,留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义乌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义乌市革命委员会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八日”。
从写有“绵延庆泽”的正门进屋,就能看到屋子的前厅,厅前有个天井,长满了不知名的草。
厅的正上方挂着一块大匾,很多年过去了,匾上的金漆都掉下来了,“培德堂”3个字却依然清晰。
匾的下面挂着一幅林则徐的画像,虽然被镜框裱在里面,也已经歪歪斜斜,林则徐的脸皱了半边。
从前厅到后厅,走廊上都是水,头顶上不时能挨到几滴房顶漏下来的雨滴。
后厅的景象更是一片破败,顶梁倒塌在那里,屋顶的瓦片掉了一地,抬眼望去,几根光秃秃的木梁横着,早已遮挡不了风雨。
王奶奶的孙子王建旭说,前几年,培德堂后面一段屋檐已经完全倒塌,如果雨天持续,用不了多久,更多的顶梁、柱子都可能会倒下来。
“听人说,房子是要来修了,”王建旭说,老房里,最多住了20多户,到现在只剩下五六户老人,“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他们舍不得离开这里。”
文物普查办:争取7月底开始修缮
昨天我去了义乌文物普查办。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对于培德堂,因为涉及林则徐亲题的匾,还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他们是重视的,一直也都很关注。
三年前,房子檐口发生坍塌后,他们就和村里协商,希望村里出一笔钱,财政补贴一笔钱进行修缮。可村民提出财政补贴的钱直接拨到村里由他们自行修缮,最终双方没有协调一致,修缮的事就被拖住了。
“去年年底市里协商后把培德堂列入今年的修缮计划里,现在已经进入招投标的程序。”这位负责人介绍,其实针对培德堂的修缮计划2007年就做出来,去年列入修缮计划后,今年年初他们又重新委托设计单位做出一份新的修缮计划。
按照正常的进度,培德堂修缮工程会在7月初进行公开投标,7月底会进场开工,修缮的工期为200天,今年农历新年之前主体工程要基本完工,整个工程投入在250万元左右。
在义乌义亭、北苑等地,还有许多老屋处于类似“培德堂”的处境。
“其实我们也想早早地把该修缮的文保单位修缮,可资金配套的问题太难解决了。”义乌文物普查办一位工作人员透露,义乌市级文保以上的文物点有109处,产权很多都是个人或者集体的。
按照义乌相关规定,文保点修缮财政出资60%,文保单位修缮财政出资80%,其余需要集体或者个人出资,而个人或集体这部分资金必须先交上来,否则也不可能进行修缮。
可现实情况却是义乌文保单位主要分布在经济条件不好的地方,当地老百姓根本拿不出修缮的配套资金。
为了解决配套资金的问题,降低老百姓的出资压力,义乌普查办工作人员正在向义乌市政府争取提高政府补贴的比例,如果不行,他们会努力向镇、街道争取点资金。
延伸阅读:
据村里留下的资料记载: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林则徐受朝廷之命,到江苏担任巡抚。三年后苏州城内瘟疫四起,染病的百姓上吐下泻,痛苦不堪。官府正为无法控制瘟疫蔓延而着急。
此时,义乌佛堂田心人王恒魁正在苏州开设“慎可火腿行”。王恒魁不仅经商,也懂些医道。他在《本草纲目拾遗》书中得知,火腿猪爪可治肚泻。
他回到商行里,立即命人把全部火腿猪爪截下,肉煮汤、骨研末,分送给患者服用。凡服用者,病情大减,终于控制了瘟疫的蔓延。
林则徐得知此事,深为王恒魁匡世济民的义举所感动,遂书“培德堂”匾额一块,赠给王恒魁。
王恒魁把赠匾悬挂在商行里,使王恒魁火腿行的去脚爪火腿身价倍增,几天之内被抢购一空,王恒魁由此发了大财。之后王恒魁护匾回田心建造一座新厅,起名“培德堂”,以志纪念。
历经多年,“培德堂”在1981年被义乌县博物馆确认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末,由义乌市政府命名为“义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培德堂以其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为一体的古建筑,被义乌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陈彬峰 记者 董齐 文/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