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12名博士加3名外教为"差生"上课 可以坐在树上听课
他们的目标是绕过高考,3-5年后考上硕士研究生
2012年07月04日 07:09:53

  考试成绩禁止得85分以上

  90分以上,作不及格处理

  吴志坚说,虽然他不看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但入学还是有些门槛的,一要看他是否有上进心,二要看他是否有基本的接受能力,“我们喜欢爱看书的孩子,一般智商中等的孩子都能学好。”

  平时,孩子们没有考试,而且也都将不参加高考,因此没有沉重的学业负担和紧张的高三学习。

  不过,课程还是不少,每周一到周五,每天上课时间为8点到20点,共八节课,一周四十节课,每天穿插三次活动。住得远的同学,还得住校。

  比如这个学期周一,是这样安排的:上午,两节《孟子》,两节《新概念英语》,下午穿插书法学习半小时,然后上一节数学课,一节英语口语课。晚饭后穿插一次音乐活动和时事热点学习,晚上再上两节阅读课。课程安排得非常紧凑。

  在这里的学生,只参加两次大规模考试,一次是自考本科专业,一次是硕士研究生考试,学习时间为3-5年。

  “当然,应试还是不可避免,主要是针对这两次大考。”徐立望说,自考本科这些学生应该都没有问题,而研究生考试则主要注重英语,相信经过这里的研究性学习和英语学习,研究生考试也是小菜一碟。

  而对于考试,书院有规定:禁止得85分以上。90分以上,作不及格处理。

  “书院不要求学生答题准确全面,但必须理解学习内容,最好有自己的见解。得高分说明是背出来的,所以‘迫不得已’,作此规定。”吴志坚无奈地说,这只是针对自考本科的课程,而书院自设课程不在此限。

  “我坚信没有差学生,关键是怎么让他们学、如何快乐地学习。”吴志坚说,他现在很忙,感觉肩上担子也很重,因为他要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快乐学习,学会思考和创新。

  每年花五万元进这样的学校

  家长普遍认同,但顾虑重重

  他们的课堂不太像课堂

  他们可以坐在树上听课

  当然,要聘请十五位学者,需要资金支撑,现在初阳书院的学费并不便宜,一学年五万元,“但我们还是用教育中心的经费在补贴这个项目,有二十个学生,资金就能平衡了。”吴志坚说,他不希望降低学费来大量招生,因为那样会降低教学质量。

  “经济困难、真正好学的孩子,我们也会给予减免。”吴志坚说,小刘同学因为家庭困难,书院已经给她减免了学费。

  初阳书院的教学模式,引来许多家长的争议。

  “学费有些贵。”一位孩子的家长听了初阳书院的教学模式后,也很欣赏,但他觉得,五万一年的学费,相当高,“如果书院定出个减免政策,或阶梯式收费,我愿意送孩子过去。”

  “这个学习的理念我是赞同的,但路径设计实在太过‘超前’,总觉得是拿学生在做实验,风险很大。”在网络论坛上,一位姓陆的家长认为,初阳书院的模式目前还没有出成果,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做起来到底行不行得通?教学是否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好?

  还有家长担心,万一因为种种原因这个班中途办不下去了怎么办?“招生也不怎么好,很可能是不赚钱的,在经济上是否可持续?再说学生少,也没有气氛。”

  “我也很想让女儿去这家书院,现在孩子读书实在太苦了。”姓童的家长说,他担心,万一孩子今后考不上研究生,而只有一个自考本科证书,许多单位都不承认,找工作就有点困难了,到时候怎么办呢?

  我们将这些意见反馈给吴志坚时,他却笑着说,他早就听到过这些顾虑了,“这个班是一个探索实验性质的。”吴志坚坦陈,他们无法对孩子的将来做任何保证,他只能保证自己和他的整个团队全身心投入,“至于赚钱,本来就不是这个班的目标,我们已经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即使只有一个学生,我们也一样会按照计划开班、上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坚持小班化教学,我也不想降低学费扩大招生数量来创收。”吴志坚说,他开创书院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摸索出一条新的教育道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快乐学习。

前一页 [1] [2] [3]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陈丽丹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有人愿意包下4年学费资助“超常男孩”读到博士
  • 丽水市博士联谊会成立大会暨博士论坛举行
  • 清华大学72名博士研究生奔赴浙江各地参加实践
  • 清华博士生来浙参与社会实践 重在科技创新
  • 23岁杭州博士生成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 引人思考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