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台州市一家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员工在生产一批准备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由于产品价格暴跌,目前该企业已陷入亏损。新华社发
浙江在线07月05日讯 不论国外是否发起“双反”,像过去那样只要上光伏项目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未来的光伏企业竞争力在于市场的多元化布局和产业链上的精耕细作。
多事之秋
当地时间2012年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裁定中国涉案企业适用31.14%至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作为正在兴起的新兴市场,美国商务部的裁定,让国内众多光伏企业颇受打击。
欧盟“双反”的坏消息也随之而来。虽然这些年我国光伏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度在逐年下降,但欧洲依然是中国光伏产品绝对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201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358亿元左右,其中亚洲市场约占21%,美国市场还不到15%,欧洲市场则接近57%。而在欧洲市场中又以德国为最大市场,当地70%至80%的光伏组件产品来自中国。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而浙江省是仅次于江苏的国内第二光伏制造大省。“如果欧盟真的立案,对于我省光伏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将会加速行业洗牌的速度。”省太阳能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说。
“前段时间,连印度都传出要对我们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浙江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负责人、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博士说。虽然印度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而言并不具备决定性意义,但印度的现象说明,眼下看涨的新兴市场从没有放弃光伏产品本土化的目标。
身陷寒冬
今年5月,老马狠狠心将自己在开化办的硅片厂关了,“关了反而睡得踏实了。”
2009年上半年,经不住朋友的游说,老马将经营多年的服装厂盘给了别人,投资1亿元办起了自己的多晶硅切片厂。“看到很多企业因为门槛低而扎堆做组件,所以我选择了做上游的晶硅切片。而且,一开始只有1条生产线,每年的产能也只有80兆瓦。”
但是到2010年,整个光伏的需求突然开始迅速增长,80兆瓦的产能根本没法满足市场需求。“那个时候,要货的人都在门口排着队等,愁的就是产能不够。”很快,到了2011年2月,老马切片厂的流水线已经增加到4条。
但让老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第4条流水线才安装好,订单便开始大幅减少。到去年年中,不但新订单几乎没有了,硅片的价格也是一路下滑。156mm的多晶硅片,从2009年时的最高价接近4美元/片,一路暴跌到现在的1美元/片。“以前,我是挨着枕头就能睡着,但后来却经常失眠。一闭眼的工夫,硅片的价格可能又下跌了。”
更让老马烦心的是,由于硅片价格一路下滑,有些客户宁愿违约损失预付款,也不愿意支付剩余的货款。“我年初就已经把生产线都停了,后面几个月全都忙着处理库存了。”
老马的困境,并非个例。据其透露,同一个工业园内的60多家光伏企业,停产的企业已近一半。
“现在整个光伏行业的确都不景气。”沈福鑫告诉记者,自从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各国纷纷出台削减光伏补贴的政策,直接导致2011年的安装量大幅下滑。但另一边,企业产能却因2010年产业的全线飘红疯狂扩张。“2011年整个市场的供给量几乎扩充了一倍,浙江新上马的光伏企业就有63家。”
供求关系的完全逆转,导致了光伏产品价格的直线下挫。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早日售出,厂家开始争相压价,甚至不惜赔本清货。
作为全球公认的硅片成本最优的公司,即便在2011年2季度国际硅片价格暴跌35%的大背景下,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的硅片业务依然保持18.4%的毛利润。但是现在,该公司的硅片生意也只能说是微利。“没办法,大家都在降价,你也只能跟着不断下降。”昱辉阳光新闻发言人洪恩很是无奈。
2011年12月30日,位于湖州平湖的协成硅业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成为国内首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多晶硅生产企业。
“洗牌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欧盟‘双反’跟进,消失的企业会更多。但现在并没有出现外界所传的光伏企业大面积倒闭现象。”沈福鑫透露,像协成硅业这样正式申请破产的企业是个别现象。“有些企业停产或者转行。这样的企业在我们省太阳能协会的会员单位中,大概有10多家。”
全球布局
面对美国和欧盟的“双反”压力,浙江企业选择了全球布局。
“我们在国内的电池片产能本来就很少,‘双反’前,我们电池来不及生产时,一直走的是‘境外代工’的路线。”洪恩称,昱辉阳光在美国拥有子公司,可以从国内购买硅片以后,利用“境外代工”这一方式,生产自身品牌的组件,加快进军美国的光伏市场。虽然这样做会使成本有所上升,但是相比高额的反补贴和反倾销税来说,市场竞争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公司从7月就可开始往美国销售组件产品。假如欧盟‘双反’,我们也会采取同样的办法绕过壁垒。”
“我们也在讨论各种应对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组织全球化生产,把工厂建到海外去。”东方日升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海外建厂的成本与高额税率相比,利润空间可期。此外,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太阳能小型应用系统等民用产品的研发力度,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增加利润增长点。”
“不管是美国‘双反’还是欧盟‘双反’,都不是世界末日。”浙江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乘风表示,眼下他们正在努力开拓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收效不错。今年2月,由公元在泰国芭提雅投建的8兆瓦光伏电站已经顺利并网发电了。
日本也是今年以来浙江光伏企业纷纷看中的新兴市场。位于宁波的浙江日地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宏表示,公司目前已着手建设日本的销售网络。“日本在2011年福岛核电危机爆发之后,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备为推崇。日本政府给予光伏上网补贴电价为每度电42日元,几乎是德国目前水平的两倍,也远高于目前日本工业企业购买电力的价格。”周建宏告诉记者,日本此轮激励政策,日本总的装机量将有望增加3.2吉瓦,相当于三座核反应堆的发电能力,这些装机量意味着全球光伏业新增96亿美元的市场容量。
“东方不亮西方亮,现在包括日本、澳洲、泰国、印度,以及南美、非洲和一些欧洲小国在内的光伏市场正在兴起,前景值得期待。”赵永红说。不过她提醒道,眼下的境外营销应更注重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像过去一样在家坐等国外采购商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了。”
找准定位
除了全球布局外,专家认为企业寻找自己的内在核心竞争力对于未来的发展更为重要。
统计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均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的新兴产业。更有来自房地产、服装、纺织等产业的资本大举进入,而这些企业普遍规模小、能源利用水平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很多企业虽然做的是光伏产品,但原料从外面购入、设备从外面引进,事实上做的只是简单的组装加工。”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会长、光伏专家陈哲艮教授表示,眼下的国际市场疲软虽然导致光伏产业普遍亏损,但也是个淘汰投机类企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前几年,光伏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一度超过30%,有些甚至达到50%以上,助长了很多非理性的投资行为。经过这轮洗牌,企业以及原来头昏的资本都已经冷静下来,这非常有利于整个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光伏企业曾经热衷的“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系统安装”垂直链条模式,也在整个光伏行业低迷情况下开始动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青睐专业化精细化运作。
太阳能电池背板是应用在光伏组件上的关键封装材料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所采用的背板95%以上依靠进口且价格很高。杭州联合新材科技股份公司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氟合晶型太阳能电池背板,不仅为寒冬中的光伏组件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为自己赢得了市场。“2011年,公司的销售额超过1个亿。现在半年未到,销售额已超过8000万,今年破两个亿应该没问题。”杭州联合新材总经理李旻风说。
李旻风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最担心的不是产品的销路,而是跟不上背板领域的新技术更新步伐。“我每天必做的事,就是搜集相关领域的技术信息,只要有新的产品,哪怕只是一些外观上的改变,我也要千方百计去了解清楚。”
“去年是我们企业发展最快的一年。”杭州帷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冬林说。尽管才成立一年多时间,但凭借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帷盛的销售额从2010年成立时的不足千万元到2011年年底的超亿元,同比迅速增长了十多倍。“我们曾经在甘肃金塔的同一个发电项目上分成两个部分做对比。同样10兆瓦的电站,我们的支架安装费用较传统的减少了40%,工时缩短了70%。”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降低产品成本依然是昱辉阳光的“杀手锏”。公布的一季报显示,昱辉的硅片成本已从2011年第四季度的每瓦0.2美元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每瓦0.19美元。“我们预计到第二季度末将下降到每瓦0.17美元,2012年年底下降到0.15美元。”洪恩说。
“有舍才有得。一个企业要想在全产业链上都掌握核心技术并不现实。所以,企业制定未来的发展路径时更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这和传统制造业中细分专业领域的道理是一样的。”赵永红说。
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深根细作,也有利于企业重点解决产业链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摊薄应用企业的产品成本。
“现在光伏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不但倒逼光伏科技加速进步,也让质量求精、成本最低的思想,渗透到中国光伏产业的‘毛细血管’中。随着光伏产品价格的不断走低,光伏产业进入千家万户的局面可能会大大超过人们的预期。”赵永红表示,眼下在西北等日照充沛的地方,发电售价1元已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空间,“在南德和西班牙等地区,有些项目已经不需要政府补贴便可营运了。”
- 太阳能光伏发电 十年后可能占发电量10%-15%
- 坚守“隐士”身怀绝技 福斯特成为光伏材料行业龙头
- 西方不亮东方亮 温州光伏产业寒冬后迎春日阳光?
- 美对中增加反补贴关税 温州光伏企业雪上加霜
- 台州光伏企业或面临严峻挑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