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死保卫粤汉铁路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粤汉铁路(现为京广铁路南段)是承担军用物资运输的交通命脉。也正因如此,日军战机经常“光顾”,不断在铁路沿线进行破坏性轰炸,铁路桥梁和火车站更是成为他们的重点“目标”。在粤汉铁路广东清远段频受攻击的情况下,朱维义所在的13连的任务就是保卫英德火车站、潖江大桥、潖江口火车站等不受侵犯。
当时,13连3排装备有两门德国制37毫米口径高射炮,驻防在潖江口火车站附近,保卫大桥和车站。1938年7月15日至17日,敌军战机连续三次攻击潖江口一带,投下数十枚炸弹妄图炸毁“目标”。面对来敌,3排战士以两门高射炮猛烈开火,予以痛击。
“那几次战斗十分激烈,炸弹的爆炸地点离我们很近,可以明显感觉到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正因为朱维义和战友们的誓死保卫,敌军怕战机被击落,不敢低空投弹,只得调转方向结束攻击,“还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三天里每次战斗结束后,我们总能在潖江边捡到很多被炸到岸上的鱼,正好丰富了我们的伙食。”
打下一架日军战机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早上,听闻潖江口火车站方向传出警报声后,朱维义和战友们迅速进入高炮阵地备战。班长喊了一声:“用炮!”炮手们各就各位,朱维义则迅速进入掩体测距。没过多久,能识别飞机类型的他发现前方上空出现了九架敌军的零式战斗机。“60(即6000米)”,在报出第一个与敌机的相距数据后,他紧接着报出“58”、“56”……
当敌机进入高射炮的有效射程时,已经掌握敌机航向和航速的3排战士先是按兵不动,给敌军制造出一个“空城”的假象。就在敌机开始一架接着一架大胆俯冲并相继扔下炸弹时,3排的两门高射炮出其不意地同时向敌机猛烈开火。
在这场空前激烈的战斗中,3排的其中一门高射炮射出的炮弹击中了俯冲的第七架敌机。被击中的敌机在发出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后,拖着长长的黑烟坠落在潖江大桥南岸附近。见此情形,其余敌机再也不敢继续俯冲投弹,匆忙地逃离战斗现场,“成功击落敌机后,我们很多战士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那一刻真是让人永生难忘!”
结束那一场战斗后,朱维义和战友们在排长的组织下,在距离潖江大桥以南约1公里的山丘上,找到了仍在冒黑烟的敌机残骸:“记得当时敌机的碎片散落了一地,我们在现场搜寻到了飞机的铭牌、破碎的仪表、摔坏的相机镜头等作为上缴和纪念物品。”
那时的朱维义是个十分细心的人,他发现敌机飞行员的断臂袖子上,有一枚已经烧坏一角、直径约8厘米的土黄色圆形臂章,于是立马将之扯了下来:“臂章上的图案是一朵樱花和两架交叉的飞机,回到驻地后我还用笔在背面写了一句话。可惜的是,那枚臂章在上世纪50年代初被我上缴了……”
朱维义人物档案:
出生年月:1920年5月,曾用学名朱天然。
参加革命: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后,参加上海市童子军战时服务团;1938年4月进入国民党防空学校,编入陆军炮兵第41团4营13连。
欢迎提供
抗战老兵线索
南湖晚报开展的“寻访抗战老兵”特别行动正在进行中,我们希望寻访到更多还健在并抗击过入侵者的抗战老兵们。无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和武装力量,还是当年国民党军队中的成员,只要参加过抗战,只要目前在嘉兴生活或者是嘉兴籍老兵,都是我们寻访的对象。
我们期待,能让我们搬把椅子坐在他们的身边,听他们再聊一遍当年的经历,给历史增添一些丰富的细节。
欢迎大家给晚报提供各种有关抗战老兵的信息,24小时联系电话82828110。也许是时候向当年握紧钢枪、如今高龄的他们献上一束康乃馨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