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最终获得父母支持
坚持
“一个平常的号码,一个普通的声音,因为两年前的一个决定,这一切变得不再寻常……但愿,可以帮到你,虽然我们相隔几千里。”这是今年2月22日,潘克勤发出的一条微博。
这天,潘克勤接到了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工作人员在电话里问我两年前是不是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了志愿者,我说是;她说现有一名韩国患者的血型与我的血型基本吻合,问我是否还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觉得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能拯救病人的生命大于一切,所以我说可以。”小潘向记者回忆,大约一周后,浙江省红十字会等方面的有关人员就对她进行了血样采集,做起了高分辨血液配型。
5月中旬的一天,浙江省红十字会的有关人员再次打电话给小潘,说高分辨血液配型完全吻合,他们想再次征求小潘的意见,问她是否愿意捐献,“因为受助者进入无菌舱后,捐献者如果反悔,将会给受助者带来很大伤害,这是一种很不人道的行为。”
在这个环节,捐献者由于种种原因反悔是常有的事。但当有关方面再次征求小潘的意见时,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并开始进入全面体检。
但是,当小潘把这一消息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了他们的反对。“作这一决定前,我对这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我相信现在的医学技术,对此从来都没有担心,但我的父母长期生活在海宁农村,他们对此不了解,生活圈里的人对此也不了解,所以非常担心。”小潘平静地对记者说,此种情况下,她先做通了父亲的思想工作,再由父亲做母亲的思想工作,最后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潘克勤的母亲俞美宝坦言,她是在女儿要去北京捐献时才知道这件事的,“这一切来得很突然,很意外,当时我是坚决反对的。我不知道什么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反正听着很害怕,我女儿还小,没有结婚,我怕万一出现意外怎么办,但他们反复做我的思想工作,我总算勉强地让他们去了。7月2日,老头子给我打电话说女儿已捐献完毕开始下床走路了,我还是不放心,直到平平安安地回到家中,我才真正地放心了!我觉得女儿做得对,能救一个人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D
你是我心目中的女英雄
反响
1987年,潘克勤生于海宁黄湾闸口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从小,她就是个善良懂事、会关心人的乖孩子。这一点,闸口村的不少村民至今都深有感触。“我们家和她家只有200多米远,我是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的。”村民钟杏芳说,“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这孩子不仅漂亮,而且乖巧,对人很有礼貌,学习成绩也很好;很小的时候,她爸爸因病在嘉兴住院,她就知道工工整整地折好衣服让大人给她爸爸带去……如今她有这样的决定,我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潘克勤从小喜爱孩子,高中毕业时,她在第一志愿填了浙江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学3年,她年年都是优秀学生干部,读大三时,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她成为浙江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一名教师,主要负责听障儿童的学龄前教育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小宝宝在进学前班前出现了一些听力上的障碍,为了让他们将来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入学、生活、融入社会,我们就得想方设法对他们进行特殊的训练,让他们康复。”小潘对记者说,高考前,她就认准了这个专业,现在学以致用,她很喜欢自己的工作。
看着一个个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从此变得会唱儿歌、会和父母斗嘴,这是最令小潘开心的事,小潘也由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对于此次小潘捐献造血干细胞,单位起初并不知情。有领导因小潘请假获悉此事后,专门向食堂打了招呼,要食堂在她赴京前的那些日子,每顿午饭都烧两份荤菜以让她好好地补补身子,她却说一份就够了。
结束此次采访时,记者还无意发现了一个署名为“小琦心”的杭州小朋友以稚嫩笔迹写给小潘的一段心里话:
小潘姐姐:你是我心目中的女英雄,是我们大家的偶像。你真棒!
潘克勤从北京回来后,也受到了海宁市妇联的高度肯定和赞誉。日前,海宁市妇联主席倪继红等人还专程上门看望并慰问了潘克勤,送上鲜花和慰问金,并对小潘的大爱义举表示敬意,“你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当代女性的价值观,希望广大妇女都学习这种奉献精神和善良的品质。”对此,小潘则报以一丝浅浅的微笑:“全配的几率非常小,我恰好能和这位韩国大叔的血型全配,我只是做了点能做的小事,今后只要能做的,我还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另据记者了解,我省首例跨国捐献者是一名富阳男子,他把造血干细胞捐给了一个美籍华裔,非常成功。去年,他们还在杭州见过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