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膳食结构日益向健康看齐 宁波杂粮种植前景看好
2012年07月23日 09:27:39

   浙江在线07月23日讯 近日,在余姚泗门镇菜富通果蔬合作社生产基地,合作社请来的十多名小工忙着摘玉米。“今年气候适宜,玉米每亩产量近一吨,一亩地收入在3000元左右。”合作社社长王焕淼说,采摘下来的玉米除部分加工外,大多数进入宁波市内的大超市和菜场,销路不用愁。

  市农技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王旭伟介绍,我市农民种植的玉米以鲜食和加工为主,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超过7万亩,其中甜玉米因富含多种氨基酸及淀粉和矿物元素,而且风味独特,近年来成为市场新宠,农户种植积极性高,发展势头迅猛,面积达到2万亩。

  海曙区万安社区的胡阿姨时常会买点玉米或番薯。她说:“多吃杂粮对身体有益。现在,人们关注健康的意识由药补转向食补,膳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记者从市农技推广总站了解到,除了玉米,紫番薯是我市杂粮生产又一特色品种。随着市场行情不断走俏,紫番薯种植地区正从传统的山区逐渐向滨海旱作地区延伸。到目前为止,包括紫番薯在内的各类番薯种植面积有7.2万余亩,年产量3.2万多吨。

  记者在一些超市看到:一公斤紫番薯可卖到十多元,迷你番薯也要七八元一公斤,而水果专柜里好一点的苹果也只是这个价。一位超市经理说,紫番薯硒含量高、营养丰富,特别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慈溪天元镇一农场主日前特意来到市农技总站索要紫番薯、迷你番薯的种子,说要在农场的桃园里套种。

  “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杂粮种植大有可为。”王旭伟举例说,这几年,我市早稻面积锐减,而部分农民想调整又不知道怎么调整,于是出现了早稻田抛荒现象。甜玉米的种植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形成“甜玉米—晚稻—榨菜”、“甜玉米—甜玉米—冬季蔬菜”等种植制度新模式。更让种植户高兴的是,相对于早稻种植,甜玉米收益高出二三倍。

  “消费者喜欢吃什么,我们就引导农户种什么。”专家表示,今后要加大技术研究推广力度,实施标准化生产。玉米要不断丰富品种,以糯玉米、白糯玉米为主,搭配紫色、花紫、黑色等;推广种植今年试种成功的新型水果玉米。番薯以常规为主,搭配紫番薯,同时发展迷你番薯等。在销路方面,玉米除了鲜食之外,利用海通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好深度开发文章,加工速冻玉米粒、玉米棒等,开发番薯籽、番薯干、番薯饼等衍生产品;在加工的过程中,按加工工艺流程和标准操作,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实现品质提高。

  
来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 孙吉晶 编辑: 沈正玺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读懂嘉兴经济 上半年实体经济加快转型结构优化
  • 政策创新 推进结构调整 上半年诸暨经济稳中前行
  • 种植面积增长 上半年秀洲蔬菜面积已近10万亩
  • 优化结构 三问秀洲现代产业之新型工业化进行时
  • 嘉兴市主要经济指标止跌回稳 结构有得到优化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