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不下江堤”是入厂第一课 为何仍难阻悲剧屡屡发生
2012年07月24日 07:00:45

  搜救人员在江中搜寻被潮水卷走的三名男子。江堤上写着醒目的警示标语。记者董旭明摄

   浙江在线07月24日讯 年年防,年年发。每年夏天,钱江潮水卷人的悲剧,总会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这几个年轻人的遭遇,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其实,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一些沿江企业、辖区喊潮队的工作已经比较到位,但鲜活的生命还是不时消逝。

  昨天傍晚,我们再次顺着沿江大道进行走访。夜幕下,一个个危险的因素仍然潜伏着。

  不下江堤成入厂第一课,仍难阻悲剧发生

  昨天下午两点,下沙1号大街和七格路路口西南面,中策橡胶分厂厂区外聚集着不少年轻人。

  他们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希望找到一份工作。

  看着这些年轻人的身影,门卫室里两名工作人员窃窃私语道:“昨天出事情的工人都是这个年纪,太可惜了。”

  从市区总公司赶来参与处理这件落水事件的公司保安部副经理姚先生,则一直盯着门卫室里那块安全宣讲牌摇脑袋。

  据了解,因为这段时间橡胶公司扩建,该公司对员工的需求量很大。

  “我们进来给他们上的第一课不是技能培训,而是安全培训,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就是专门劝告员工不要下堤的。”姚先生说。

  而在厂里转了转,记者确实也在厂内看到了几块写满着潮水卷人案例的警示牌。

  姚先生无奈地说:“钱塘江水下暗沟多,水面的暗潮隐蔽性也很大,外来员工容易放松警惕。这些我们在员工入职的第一周都会讲到,警示牌上也有。但一些年轻人胆子大,好奇心强,下班时间我们管不了。”

  而除了中策橡胶公司外,随着近年来江边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外地打工者江中溺水事件频发,不少公司也都改变了工人入职培训的流程。

  记者随后沿着下沙11号大街由北往南穿行至沿江大道,走访了街边的两家化工厂、一家电子工厂,确实都可以在厂区里找到关于防止落水的警示牌。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挡不住一些悲剧的发生。

  劝导员说:“有人嫌我们多管闲事”

  说起这个现状,和企业同样纠结的,还有专门为防止落水事件而聚集到一起的喊潮队员们。

  其实,目前下沙各个沿江街道都成立了“喊潮队”,而白杨街道下属的喊潮队成立时间最长。

  白杨街道所辖的钱塘江沿线,有高教园区、工厂企业、建筑工地,生活圈内人员构成复杂,因此街道专门成立了江堤巡查队。

  这支队伍目前由28人组成,配有三辆巡逻车。

  每天从早上8点至晚上10点,巡查员都会在街道管辖的13.6公里的江堤上排开,每公里有一人蹲点,三辆巡逻车在沿岸来回巡查。

  即使是深夜,只要还有潮水,巡查队也会安排一辆车,在潮水抵达前一小时来到堤上,并“跟潮跑”。

  据初步统计,今年1-6月已经劝导人员2000余人,并从江中救起8人。

  虽然这份开着巡逻车的工作看起来很威风,但其中的辛苦和无奈,也许只有喊潮队员们自己才能体会。

  喊潮队队长孙晓波说:“我们队伍里大部分都是江边长大的,对钱塘江特别有感情,也十分清楚潮汐情况和暗流的危险。”

  因此,队员们除了正常的巡逻任务,在当天大潮来临前夕,也会特意在江边、江沿、堤坝、滩涂、出水口一带巡查,提醒停留在江边的人注意涨潮,并向他们讲解潮水危险性。

  虽然这份工作可以救人,但孙晓波却觉得缺少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有一次,一名本地人走下江堤摸黄蚬,结果脚踩在淤泥里陷住了,再晚一点潮水就来了。我们用绳子把他拉了上来,结果做笔录的时候人家说‘不用你们管’。”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发生。

  还有一次,“喊潮队”队员巡逻时,发现一对恋人坐在丁字坝下口的台阶上“浪漫”。

  眼看潮水渐渐大了起来,“喊潮”队员连喊了好多遍,最后是连拉带劝把两人带到了江堤上。

  再回头看时,丁字坝已经被江水淹没,小情侣这时就默不作声了。

  “一般遇上不愿配合执法的人,我们主要还是靠一遍遍的喊话,如果已经很危险了,才会下堤直接去拉人。毕竟我们没有执法权,万一在肢体接触中发生了纠纷,还要报110处理,非常尴尬。”孙晓波无奈地说。

  丁字坝上纳凉人,何时能不见?

  傍晚时分,下沙1号大街打捞现场仍在忙碌,而从钱塘江沿线的江堤还是和往常一样忙碌起来。

  我们从五堡附近上堤,人流如织,谈恋爱、饭后纳凉、慢跑健身、做小生意的人比比皆是。

  顺着这里一直走,我们来到了位于七堡的丁字坝。

  这里因为距离江面近,成为了名噪一时的观潮圣地;也因为2007年那场导致12人溺亡的惨剧被人们铭记。

  晚8点,天已经完全黑了,丁字坝边上拴着的渔船上不时有灯火跳动。

  仔细看,坝上却有两男一女三个身影,正站在最靠近江的那头吹风。

  拦着丁字坝入口的铁门边上,站着几个他们的老乡,虽然他们一直在喊着让坝上的人快些上岸,但坝下的几人并没有理会。

  10分钟后,三人慢慢向岸靠近,坐在了石阶的最下方。

  最后吸引他们上岸的,不是岸上的呼唤,而是我们手中的闪光灯。

  见有人拍照,几人来了精神,迅速翻越铁门上的护栏,一定要看看我们拍下的照片。

  而对于解释和劝导,3人并不感冒,除了要求我们删除照片外,一再表示下堤的事情他们会看情况,用不着别人管。

  看着几人的脸,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却是白天幸存者小苏的泪水。

  确实,傍晚的钱塘江清凉而美丽,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到夜幕下潜伏的危机?

  钱塘江的江床上,暗沟丛生,无规律可寻,有的暗沟有好几米深,坡度非常陡。变幻多端的暗潮,脾气难以捉摸,稍不留神就会吃人。

  随便翻翻这些年的采访记录,钱塘江、贴沙河以及一条条不知名的小溪沟都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无底洞。

  虽然我们一次次地老调重弹,可还是换不回一些本不该离去的生命。但我们还是要说,不要为了眼前的高兴,忽略了背后的危险,别把生命当成儿戏!

  外来务工者和附近住户成了下堤的最大群体

  在采访中,孙晓波提到,他们在劝导中遇到最多的,就是在下沙打工的年轻工人和住在附近的一些当地居民。

  其实,江堤下的危险性已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宣讲,为什么还有人要下江呢?

  “当地一些人喜欢在江堤上捞些水产,他们觉得自己熟悉水性,不会搭理我们。一些外来的小年轻,看着江面平稳就觉得自己下去没问题,加上年轻人好面子,经常在劝导中和我们发生争执。”孙晓波说。

  在江堤附近一家电子厂打工的建德小伙子小刘,在入厂时也接受过单位的教育:千万不要下到护栏外,更不要下到江里游泳。

  但昨天休息的小刘,经过事发现场时承认,自己之前就曾经沿着丁字坝下到水里游泳。

  “我也是在水边长大的,从小在水里游泳游惯了,没当回事。当时和几个朋友一起哄,就下去游了一圈。后来天热了,有时候也会去水里泡泡,反正在宿舍里呆着也没事干。”小刘说,前几年丁字坝的入口一直是敞开的,进出自由。

  现在,虽然入口已经用铁门锁上了,但因为边上没有隔离网,还是有很多人翻过江堤下去嬉水。

  “看到有人在下面,很多人就会麻痹,觉得倒霉事不会让我遇上。”虽然确实看过了那些潮水卷人的案例,但直到亲眼看到,才真正觉得后怕。“以后是不敢下去了,要乘凉最多就在江堤上走走。”小刘说。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王晨辉 朱寅 编辑: 金斌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钱塘江又一汛大潮来临 海事部门提醒注意安全
  • 喝完夜老酒他们下江堤纳凉 昨天凌晨钱江潮又吞3人
  • 钱江夜潮袭来瞬间卷走3个人 生还者吓得话都说不出
  • 又是江边乘凉又是翻过护栏 钱江潮水又卷走3条人命
  • 本网快评:潮水卷人频发 呼唤“更柔”防范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