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校长写亲笔信,亲自送通知书,寄语新生“别拼爹”
浙江考生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 高校拼“第一印象”
2012年07月24日 07:48:02
7月19日,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右)给“最坚强高考女孩”肖丽送去了录取通知书。 新华社发

    浙江在线07月24日讯 这几天,浙江考生开始陆续收到第一批本科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记者发现,和往年的小清新、活泼路线有所不同,今年不少大学开始拼“心灵鸡汤”,校长亲笔写的励志信,校长亲手送录取通知书……

  校长的励志信

  学生说很受用

  前天,平湖中学应届高三生王凯辉,拿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通知书、报到须知等一些常规材料中,他发现了一封很特别的信,这封信印在《新生报到入学手册》的首页,是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写给新生的亲笔信。

  信中,陆昉以长辈的关怀,朋友的口吻,跟新生谈今后的选择。王凯辉说,自己高考后,一直在和同学聚会、看各种课外书,放松考后心情,关于不久的未来,心里若有若无,“我之前是想过自己喜欢科学,所以报了复旦的技术科学试验班,但是对未来规划,还真没有多想。”收到通知书时,王凯辉正和同学聚会回来,他特别花了半个小时时间,读了陆校长的信,当时立马决定:要收心,投入到未来的选择中。

  杭州二中毕业生周一稼,和王凯辉有同样的感受,周一稼是通过复旦望道计划考入复旦大学的,他感到陆昉的这封信,特别务实。“比如陆校长说进了复旦,大家不要把专业和职业马上就捆绑了。我特别理解和赞同这个观点。开学前有这么一课,很受用。”

  据了解,除了复旦大学外,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都采用了校长亲自写信寄语新生的形式。让不少学生感叹,听校长的激情洋溢,不用等到毕业时。

  寄语大一新生

  “不拼爹,不炫富”

  除了写信,有的校长,还选择亲自给考生送录取通知书。

  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6月初到贵州大学履新。前不久,这位贵大新校长亲自到遵义市湄潭县,给一位罹患骨癌的女生送去了录取通知书。事后,郑强告诉记者,他想通过这位姑娘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坚强。

  广州外国语大学校长仲伟合,则从学校56个新生录取专业中,随机抽出了56名新生代表,亲自为他们发放了录取通知书,为此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发放仪式。

  在仪式上,仲伟合寄语新生“不拼爹,不炫富,清白贤正,学富五车,尽美尽善”。

  仲伟合强调,新生们进入大学,首先要学会的是做人,多些实践,学会学习、生活、思考和合作,并要求新生“hold住大学,给力青春”。

  【连线校长】

  陆昉:不能别人“拨一拨”你“动一动”

  联系上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我一开口没忍住羡慕:“陆校长,信写得太中肯了,我都有重新想读大学的冲动!”

  “哈哈,说明这信真刺激了你,好事。”陆昉跟我说,今年已经是他第二年给新生写信了,每年信的内容都不一样。“之所以今年把主题定为‘选择’,是因为所有的考生从高中过来,无论是对于这场高考,还是志愿填报、专业选择……很可能都不是完全自主的,但是到了高校,选择,恰恰是他们今后人生将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题。”

  陆昉说,复旦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培养这几年来,他们发现,学生第一年可能会不适应。“学生要做主的事情太多了。之前自己做选择的机会不多,也不是很习惯做选择。”比如复旦发给新生的课程表,不是一张“某某同学,每周每天你会有什么课程安排”的小表格,而是一张涵盖全校所有大类课程的表格,包含1000多门可选课程,要根据学生所在的书院、自己的兴趣、职业的规划等情况,自己决定上什么课。

  为何洋洋洒洒,用这样的长信来寄语新生?陆昉说,认真写这封信,是希望同学们在入学前,就能开始“思考”。这种思考,包括学生如何培养自己,自己对未来有个规划,而不再是一盘珠子,学校、老师、家长“拨一拨”,你“动一动”。

  “我觉得这样一封信,就像一股推力,让学生赶紧思考起自己的目标,然后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郑强:用她的坚强给所有人做个榜样

  昨天,我给郑强打电话时,他正好在回杭州的路上。说起前不久,把录取通知书送到考生床前的事,这位贵州大学新任校长连说,这是巧合,因为“这个女孩实在是太感人了!”

  从郑强手中接过通知书的女孩肖丽,2009年读高二时被诊断患上“骨关节瘤”,后恶化成骨癌,多次化疗,左腿被高位截肢。手术后,肖丽架起双拐返回学校,今年高考,她考了544分,超过贵州省一本录取线,被网民称为“最坚强高考女孩”。

  7月19日早上,郑强不仅给女孩送去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还允诺9月会亲自接她去贵州大学读书。“如果不能走,抬,我也要把她抬进贵大。”郑强说,他想要让贵州大学和全国的孩子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坚强,什么叫做担当。

  郑强在高校任教多年,看见一些叫人很无奈的学生:因为公式学不懂就不学了,因为生活有点挫折就不想过了。他说,平时老师们用言语教育他们,还不如这样活生生的榜样有说服力。

  挂电话前,郑强特别向记者强调:“我当时跟肖丽说了四句话。这个孩子对我也是个教育,我想告诉全国的同学,你们遇到的困难不叫困难,珍惜今天有多重要。”郑强当时是这么说的,我昨天一字一句地记下了:

  “你是最乖的女儿,我也是为人父的人,我们什么都能忍,唯独不能忍受女儿吃这么大的苦头,但是你却让父辈得到了最大的安慰;

  你是最好的女孩,因为一般女孩子给人的印象,都是柔弱的,但是你不是,你给我一种男孩都不一定具备的坚强感;

  你是最优秀的考生,别的孩子考大学,都叫艰难,可你从来不说一个难字,虽然你这么难;

  你是最坚强的病人,你在承受这样绝症的病痛,却能笑得那么灿烂美丽,我们被你折服。”本报记者章咪佳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章咪佳 通讯员 唐梦霞 陶韡烁 编辑: 沈正玺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21世纪外国语学校转让起纠纷 原校长主张撤销合同
  • 浙江省重点职校校长创新联盟结对帮扶阿瓦提县职业技术学校
  • 湖州组团参加省高校毕业生招聘大会 取得明显成效
  • 浙江出台高校公寓配置标准 学生有心理咨询室
  • 浙江一高校研发自动登楼椅解决老年人“爬楼难”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