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社区青少年俱乐部里,显得有点冷清。李选摄
浙江在线07月27日讯 昨天,今日早报报道了住在南落马营的小候鸟的故事,他们没有电脑,没见过ipad,不知道什么是“植物大战僵尸”。
看到本报报道后,附近新工社区的工作人员茅佳敏给记者打来电话。她说,社区里有个“候鸟妈妈俱乐部”,有专门的活动室,活动室里有1500多册儿童读物,还配备了象棋等棋类设施,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4点,这些小候鸟们都可以到他们那里参加活动。
1500多本儿童图书免费借阅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新工社区。
茅佳敏介绍,南落马营这一带处于新工社区、海潮社区和木场巷社区的交界带,这一带外来人口特别多。
“单单我们社区,外来人口差不多占了常住居民的26.9%。”茅佳敏说,南落马营是一处城中村,以前叫望江村,因为房租便宜,又毗邻汽车南站和橡胶厂,所以聚集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
去年3月,新工社区成立“候鸟妈妈俱乐部”,成立的初衷是为了给社区范围内打工的外来妈妈创造一个交流和活动的平台。外来妈妈们可以享受到和本地人一样的各种技能培训、图书借阅、政策咨询等信息服务,也可以通过参加俱乐部的亲子活动,增加和孩子的交流。
“在我们社区读书的孩子中,外来人员子女占了70%多。”茅佳敏说,针对这个情况,在假期的时候,俱乐部会专门面向小朋友开展一系列活动。另外,俱乐部的活动室每天也都会向小朋友们开放。
茅佳敏带记者来到位于社区二楼的活动室,活动室面积在90平方米左右,摆了20多张桌子,角落里有个很大的书架,里面摆满了各种儿童图书。书架相对的一端,是一台液晶电视。
“我们有1500多册儿童类书籍,加上隔壁阅览室里的其他书,社区藏书有4000多册,这些都向小候鸟们免费开放。”茅佳敏说,除了这些,他们还准备了许多棋类设施,小朋友们都可以使用。
参加活动的大多是在杭读书的孩子
“一年多的活动搞下来,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茅佳敏说,社区里组织的各种活动,同学们报名都很踊跃,但是平时活动室对小朋友却没什么吸引力。
“其实暑假里小朋友们把作业带过来,大家一起做做作业,做累了看看书、下下棋也挺好的啊。但小朋友们就是不喜欢过来。”说起这一点,茅佳敏也很困惑。
在活动室里,记者见到了两个小朋友,他们刚刚参加完社区组织的“暑期奥运会”活动。
潘文豪是秋涛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老家在丽水。他说,除了参加活动时会到社区活动室来,别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来。
“家里也可以看电视、吹空调,还是家里爽。”潘文豪笑笑说。
平时来社区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是什么情况?茅佳敏说,他们也很欢迎暑假来找父母团聚的小候鸟们参加,但实际上来参加活动的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小候鸟。
“这是我们前几天组织的博物馆游览活动的名单,总共20个小朋友,真正的小候鸟也就一两个。”茅佳敏说,这一两个小候鸟情况也很特殊,都是住在亲戚家,亲戚家刚好也有小孩来报名,所以就一起报名了。
小候鸟为何难以融入城市
社区有这么好的资源提供出来,为什么却没办法吸引小候鸟们来参与?
茅佳敏分析说,一方面可能是大家对活动的知晓率还是有些低。
据了解,在杭州读书的孩子,一般都有暑期到社区实践的任务,一放假他们就会到社区来报道,顺便也就把社区暑期活动的安排带回去了。
而小候鸟和他们的家长一般不会到社区来,所以也无从知晓社区会有这么多的活动。
昨天,记者把“候鸟妈妈俱乐部”的情况告诉了安徽人王洪岗。他说,来杭州这么多年,从来没跟社区打过交道,更不知道社区还会面向他们免费办这么多活动。
“很多外来务工者,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存在一些误区,以为社区只对本社区的常驻人口开设。”茅佳敏说,他们经常去走访,但因为城中村比较复杂、外来人口上班时间不规律,所以在走访的时候会出现消息没传达到位的情况。
茅佳敏说,他们正在商量对策,准备这两天就组织人员再深入走访,尽量把“候鸟妈妈俱乐部”的活动情况告知给那些有小候鸟的家庭。
另外一方面,让小候鸟们到社区参加活动,家长们也存在一些顾虑,怕孩子到社区里会不适应。
江西男孩小杨前段时间来到杭州,小杨父母在南落马营开了一间小卖部,前几天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时看到了在路边跑来跑去的小杨。当时就跟小杨父母说了“候鸟妈妈俱乐部”的情况,表示俱乐部欢迎小杨去参加活动。但小杨父母却不同意。
“孩子很腼腆,普通话也说不太好,我们不放心他一个人到社区去……”小杨妈妈说,孩子过几天就回老家,他们也不想再折腾。
而安徽人王洪岗的观点则体现出了另外一些人的想法。
“我们老大还可以,老二真的很调皮,我怕他到社区里会给人家添麻烦……”王洪岗说,下周老婆就要上早班了,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上班,而他开出租车也是上白班。他们这几天一直在发愁,下周两个孩子该怎么办。
“如果社区活动室对我们开放,那真是帮了我们大忙。”王洪岗准备,这几天就抽时间去社区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就让孩子们去那里待几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