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从华灯初上的余姚市区出发往西北方向,约莫半个多小时车程就到了泗门镇。再折往东开,不久就看到上新屋村的指示牌。
这是农村的一个普通夏夜,安静得仿佛大家都已入睡,可再往村子中央走一段,就有了明亮的灯光、欢快的音乐以及此起彼伏的欢笑声……
原来热闹都在这里:宽阔的村文化广场上,年轻人和着时兴的音乐摇摆身体,老人们手摇蒲扇聊天,眼睛一刻不离在身边欢跑的孩子。
这是一个有着耀眼经济成绩的村庄,这些年工业化的迅猛推进,让生活在这片方圆不过1平方公里土地上的500余名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了3万元大关。
这也是一个乡风淳朴和谐的村庄,超出本地人口3倍多的外来人口,在为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幸福地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与当地人和谐相处。
就是在这里,民风朴实,生活安康,村民在安居乐业中营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40多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功奥秘何在?近一个月来,记者先后3次来到上新屋村采访,我们不妨顺着上新屋人的脚步,一道寻觅他们精心谋划的“三笔账”。
一个信念,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先富带后富,村民的钱袋子鼓了
村民杨菊贞结婚30年了,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爱听老伴的,唯独存折得由她保管。这几年,家里翻修楼房,儿子添置小汽车,都是她去银行取的钱。
麻烦吗?一点也不!
“和刚结婚那会比,日子实在是好过多了!”从抽屉最底下取出存折本,杨菊贞爬满皱纹的脸笑成一朵花。
杨菊贞一家是上新屋村的缩影。他们生活的变化,从一个现在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模具开始。
中心横路12号,眼前这幢宽敞气派、三层楼高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在20年前还只是两间低矮老旧的平房。杨伟江和杨海江师徒两人在这里琢磨了一个多月,终于用自己打造的模具研发出了全村第一把剃须刀。
第一年,他们生产了10万把剃须刀,产值突破70万元。3年之后,这个数字涨了100倍,产值猛增到8000万元……原本一门心思赚钱的杨伟江开始有了新的念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杨伟江告诉记者,“那时我老在想,如何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
念头很快成了行动。在他的带领下,不少农民洗脚上岸,兴办企业。
可创业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村民办厂资金不够,杨伟江二话没说把自己投入生产的钱拿出来;好几家剃须刀厂碰到蓄电池寿命短的难题,他买来设备,研究剖析,并把攻克难题的秘诀传授给村民。村民周炳祥搞运输没有仓库存放货物,他愣是把自己的厂房腾出来,一分钱不收。
2004年,杨伟江高票当选村支书。一心忙于村务,他自家企业却在头两年连亏800万元。可他说:“人不能只为钱活着,要么集中精力当村干部,要么把厂办好。沽名钓誉的事我做不来!”
现在,全村三分之二的农家办起了电器厂,大大小小有了80多位企业经营者,没有办厂的农民也到企业上班或从事来料加工。去年,上新屋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66亿元,人均年收入32598元。
姚忠华是村里年纪最小的企业经营者。1981年出生的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注册成立琉馨电器厂,“这几年,多亏了村里党员给我的帮助。”
从确定生产什么,到注册公司,再到后期的添置设备、拓展销售渠道,“零经验”的姚忠华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村干部学习。去年,他的厂子年产值达400万元。
有人感叹,杨伟江等村干部带动了一批能人;村党支部发展了一支党员先锋队。在上新屋村,骨干企业的经营者全部是党员,带领村民致富成为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夜晚的上新屋村依然无眠。从街口往巷子深处走去,隐约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
在纬一路6号,66岁的王秀珍正在灯光下敲打着一种小螺丝。那些精灵般的小螺丝被统一嵌在剃须刀的刀架上,“每天嵌1000个,能赚40元。”她对记者说。村里那些工厂的外包业务,让像王秀珍那样的村民踊跃从事来料加工,提高了普通村民的收入。
党员企业经营者杨海江说,仅他一家企业,从五金件、塑料件到包装、喷漆,一年外包的来料加工产值高达2000万元。
越来越多的业务被外包,不仅让本村村民富起来,那些曾经身无分文、前来上新屋村打工的年轻人也有了创业的机会——购置几台加工设备,为原先打工的企业或更多的企业加工。
上新屋村的变迁,堪称是一个传统农村市场化的标本。
“零星种田,希望不大;规模种田,钱途无量。”63岁的村民杨伟峰告诉记者,“农户都把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再租赁给农业规模经营户。”现在,村里400多亩土地,由两家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农户腾出时间打工、搞经营,大大增加了收入。
在村干部引领下,记者轻轻叩响戚茂根的家门。老人刚吃过晚饭,见是常来常往的村干部,立即起身让座。在屋内,老人的妻子一听到说话声,亲切地喊:“阿江书记来了!”
戚茂根因喉癌刚动了手术,妻子又多年瘫痪在床,“他们算是村里最穷的一户”。可是记者看到,即便是“最穷”,老人脸上却看不出丝毫担忧。
因为说不出话,老人拿出写字板一笔一笔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除去国家和省里的低保补助,每年村里分红和补贴就有3000多元,而家里房屋出租又能赚6500元,再加上企业经营者们各项捐助,一年收入不低于2.5万元。而看病的医疗费,80%以上都能报销。
“村干部对你好吗?日子过得好吗?”64岁的戚茂根听了感慨不已,在写字板上写下:“再好没有了!”
一句承诺,带出一片广阔市场:村企不断发展的秘诀,就在于诚实守信有爱心
“一户人家、一个村能抓住机会一时富起来并不难,难的是保持好的强劲发展势头。做到这一点,诚实守信不能少。”村干部杨伟申明亮眸子里闪耀着神采,“我们村这些年的发展就说明这一点。大家都有一股子劲,不能因为不讲诚信砸了上新屋村的牌子。”
在村支部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一排市里评选出的“诚信示范户”公示栏。
46岁的王桥镇榜上有名。他在上新屋村经营电器厂已有20多年了,一提到这事儿,他就高兴得合不拢嘴:“评为‘诚信户’,企业大门口挂上这个牌子,到我们这里下订单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刚接触外国客商时,一家意大利厂商向他预订5万把直发器,可临近交货的日子,下游零配件供应商拖延供货,眼看就要违约了,怎么办?王桥镇一咬牙:发动员工加班加点,货物也由原先的海运改为空运,把货按时发往意大利。仅这一单生意,厂里亏了9万元,可意大利厂商与王桥镇彼此信任了,短线买卖成了长期生意。
像王桥镇这样当选为“诚信户”的企业老板,上新屋村有十几个。
前年,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涨,面对跨年度的订单,是违约,还是按合同做亏本买卖?上新屋人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大家坚信,“信誉比黄金更重要”。
义乌经销商李允达和上新屋村的企业做了20年的生意。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他从上新屋村进的货没有出现一例假冒伪劣产品。
凭着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和优质的产品保证,上新屋村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客户纷至沓来,企业实力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益壮大。这里的车间正24小时开足马力,许多企业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长率超过30%。
评选“六好公民”,是上新屋村正在开展的一项活动,均通过村民海选获得:“激情务实好公民”、“文明崇德好公民”、“诚信奉献好公民”、“爱乡感恩好公民”、“和睦和谐好公民”、“互融共促好公民”。能够成为“六好公民”,上新屋村人觉得是最有面子的事。
采访中,上新屋人相互关爱、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感人镜头,深深留在记者的脑海里。
春节,村民吴荣生突发心血管疾病,看病花费不少钱。村党支部发出紧急倡议后,短短一天村民就捐了13万元。
每年,村里的企业家都会自发捐款,所有的钱存在镇里的爱心账户上,哪家遇到困难,爱心款总会及时送上。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能帮就帮呗。”
每年,村里一些企业总会主动捐出8万元,为所有村民保上一年的医疗保险。这一爱心接力棒一传就是6年。
村民杨伟峰跟记者说了一个故事,耐人寻味。中心横路原本只是一条仅容一辆拖拉机通过的乡间小道。村里决心将其拓宽成6米的康庄大道,可这需要道路两边的村民从自家的道地垟里拿出3米宽的地给村里修路。
当时有几位村民想不通。这时,家住中心横路的3名老党员站出来,“我愿意拿出道地垟!”随后,村干部的亲戚也站出来:“我没意见!”那几位闹情绪的村民看在眼里,脸也红了。最终,道路拓宽涉及的24户村民全部把自家的道地垟退出3米宽。
一片真心,带来全村和谐稳定:外来人口是“土著”3倍,多年来实现零上访零纠纷,本地人与外来民工共建温馨大家庭
江西人黄春英今年27岁,过去的整整10年,她都在上新屋村度过,“开始来这里打工,就觉得这里的人不错。后来认识了土生土长在上新屋村的男朋友,我对自己说,这里的人都踏实肯干、乐意助人,嫁在这里不会错!”
工作、恋爱,直至结婚生子,人生的一个个重要时刻,将黄春英与这个原本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村庄紧紧相连。
现在黄春英仍在村里的企业上班,能说一口地道的余姚方言,甚至做菜的时候,海鲜已经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像黄春英这样最终在异乡安家落户的,在上新屋村并不少见。
38岁的赵俊芝是山东菏泽人,嫁了本地老公以后,她还陆陆续续鼓动好几个亲戚朋友来这边打工:“这里的人好,不会排斥我们外乡人,心里挺踏实!”赵俊芝说。
今年过完年,云南人锁沛英又熟门熟路地回到“华菱电器”。6年前,在这里工作了两年的她回家生养孩子,决定重新出来打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东家,“我试着给老板娘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她还记得我,一个劲地和我说‘尽管回来好啦’。”锁沛英之前在包装车间,这次回来,她主动要求到比较辛苦的注塑车间,平日里工作量大不说,赶工期的时候还需三班倒,可她心甘情愿。“公司给我们的待遇不错,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我多做一些也应该!”
外来人口流动大、管理难的问题,在上新屋村并不存在,村民和民工兄弟之间多年来亲如一家和谐相处,交出零上访、零纠纷的答卷。上新屋村大大小小的企业主,也许还没有太多“企业文化”的概念,可在他们心目中,外来民工早就成为自己利益与事业的共同体,“自己好不算好,让所有人都觉得好才是真正好!”
在华菱电器,企业经营者杨海江总会张罗着给员工过生日,经常组织员工外出旅游,捐钱给家里有困难的人,甚至还摸清公司里40多名少数民族员工的习性爱好,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只有懂得他们,外来的民工才能更好地融入。”
温暖,正是全村1500多名外来务工者最贴心的感受。
38岁的福建人陆声浓在奥城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了15年,从一名普通员工一步步成长为质检科经理。“公司并不因为我是外乡人就不给我机会,我的每一个进步,他都比我还高兴!”现在,陆声浓和同在一个公司上班的老婆住在企业提供的夫妻房里,两个月前,女儿也在这里出生,接下去,还将和本村的孩子们一起上幼儿园、上小学。
陆声浓对记者说:“公司里比我来得早、干得久的大有人在,我们都不舍得走,因为这里生活和工作环境好。”
山东姑娘肖红云就是跟着自己的姐姐来到上新屋的。“姐姐在很多地方打过工,回去以后说就数这里最好,我就跟着她来了。”刚来的第一个星期就是端午节,公司发了粽子和鸭蛋给每个员工,让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
与外来民工兄弟和谐相处并不只是企业的事,在上新屋村,几乎人人都有外来民工朋友,平等自在的交流,以心换心的真诚,让整个村子其乐融融。
村妇女主任杨菊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有一位贵州籍职工发生意外突然死亡,远在家乡的亲属气势汹汹而来,要为他讨个说法。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下了火车,他们最先碰到的,不但有村干部,更有不少从贵州来这里打工的老乡。“最后双方协调得非常顺利,临走的时候,他们不停地和我们说,我们老乡都自发来帮你们协调,你们平时一定待他们很好,有这样的第二故乡,我们感谢你们!”
至诚至情乃是家。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