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清晨,武义县白洋街道程王处村菜农在赶种秋花菜。武义刚迎来一场丰沛的降雨,菜农纷纷来到田间地头抢种秋季时鲜蔬菜。 县委报道组 李小波 摄
一张7月下旬天气预报表,一份粮食生产功能区申请补贴的文件——廖必长的办公桌上,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工作节奏。
病重的廖必长,却只能静静地躺在庆元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吃力地阅读天气预报,记挂着水稻田里的病虫害。而最近落实的功能区补贴,让他露出久违的笑容。
30年来,从普通农技员到粮油生产首席专家,廖必长踏遍了庆元345个行政村,为万千农民指导农事,累计增收1.23亿元。
“我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家乡的父老乡亲认得我,田里的稻谷认得我,足够了!”病床上,说到动情处,廖必长轻拭着眼角的泪水。
田头的“田师傅”
“每一个村、每一块田,什么地貌、什么土质,适合种什么庄稼,我都一清二楚。”廖必长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但说到土地和粮食,充满了自信。
这是30年风吹日晒的洗礼。为了提高庆元的粮油产量,廖必长坚持把课题做在田间地头,被农民们亲切地称为“田师傅”。
“近10年中,廖必长引进了鲜食大豆、鲜食春玉米等高效经济作物,引进了单季稻五改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60岁的淤上乡老农技员季日鹤对廖必长引进的技术和产品如数家珍。
为了做好这些项目研究工作,廖必长对实验的要求近乎苛刻。季日鹤回忆,廖必长到乡里,经常是一杯茶没喝完,裤腿一挽,穿着拖鞋就下田。“为了查病虫害,为了精确施肥,水稻的叶子要一片一片数清楚,那是要弯着腰、脸贴到泥土里的呀。”季日鹤说。
不仅在淤上乡,在黄田镇、竹口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廖必长俯身田间做实验的身影,定格在无数农民兄弟的记忆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廖必长等农技员已累计推广应用水稻旱育稀植技术45万亩,超级稻集成技术30万亩,再生稻高产技术9.5万亩。在廖必长的热心帮助下,庆元42位农技员中有40位取得了助理农艺师以上职称。
乡间的“田保姆”
“遇到需要指导的事,无论什么时候,尽管打电话来找我。”这是廖必长对农民常说的话。在竹口镇、淤上乡、举水乡等地的农户家中采访,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句话:“田间地头的事,遇到困难了,只要找老廖,保准能解决。”
在海拔1000余米的班岱后村,老村主任吴金宝介绍,村里原来主要种冷水稻和香菇,规模小,收入微薄。2002年前后许多村民打电话,希望廖必长来帮忙。经过实地查看,他想出了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点子,但村民并不积极。廖必长就挨家挨户地劝说村民,128户人家,前后花了两三个月。当时和廖必长一起下乡的副乡长吴明回忆说:“等到天黑,农民干完活儿回家了,老廖和我就上门去,直谈到半夜。有的人家去了20多趟,才劝动他们先试种一亩。”
同意试种了,廖必长又自己掏钱为农民租田,担保和垫付了大批种子和化肥,总价12万余元,抵得上他6年的工资。出现了虫害,村民打来电话,他雇出租车赶到村里,冒雨下田检查,当天就控制住疫情。
庄稼收获了,他又四处联系客商前来收购。从种到销,廖必长无微不至,成了名副其实的“田保姆”。
今年,成为种菜大户的吴金宝、吴林星等13户农民,在班岱后建起了小别墅。在廖必长的推动下,松源街道五都村成了鲜食毛豆专业村,淤上乡石坝村成了槟榔芋专业村……
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乡亲们和廖必长感情至深。种菜大户吴金宝准备采摘新鲜的四季豆,步行两个小时山路到医院送给廖必长。“我知道他胃口不好,但一定要他尝一下。”淳朴的父老乡亲,心里一直惦念着他。
唯盼粮食再多点
2010年以来,廖必长的健康每况愈下,胃病日益严重。在亲人朋友的一再劝说下,老廖接受了胃切除手术,并持续化疗。他不情愿地躺在了病床上,仍然左手挂点滴,右手操作笔记本电脑,查看农民信箱,为解决群众的难题出谋划策。在住院期间,廖必长还坚持撰写了《关于上报庆元县2010年中央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等报告。
2010年7月手术化疗结束后刚出院,廖必长马上投入到《庆元县粮食生产功能十年规划》编写工作中。两个月,完成了3万多字的编写任务。
今年5月下旬,廖必长病情复发,在单位领导和家人的催促下,他到丽水接受检查。期间,他强忍着病痛,到吴松平的毛芋套种毛豆基地里,查看生长情况,并拍了对比照片。6月11日,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落实了淤上乡粮食功能区内一段300多米长的道路硬化资金8万元……
“这次住院期间他说得最多的话是:想尽快出院,因为今年粮食生产上的事特别多,一下子还没人能接得上手。”儿子廖伟平动情地说。
“老廖,你究竟图什么?”朋友们不解地问。“我不想清闲,能多干一点是一点,只是希望国家的粮食能再多点!”
老廖的纯粹,让人动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