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龙游县实行古宅产权置换 通过政府收购保护利用古宅
2012年08月22日 05:58:15

   浙江在线08月22日讯 古宅产权置换衢州市龙游县于2009年10月在全省率先出台古建筑保护政策。凡是古民居原产权人自愿将产权转让给政府或集体的,政府和集体将给予另选宅基地安置的优惠政策;产权人无能力承担修缮资金的,可以把产权转让给政府或集体,由政府和集体垫资修缮,产权人享有看管居住权,以后有能力可以购回等。

  同时,龙游县还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在不拆毁古建筑的前提下,通过购买非国有古建筑等方式,参与全县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赵洪祝同志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抓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

  龙游县的创新之举,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古宅新生

  -老百姓说

  “再不修,老房子就要倒掉了,交给政府管理,我们很放心。”

  ——龙游县塘头后村胡氏民居原产权人徐柏忠

  距龙游县城40公里的溪口镇塘头后村,茂林修竹,已经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胡氏民居就坐落于此。

  守着古宅的人只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徐柏忠。他是一个典型的农民,朴实,不大说话,几十年来,他见证了古宅的衰落。

  胡氏民居原来住有四户人家,其中三家早已搬了出去,如今的古宅结满了蛛网,楼板多有腐蚀,只是从一些精美的雕饰上,还能看得出它昔日的富庶。

  几个月前,村里来了几个文物贩子,他们和老徐说,要出高价买下这座古宅。

  消息传到县城,龙游县博物馆馆长雷栋荣很着急,马上,他带着人赶到了山村。“这样的古建筑,不能卖出去,那是祖宗留下来的财产。”他对老徐说。

  雷栋荣是龙游县古宅产权置换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按照规定,凡是古民居原产权人自愿将产权转让给政府或集体的,政府和集体给予另选宅基地安置的优惠政策,如果不需要宅基地,也可以在政府修缮后,继续居住在古宅中。

  经过雷栋荣的解释,徐柏忠最终选择了后一种方案。之后,雷栋荣又来来回回跑了好几次,找齐了古宅的四个产权人,共同签订了一份手写的协议。

  通过这份产权置换协议,徐柏忠等四户把胡氏民居捐赠给了国家,获得政府奖励4万元。政府将对古宅进行修缮,徐柏忠也可以继续居住,当地政府还为他办理了低保。

  就这样,雷栋荣将这座古宅从文物贩子手里抢了回来。

  通过产权置换,达到保护目的

  据不完全统计,龙游县目前已有40多座古建筑通过产权置换的方式得以妥善的保护和利用。

  出台这项产权置换政策保护古民居,源于2007年以来龙游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中,新发现明、清以及民国等时期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府第、民居、宗祠等民用古建筑800多处。

  然而,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拆旧屋建新房,在文物普查中,雷栋荣见了不少“刚登记,转眼就被拆掉”的古民居。

  “还有一些产权人因无力或不愿意自行维修而出现拆迁、破坏民居等情况,加上许多文物贩子到乡下肆意收购古建筑构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雷栋荣说。

  2009年10月,龙游县在全省较早出台了《关于加强龙游县古建筑保护与管理的实施办法》,其中,产权置换的方式成为全省首创。

  雷栋荣坦言,对古宅的保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长期过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保护古民居,必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保护。

  “可以让那些有识之士购买并合理利用古建筑,政府部门做好有效监管,毕竟,有人使用的房子才有灵气。”

  目前,龙游县一年投入的古建筑保护专项经费有200多万,而由此带动的民间资本有400多万,据龙游县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资金主要集中在修缮祠堂等古建筑上。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奚三彩教授认为,通过产权转换,古民居完全可以一边被保护一边发挥功能,“可以通过产权转换达到保护目的,让有经济实力的新主人——政府或个人或者企业,对古民居进行原址修复保护。”

  

【新闻鲜晨多】8月22日:原价近600现价不到200 超低价阳澄湖大闸蟹你敢买吗

来源: 作者: 记者 史春波 盛伟 通讯员 李啸 编辑: 崔晓宇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古宅宗祠牌坊 常山大处村:深藏山中的明清遗韵
  • 新马路范宅烧毁一年无人管:从市文保降为历史建筑
  • 滨江长河老街老房子沉淀百年 被列入保护计划修缮
  • 怕虫,怕草,更怕人 毒辣辣的太阳,老房子受不了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