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六医院重症肝病科傅晓晴主任提醒,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她的门诊里,药物性肝病已经约占临床肝炎患者的10%。
其实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但有时候病急起来,总是不自觉地加大药量,忽视潜在的风险。而对于很多慢性病患者来说,长期吃药也是个不得不为之的无奈选择。警惕药物的副作用,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忽视。
昨天,我和傅晓晴医生聊了很长时间,她说起门诊里大量因不科学服药引起肝病甚至死亡的患者,这药物的杀伤力,让我大吃一惊。
常年吃药的慢性病人
要定期查肝功能
傅晓晴主任从事肝病临床治疗工作已经十五年了。她说,门诊里各种肝病患者的比例在逐年变化。十多年前,病人们得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比如甲肝、乙肝。最近几年,病毒性肝炎的病人虽然还是占主体,但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病的患者,呈越来越多的趋势。在这其中,又以药物性肝病的患者,最容易被忽视。
傅主任觉得,药物性肝病多起来和人们富裕起来有关系,也算是“吃”出来的“富贵病”。
比如,长期吃保健品的人、长期服药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以及需要长期吃安眠药、抗抑郁药的精英白领人士中,都有蛮多得药物性肝病的。
傅主任提醒,有些保健品中,主要是三无产品或网购产品中,成分及含量不明确,你吃吃蛮有效果的,人精神了,但是你不知道它里面可能添加了药物,长期服用,药物毒性会累加伤肝。
很多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三高”人群需要长期用药,久而久之就可能引起肝损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进行用药调整,糖尿病患者可以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一段时间。
对于慢性病人来说,吃药不可避免,傅主任建议,常年吃药的慢性病人要定期检测肝功能,最好是3至6个月一次。需要的话到肝病科门诊,进行保肝治疗。
无论看什么病
告诉医生你目前的肝功能
对于预防药物性肝病,傅主任认为需要记住三条:
第一,不管是看什么病,一定要把自己有无得过肝病等情况让医生知道,让医生了解你目前的肝功能状态,开出适合你肝功能的药物。同时,生病期间一定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不要吸烟喝酒。
第二,自检肝脏功能。药物性肝损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在症状上没有区别。有些人可能没有症状,通过肝功能检测才能发现。也有的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皮肤和巩膜发黄、小便黄等症状。严重的人就会发生重度黄疸、出血,或肝昏迷、肝衰竭甚至死亡。要及时捕捉身体的变化,了解自己的肝功能状态。
第三,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服药。
虽然现在药物性肝病的病人越来越多,有的还很严重,不过傅主任说,也不用太紧张,大多数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是一过性的,许多病人停药后就可迅速缓解。一般来说,患者停药后2周,肝功能好转,30天内不反弹,转氨酶等指标恢复正常后,药物性肝病就基本治愈。严重的病人配合保肝治疗,一般也能痊愈。但怕就怕,有的人已经得了药物性肝病还不清楚,还在继续吃药,所以服药期间,特别是长期服药后,或大剂量服药后,一旦出现不适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验一下血,查查肝功能。
为什么药物会伤肝?
肝脏是我们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解毒。
当我们吃下一颗药后,药进入消化系统,最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是药三分毒,肝脏将药物中的毒性物质通过生物酶的作用,降解为小分子水溶性物质,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目前用于临床的药物有万余种,大部分药物都需要经肝脏代谢。
肝脏在解毒的同时,我们身体里还会不断产生代谢产物,所以血液中的毒是永远都解不净的。
如果你过量服用了药物,或者说,你的肝脏本来就有问题,这些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就有可能超过肝脏的承受范围,血液中毒素的含量就会大大增加。这种大分子毒性物质一多,人的血液会黏稠,血流缓慢,最后停滞在毛细血管中,成为“死血”。
人的毛细血管很细,细到只能让很小的血液细胞刚好通过。大分子毒性物质堵塞住一条毛细血管没关系,但如果堵塞多了,肝脏的正常血液“交通”就会出问题,肝脏就会损伤。当然,引起肝病不止是血管堵塞的问题,还涉及药物本身直接的毒性、代谢产物的毒性、肝药酶的活性等。
药物发生肝损的情况多种多样,有的药物本身具有较强毒性,在一定剂量下使用,大多数人都会发生肝损;有些药物的毒性是与人体特异性体质有关,特定人群才会发生肝损;也有的药物在酒精或同时使用某些药物的时候,会加重其毒性而导致肝损。
12岁孩子滥用感冒药一年内两次肝衰竭
市六医院重症肝病科上周出院了一个12岁男孩,是个小胖墩,因肝衰竭住院30天。
30天前,他被120急救车送来的时候,肝衰竭严重到已和死神招手了,而且这已是他一年内第二次肝衰竭。
检测发现,男孩是因为过量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引起的肝衰竭。
听到这一检测结果,孩子的爸爸懊悔不已。他说,孩子两次肝衰竭前都是在短时间内反复发高烧,吃了很多感冒药。
就说最近这次肝衰竭之前,当时孩子连续五六天体温降不下来,爸爸就带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给孩子下“重”药,重复吃感冒药、退烧药、镇痛药等,哪里知道每种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大大超出了安全剂量。
美国48%急性肝衰竭病人因感冒药过量引起
乙肝、脂肪肝病人危险最大
对乙酰氨基酚是化学名,是最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目前市场上80%的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是发烧,对乙酰氨基酚最为常用,很快会见效。但对于本身有乙肝、脂肪肝等肝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如果不严格控制药量,危险很大。像上面的这个12岁小男孩,本身就有脂肪肝。
去年4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修订“对乙酰氨基酚”处方药说明书,警示肝损害和过敏反应的风险。同时限制规格,即每片(每粒胶囊或其他剂量单位)的含量不超过325毫克。
之所以要限制每片剂量和更改药品说明书,美国FDA说,持续收到使用含“对乙酰氨基酚”药品引起肝损害的报告。据统计,从1998至2003年,对乙酰氨基酚已成为美国引起急性肝衰竭最多的药物,其中48%(275例中有131例)是因该药物的意外过量引起的。2007年美国疾控中心的一份报告说,美国每年有1600例急性肝衰竭病例,对乙酰氨基酚是导致肝衰竭最主要的原因。
傅主任提醒,感冒药不要随便吃,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好的人和孕妇,尽量不要吃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
吃了“对乙酰氨基酚”后,不要喝酒。因为酒精中的乙醇进入人体后,可使体内一种叫“谷胱甘肽”的物质迅速减少,“对乙酰氨基酚”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产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只能转向与肝、肾细胞结合,造成肝肾损害,曾经发生过吃了感冒药后大量饮酒导致肝坏死的病例。
市面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常见有克感敏、泰诺感冒片、泰诺林、儿童百服宁口服液、日夜百服宁、散利痛等。另外,白加黑、必理通、瑞迪菲、快克等也均含对乙酰氨基酚。
大家吃“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时,尽量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最好选择每片剂量小于325毫克的产品。
35岁女白领吃了一年多中药患上了药物性肝病
现在吃中药和吃减肥药在二三十岁的城市白领女性中很流行,前者是为了好看,后者是为了调养身体,傅主任特别提醒说,很多人不知道,中药和减肥药吃多了,也可能得药物性肝病。
傅主任的病人中有个20出头的小姑娘,眼睛大大,皮肤很白,长得有点像范冰冰。女孩嫌自己有点婴儿肥,就长期吃减肥药。最后皮肤发黄、水肿,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得了药物性肝病。
还有一个35岁女白领,因为月经不调,吃中药调经,一吃就是一年多。她肝功能原本就不好,长期吃中药后,里面的毒副作用累积,加重了肝损伤。到医院一验血,转氨酶高达410(正常值是40以下),诊断为药物性肝病,当即就住院了。
很多人觉得中药毒副作用小,常吃没关系。其实毒副作用小不等于没有毒副作用,如果长年累月地吃,药物毒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超过肝脏的承受能力,就可能发生药物性肝病。加上现在土壤污染,种出的中药材中,避免不了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情况。
据都市快报 记者 张姝
- 出汗多排尿少 当心得肾炎肾结石
- 金华市“健康小屋”今起拷贝到明月楼等三个社区
- 浙江省妇联:家长们要多用心,真诚与关爱来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 “久坐族”要警惕血栓 适量运动可预防
- 老年人如何远离“健康讲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