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人认定“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非常注重建设的每一个细节。
沿着之江路进入钱江新城核心区,就会发现一个别处看不到的景象:这条穿过一个个小隧道的沿江景观大道,下面开车,上面走人,下面的车可以晒到太阳,上面的人可以看到脚下的车辆,这种“半地下道路”,也叫“短隧道”,其通风、照明、消防等设计都较隧道简单方便,行车人也比较舒适。
杭州要迈向“钱塘江时代”,建设高品质的国际化大都市,钱江新城就是杭州地标。对于项目建设的“高品质”,新城人有着极其透辟的理解:像绣花那样细致,在鸡蛋里挑刺,极其苛刻的标准方能铸造传之后世的精品;以合乎人性为宗旨,让“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每处细节不仅体现出坚固、实用,还蕴含了人文、情感。
看得见的细节都很人性
从一块荒地到一座遍地新颜的世纪新城,除了宏观规划和资本运作,以人为本的细节和理念决定着新城建设成与败。
钱江新城管委会工程处的俞顺年处长说:“细节就是比赛时的临门一脚。”如果说大规模的投资是城市的硬拳头,那么一系列人性化的细节体现着这座城市的软实力。
张华是一位肢残人,他坐着轮椅去杭州图书馆,感觉非常方便。与杭州老城区相比,钱江新城的无障碍更趋完善。除了进出道设置了轮椅坡道,很多公共设施的洗手间也有残疾人专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也设置了残疾人专用座位。
在新城人行道红绿灯的下面,你可以看到英文字母“i”,下面是有用的指路信息。这种既有红绿灯指示功能又能显示指路信息的新鲜玩意儿叫做“信息柱”。它们还有可能出现在地铁出入口或主要公共建筑门口,上面标示附近区域或建筑的相关主要信息。除了信息柱,新城基于人本理念所构建的导向系统中,还有信息板和信息铺地。新城城市空间满足了人的需要,也体现着对人的尊重。
看不见的细节也很科学
除了让人备感贴心的细节,还有很多地方,你不一定能看到,却处处体现着新城建设的科学性。
钱江新城落成伊始,好奇的市民就发现,新城所有的道路中间,几乎看不见窨井盖,行车也不会遭遇“咯噔、咯噔”的震动。原来,少数窨井在人行道上,多数被藏在路中间的绿化带里。不仔细看,根本找不到。
新城马路和人行道上,几乎见不到垃圾,连垃圾中转站都难觅其影,这归功于起源钱江新城的垃圾直运模式。钱江新城的居民幸运地成为杭州第一批感受只见垃圾桶,不见垃圾的人。
最值得称道的是钱江新城的地下共同沟。共同沟已经成为城市市政配套建设的先进模式,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在建设。新城的共同沟总长2160米,在全省首屈一指。这条宽5.7米,高3.2米的共同沟,除了煤气管道外的所有管线都会从此通过,将大幅减少今后管线的维护和管理成本,马路上令人讨厌的“拉拉链”现象不会再出现,而且更有利于保护钱塘江大堤,为规划发展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未来结合道路改造,它还将延伸到一切需要的地方。
新城建设爱请专家来“挑刺”
新城人认定“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非常注重建设的每一个细节,精心设计,从结构图案、色调搭配、灯光照明、幕墙、绿化等每一个细节,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做设计的时候就想到了施工,以及怎么维护保养。先做样品,目的是质量控制。虽然成本投入大,但损失小。比如马路上铺花岗岩,工人参照一个经过反复讨论、修正的实物样板进行操作,质量控制更为直接。”俞顺年说。
钱江新城还几度邀请国内外专家前来“挑刺”。2005年大剧院建设投入使用之前,新城从全国各地请了一批建筑专家、结构专家、音响舞台专家,得到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2008年六七月,钱江新城又请来了园林绿化的专家,对整个钱江新城的绿色景观进行“挑刺”。只准提缺点,不用讲优点。专家们提出在核心区尽可能种大树,13个路口要进行景观艺术化等建议,后来纷纷被采纳运用。
每年的评审,专家还以苛刻的眼光指出新城目前不足之处,这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专家挑刺,定向解决。
细节是量变,创新是质变
“细节是散落在建设工程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它具体、零散、琐碎、微小,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岳祥认为,“细节决定成败”的价值信念,体现了新城人用心干事业、干大事业的创业精神。人人关注细节,展现细节的完美,讲究细节的品质,就能把干一番大事业的人生理想落到实处,最终创造出干事业的辉煌成就。
“许许多多的创新,往往是从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开始的。如果说创新是一种“质变”,那么这种“质变”就必然要经过“量变”的积累过程,就是一种在平凡的细节中创造不平凡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创新往往是一个渐进的、逐步完善的漫长过程。”在蒋岳祥看来,新城人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秉持“细节决定成败”的价值信念,进行了多项建设和管理项目的创新,并成功地将对细节的讲究,上升到品质品格的价值层面,形成了一种精益求精、创造品质的新观念。
据都市快报 通讯员 张伟 大维 记者 胡轶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