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强台风“海葵”对浙江农业生产造成较大伤害。台风过后,许多农户因没有为农作物上保险而得不到赔付。
记者在象山、温岭等地调查发现,农户没有上保险,是因为现有的保险模式缺乏吸引力。套用温岭“西瓜大王”彭友达的话说,“农业保险,爱你不容易。”
水产养殖,想保却难
在台风重灾区象山县鹤浦镇,3万多亩梭子蟹、鱼和虾等养殖围塘被洪水漫顶,养殖户损失较大。
已补放蟹苗的红卫塘养殖基地大户潘孝尚告诉记者,他承包的50亩围塘被洪水淹没,虾蟹跑的跑、死的死,损失超过30万元。
“有没有给围塘买保险?”记者问。老潘苦笑着说,在象山,几乎所有水产养殖户都没有买过保险。据该县三防办统计,“海葵”造成象山县水产养殖受灾16.4万亩。由于没上保险,损失只能由养殖户承担。
据养殖户反映,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实际投保的10项险种中,有水稻、大棚、露地蔬菜、毛竹、制种、果树、公益林、小麦、能繁母猪、生猪等,唯独水产养殖不在其中。
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负责人周志强解释,海水养殖风险高,没有保险公司主动推广相关险种。而且每个围塘的养殖规模、养殖种类、市场行情、销售情况等各不相同,保费和赔偿金额难以统一。
设施农业,已成短板
“这回有300多亩西瓜被台风刮走,损失约200万元。”温岭农民彭友达是全国闻名的“西瓜大王”,从大田种植发展到大棚高效种植,却依然逃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彭友达说:“前几年参加过农业保险,因赔付条件苛刻,今年没参保。”他为我们算账,一亩保费需要181元,其中政府补贴100元,2万亩西瓜一年自己需保费162万元。可是一旦发生损失,保险公司只对大棚钢架、竹架理赔,其他如薄膜、西瓜都不赔。这样算起来,每亩钢竹制大棚最高赔偿仅3000元。
“保费高、保额低、门槛高,成为制约农业保险推广的瓶颈。”箬横镇农办主任陈正友说,全镇西瓜种植户今年只有2户参保。
“设施农业投入大、产出高,风险也大,农户期盼有合适的农业险种出现。”陈正友介绍,箬横镇是农业大镇,在没有投保的受灾农作物中,高效农业占了很大比例。
“我们目前只能强调产品的大众性,如对大棚的钢架、竹架进行赔付,而大棚里的农作物,无法在短时间内设定赔付标准。”人保财险温岭支公司工作人员说。
“理赔标准再高一点、范围再广点、品种再多点。”这是受访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迫切期盼。
农业保险,亟待扩容
今年初,为鼓励设施渔业,象山试点推出政策性棚栽养殖设施保险产品。全县共有1410亩水产养殖大棚参保,每亩保费为75元,由养殖户与政府各承担一半。可由于保险赔偿标准过低,致使参保积极性大打折扣。
象山县蟹钳港畔的红升水产养殖基地被台风摧毁。养殖基地经理黄庆宏说,基地约有90亩水产养殖大棚倒塌,损失近600万元。“每亩大棚的建设成本6万多元,可按照保险合同规定,每亩钢制大棚最高赔偿仅3000元,杯水车薪难补损失。”黄庆宏无奈地说。
在采访中,许多养殖户表示,随着农业投入增加和设施化率提高,广覆盖、低门槛、低保障的农业保险产品,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保险,亟待升级扩容。
对此,人保财险浙江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开发新险种,把更多的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纳入到农业保险范畴内。他建议,为避免出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与共保体一起科学厘定保险费率,适当调整风险分担机制。
目前,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品种逐步增多、政策补贴持续加大。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农户抗风险能力低,为避免自然灾害后农民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应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特别是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的范围。
- 农业科技要在推进“三化”同步中发挥更大作用
- 试驾车出了事故谁负责 关键看4S店买的保险种类
- 丈夫倒车轧死妻子怎么赔 法院:应赔给儿子与岳父母
- 省教育工委: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
- 宝马“无证”被保安拦住 车主一怒之下推折保险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