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若“商圣”陶朱公穿越千年重回浙江,定会目瞪口呆。让这位来自春秋的实业家好奇的是,中国东南的浙江为何能迅速地一跃而起?为何能商潮澎湃?
惊讶的不只是陶朱公,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又何尝不惊喜连连?回想十年间的风云激荡,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市场!”
十年,可以成就什么?一棵小树,已有亭亭如盖之势;一个孩童,长成青春飞扬的少年;一片土地,承载几十季满仓的喜悦。星罗棋布的商品市场,已为浙江带来嬗变,远远超出了寻常的想象。
这里,每小时都刷新着交易奇迹。4212家各类商品市场里,熙熙攘攘,海量的交易正在涌动,2011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已达705家;
这里,每天都上演着商海传奇。全国电子商务的大本营驻扎于此,点点鼠标,人们就能经营世界,数以百计的民营企业驰骋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执全国牛耳;
这里,每年都书写着崭新跨越。“中国市场百强”的名单上,浙江占半壁江山,2011年度,全省商品市场共实现交易总额1.45万亿元,每年进出的商品总额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前茅……
这里,就是一个旺市。
一位经济学家曾分析说:“对于浙江这样一个资源小省来说,如果非要依托资源再建设市场,那也许到现在也没多少成功的例子。但浙江人就是有眼光,知道‘为我所用’这个道理,才‘无土栽培’出了一棵棵日进斗金的‘摇钱树’。”
无土栽培,用来形容浙江市场,那是再合适不过。改革开放之初,当人们无法说清“市场”为何物的时候,浙江人就摆起了地摊,激发出了新中国第一批专业市场;进入新世纪,当商品流通进一步活跃、网络市场兴起时,浙江人依然坚守时代潮头,用“奇思妙想”点化商品市场的新业态。
看,我们的市场在变潮。2004年,《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重新修订,鼓励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传统商业模式注入了革命性的变化,新生出更多的市场涟漪;
看,我们的市场在变美。2006年至2008年,我省连续三年召开全省重点市场提升发展会,如今的商品市场里,已经不见那摩肩接踵的拥挤景象,我们可以悠闲地徜徉在豪华落地玻璃橱窗间,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
看,我们的市场在变新。2011年3月,义乌成为我国首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浙江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有了先行先试的权力;
看,我们的市场在变强。专业市场频发“商品指数”,为中国商品的国际定价争得话语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兴起一改浙江“小”商品的传统形象……
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已经走出多远;展望未来,我们才知道还需跋涉。义乌小商品市场门口,“鸡毛换糖”塑像手中的拨浪鼓依旧在摇响。这鼓声,伴着浙江人的脚步,一路奔跑。
- 浙江省高中新课改来啦 五花八门的选修课骤然增多
- 浙江高中新课改全新出发 减少必修课减少学习总量
- 前八个月浙江外贸增0.8% 8月进出口创年内第二高
- 浙江省直企业10月底前仍未建缴住房公积金将受处罚
- 临海建成浙江唯一化学原料药基地 规划10平方公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