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啊?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听着听着就钻到课桌下去了。”“上课时手总是停不下来,不是玩尺子,就是玩铅笔,吵得老师课都讲不好。”“在家里也闲不住,手和脚总是不停地动来动去,吃饭、看电视、做作业都会动。”……每年新学期开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李荣主任医师总会迎来这样一批困惑无助的家长。
李主任说,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国内学者的研究报告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率4.3%-5.8%,男女比例为3~4∶1,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发病原因,比较主流的说法是个体生理因素受到不良环境相互影响形成的,也就是说由先天不良与后天失调导致的结果。
多动症确实是让家长、学校都很头疼的一件事,但李主任提醒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上“多动症”标签,以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精神压力。
顽皮的9岁男孩
每次听《听妈妈的话》这首歌就会哭
在李荣主任的办公桌上有一沓小纸条,每张纸条都是家长写的,上面密密麻麻地罗列了对孩子日常生活的描述,少则五六条,多则十几二十条。李主任说,由于多动症患儿的表现很复杂、琐碎,家长第一次带孩子就诊,在描述表现时可能会有遗漏,所以,他建议家长在就诊前,先把孩子的问题写下来。
有个妈妈带9岁儿子来看病。妈妈先一个人进诊室。说儿子性格比较孤僻,情绪波动大,易生气,学习成绩中下,在学校里也没什么朋友。由于克制力差,手脚总是动个不停,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不是玩橡皮铅笔,就是玩尺子破坏课堂纪律。老师批评他,他不说话,不难过,也不辩解。被罚站,站得歪歪扭扭,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老师又急又气。为此,她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也跟儿子谈过,甚至打过,没效果。今年上半年,儿子和同学吵了一架后,背着书包离校出走了,害得班主任又生气又担心。
这位妈妈说,其实儿子本质并不坏。有个细节让她很心疼:每次一听到周杰伦唱的《听妈妈的话》这首歌,儿子就会哭,会很伤感。犯了错,儿子每一次内心也都很后悔,下决心要改正,很想做到听妈妈的话,可总控制不住自己。
思来想去,这位妈妈决定带儿子来医院看看,到底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许多孩子的多动
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对导致的
李主任说,现在很多家长对多动症的理解有点随意,认为孩子坐不住、上课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就说孩子是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确实注意力不太集中,小动作多,但有这些“症状”的,不一定是多动症,有的可能只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导致的。
目前,国际上把多动症分为三个类型: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冲动型以及注意力缺陷及多动冲动的混合型。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李主任手上有一张评分量表,共29个小细节,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对立违抗三种情况。
注意力不集中型的孩子表现大致有:
1.多动症孩子在幼儿园时可能就会表现出无法认真听老师讲完一个故事,或者无法和小朋友一起做完一个游戏;
2.做作业或从事其他活动时,无法专注于细节部分或出现粗心错误。听课容易走神,专心听课时间只能维持10-20钟(儿童各个年龄段集中注意力时间分别是:5-6岁:12-15分钟;7-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以后是30分钟);
3.做作业时习惯边做边玩,爱拖拉,较粗心。上小学后在课堂上会不自觉地玩铅笔、橡皮等弄出声音影响课堂纪律。一二年级时成绩可能还可以,等到三年级以后,会逐渐跟不上;
4.考试时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不会立即跳过去,而是停在那里直至走神,效率明显下降。
多动冲动型表现有:
1.在教室或其他必须持续坐着的场合,会随便离开位子。有些多动症的孩子上课听着听着会钻到课桌底下,或者离开座位走出教室;
2.在不适当的场合乱跑或爬高爬低,在室外可能会有冒险的行为,多动症的孩子意外伤害次数较多;
3.在问题还没有问完前就急着回答,或喜欢插嘴打断别人做事情,在游戏中或者团体活动中,无法按秩序排队或等待轮流。
对立违抗型表现有:
1.易怒或很容易被别人激怒,会莫名其妙地乱发脾气,甚至和大人争论;
2.主动地反抗或拒绝大人的要求与规定,故意去做一些事情干扰别人;
3.自制能力差,好动的孩子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一般不会再胡乱吵闹,但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行,常被指责。
“与正常的顽皮孩子相比,多动症的孩子往往是不分场合(家中、学校、集会、客人面前),毫无目的的显著多动,常带有破坏性,较冲动,不顾危险。”李主任说。
随着年龄增长
大多数多动症可自愈
“针对不同类型,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而不是一味地责骂。”李主任说,多动症患儿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以帮助他们培养安全感、自信心,如果他们长期得不到接纳与肯定,就会变得自卑、胆怯,甚至自我放弃。
有的老师,会把一些“捣蛋鬼”安排在最后排的座位,而且让他一个人坐,如果这个孩子真的是多动症患儿,这样的安排只会加重孩子的病情。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让这些孩子坐在教室的前排,靠近老师的位置,使老师能够经常注意到孩子,减少分心。老师应理解到这些孩子好动的特性,尽量安排他们多参加课间活动,使他们过剩的精力能有释放的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父母老师正确的引导,大多数的多动症可以自愈。但有的患儿如果不积极治疗,多动症持续到青春期的概率是70%,持续到成年的概率是30%,而且症状逐渐复杂化,加深对学业和心理功能的影响,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李主任的建议是,如果觉得孩子确实比较多动,而且不分场合问题严重,一定要去医院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行为矫治及教育训练等。
像前面提到的那个9岁男孩,最后确诊为多动症,需要治疗。
- 微博成了家长的“监视器”删博换号的孩子伤不起
- 小孩子只要能握住笔 就可以开始学写毛笔字
- 京沪穗一半以上家庭是隔代带孩子 家庭教育要合力
- 爱心物资今日运抵 玉树孩子中秋吃上杭州月饼
- 在学校露营 给孩子们一次一辈子难忘的体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