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 社会主义必须以物质富裕为前提和基础,但物质富裕并不等于就是社会主义,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目标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客观要求,更是进一步推进浙江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A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人自身的进步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就是人的生存状态的不断改善、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逐步展开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社会的和个体的两个层面的发展进步,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社会化的人:即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全面参与和介入社会的不同层面,在广泛交流中全面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最终成为社会的人;其次是个性化的人:即在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中,形成个人独特的品质和思想、情感、才能、自我观念,形成全面发展独立的人格与品格,从而成为个性的人。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理论是相互交融、互动互进的有机整体,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提出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目标的主要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从而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未来的社会物质财富将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将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毛泽东在革命胜利前夕强调:我们中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反复强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系统整合起来,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制度的和精神的内容统一起来,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内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的实践条件下的应用和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内容。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个历史活动的双重结果。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对矛盾。一方面,社会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制约着人类的活动,人们不能改变它,也不能违背它,否则就要受到历史的惩罚;另一方面,在社会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又自始至终贯穿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于人的能动的社会活动过程之中。作为主体的人可以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利用它,避免或减少它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促使社会沿着前进上升的路线有规律地发展,从而为人类进步事业服务。马克思从人类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来阐述人民群众对于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来获取自身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从改造环境的活动中来达到人的自我改变、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这就是人类实践的最本质的内容。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历史的进程中,人的实践活动书写了整个世界的历史变迁,这里既包括了自然界的人化,也包括了人自身的发展这样一种双向发展历程。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无所谓世界的历史发展,也就无所谓人自身的历史发展。因此,马克思是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双向关系上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在他看来,人们的历史始终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马克思指出:处于社会关系中并作为主体的人本身,总是表现为过程的最终结果。在活动中,作为固定形式的一切东西(如产品等)只是作为转瞬即逝的要素出现,而作为主体出现的个人,他们在实践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在更新他们自身,在改造环境中实现物质世界与人自身的共同发展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是纠正社会发展过程中“片面性”倾向的价值尺度。在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们经常会陷入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把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仅仅看成是达成某种外在于人的纯粹物质的发展目标的实现手段,有时甚至是以牺牲人的自身发展去实现某种毫无人文价值的社会目标。我们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把人类的辛勤劳动理解成仅仅是为了生产某种物质产品的手段或条件,而物质产品则成为人的生产直接追求的目的。的确,如果没有人的劳动,物质产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但是,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人的体力的锻炼、智力的提高,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激发和提升,以及在物质的产品中凝结着的生产者的智慧和技能,成为人们劳动能力创造能力的确凿证明,也是人作为现实的物质世界的创造主体的历史地位的确凿证明。再进一步,通过使用和消费这种物质产品来满足人类自身的某种需求,也就从根本上实现了人的生产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是人进行的,历史需要人的参与,而历史又是以人为目的的,所谓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的,就是坚持了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统一。而过去我们总是从表面上看到了人为生产物质产品的辛勤劳动,看不到在物质产品背后所蕴含的生产者和创造者的主体本质力量,看不到这种实践活动对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在这种片面性的影响下,我们曾经出现过仅仅追求单纯的经济产值,一切向钱看,不顾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出现抓经济建设与抓精神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极大地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