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乡土活在民间
距松阳县城十几里地的十五里村,山清水秀果蔬丰盛,当年最负盛名的松阳高腔老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陈俊老人就居住在这里,在大儿子家中安度晚年。
老人家唱了一辈子的高腔,儿子女儿和女婿媳妇也都是高腔戏痴,一家人务农做工之余,仍以唱戏为乐。只是吴陈俊老人年前不幸得了小中风,原本硬朗的身板不免有些萎靡,听力也折损了许多。但他听说我们要前来采访他松阳高腔的事,早早穿好一身出客的蓝中山装坐在大厅的藤椅上等候着了。说起松阳高腔之事,本不擅说话的他却滔滔不绝地讲叙起来,身边的大儿子和小儿子都是他的翻译。
松阳高腔兴起的年代,因无文字记载,早期源流已无从查考。清乾隆以来高腔子弟已遍及松阳县各地,从未间断过。
高腔传承或以办科班,或以父子亲友相传,常常是一人会唱,全家会演,阖村欣赏。当年乡间著名的班底有秀和班、兴聚堂、庆聚班、庆福班、兴庆班等。他们唱遍了浙、闽、皖、赣四省九府。
高腔剧目有歌颂爱国,伸张正义,驱妖除害,忠孝节义的传统大本戏,也有生动活泼或诙谐幽默,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而且移植了其他剧种的一些剧目,计有正本大戏32个,小戏24个。
高腔曲牌丰富,唱腔优美,表演手法古朴而且风格独特,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前辈艺人有季起养等57人。其中艺术造诣较深的有白沙岗村的李荣伦、李林焕、李高森、李德根,山甫村的徐鸿元,西沿头村的叶大根、叶樟根,犁步坑村的吴必森,枫坪村的符玉彩、符坛德,山乍口村的张光庆,周安村的周关根等。
晚清以后,松阳高腔渐趋衰落,尤其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艺人苦难深重,戏班因人员离散而先后停办,一些艺人因别无生计,生活穷困潦倒,竟致饥饿成病,倒毙在路上。由于艺人星散,人数有减无增,临近解放,全县仅存七八个老头了。
解放后,以徐鸿元、李林唤等老艺人为首,分别在周安、白沙岗两地动员集资办起高腔科班,成立了新声班和新庆福班。他们从农历七月开始教唱,经过半年左右的教学和排练后,各自在本村举行了正式上演的仪式,名为开红台。开台仪式十分隆重,特地邀请了当地乡村领导和邻近的知名人士观看捧场。这一天,不仅是高腔艺人切磋技艺的聚会,也是当地村民的欢庆佳日。大姑娘小媳妇穿戴一新出门看戏,有些人家还把外地的亲戚也喊来住上几天看高腔。当时,这两个初建的戏班很快就能上演《班超留任》、《拜刀记》、《三状元》、《八仙桥》、《火珠记》、《摇钱树》、《鲤鱼记》、《夫人戏》、《贺太平》等多个剧目。而后,到本县各地及毗邻的龙泉、遂昌乡村演出。
上世纪70年代末,包括吴陈俊在内的一些老艺人立志复兴高腔,他们在周安、白沙岗两地招收男女青年40多人办起了高腔剧团。周安的称“玉岩高腔剧团”,白沙岗的称“新岗高腔剧团”。演员全部来自农村,他们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包场不贵,即便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逢年过节也可来叫他们去唱戏。再加上当年的高山密林地区也没有电视和录像可看,所以这两个剧团常年走村串乡演戏,前景不错。
年过80的吴陈俊老人拿出当年的戏照,多以旦角为主,那张《夫人戏》的头牌主角戏照虽年代久远却仍能看出他当年明艳照人的风采。说到兴奋处,他竟撑起羸弱的身躯从藤椅上站起来唱起了《夫人戏》中的唱腔。声韵悠远高阔,苍凉中透着一股绵长的韧劲。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