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传人痴心不改
吴永明,松阳街上走着的一个普普通通的46岁的中年人,职业是县政府办公室的办事员兼司机。但回到家里后的他就变成了松阳高腔的忠诚传人,不懈地记录戏目,整理戏照,编排曲目……家里的资料堆得满满当当,电视里放着的是高腔的录像《三状元》。
永明是吴陈俊的小儿子,从小听着父亲的高腔声长大,十来岁时也迷上高腔。父亲看他是唱戏的料,就请了当时著名的艺人吴大水来教他。因松阳高腔过去都是男扮女角,他基本以旦角戏为主,但扮相与他父亲迥然不同,别有一种华丽风情,他拿出当年的戏照骄傲地说:“当年人称我是高腔梅兰芳呢。”他会唱的戏不少,父亲的传家戏《夫人戏》也是他的拿手活。
如今虽然很少上台,但整理高腔戏曲资料成了吴永明立志要完成的“伟业”。他说,松阳高腔剧目的唱词、念白、唱句和表演动作都是靠老艺人口授身教而代代相传。由于前辈艺人的去世,许多剧目、曲牌湮没,或有剧目没剧本,有曲调而不知曲牌名,知曲牌名而不知该曲牌的音乐旋律,许多独具特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手法失传。目前亟需依靠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的演员,尽可能地把尚能传承剧目原有的剧本内容、曲牌音乐、演唱技巧、表演手法发掘记录保存,然后才能进行整理,加工提高。当初没有人帮忙的时候,松阳高腔120个曲牌全靠他父亲的口述和他一个人手记手抄,如今他家阁楼已积攒了大堆手抄戏曲本。这几十年来,他心心念念想的都是高腔传承,手抄本越积越多。但吴永明却口口声声说老父更不得了:“高腔所有的戏目全在他脑子里,比电脑还灵光。”
所幸松阳县文化馆多年来一直对高腔扶持有加,多次把高腔艺人集中到县城,办训练班或组织观摩串演,逢省、地区戏曲会演时必选派人员参加表演、观摩。在对艺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同时,帮助排练演出宣传抗美援朝、爱国卫生、抗旱保收、互助合作等题材的时装新戏,在松阳高腔的传统演唱艺术结合政府中心工作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松阳县每年的团拜会必定有松阳高腔的演出,以此奠定了高腔在松阳文艺界的大牌地位,并将县城中心的天后宫作为高腔的日常演出场所,古老艺葩终得新生。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