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范岁久在杭州西湖
1936年范岁久(左一)在欧登斯的布兰斯特德皋农场实习(图片均选自《春卷的童话》)
春卷,杭州菜场里随时可以买到。但能漂洋过海,把春卷带到丹麦,并在丹麦无人不晓,只有杭州人范岁久做到了。
昨天下午,范岁久百年诞辰暨人物传记《春卷的童话》(由丹麦哥本哈根教授迪特列夫·塔姆撰写,这是中文版)在杭州举行首发仪式。
新书发布会在范岁久基金会(丹麦)、杭州海外交流协会和浙江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
在新书发布会上,范岁久的长女丽生·斯德哥尔摩有感而言:“今年是我的父亲诞辰100周年,能重回他的家乡,分外难忘。今年也是中国传统的龙年,我的父亲,用龙的标志作为他在丹麦创办企业的商标,他对家乡的深情,由此可表。”
比汉堡包更早登陆丹麦
范岁久先生本姓袁,1912年出生在杭州,小时候住在杭州望江门一带,曾在杭州蕙兰中学读书,他的伯高祖即为清代著名诗人袁牧。
1935年,为学习农业,范岁久先生远渡丹麦,成为最早到丹麦留学的中国人之一。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开始销售春卷,并创办大龙企业。
在丹麦,范岁久做的春卷很受欢迎。就连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也有一段关于春卷的记忆。
“春卷在丹麦非常流行,我年轻时住在丹麦的一座小村庄里,那时如果晚上我们出去玩,总喜欢一手拿着啤酒,一手拿着春卷。”
“大约是在1960年,春卷比美国的汉堡包更先来到丹麦,对丹麦人而言,春卷是第一种快餐。”
裴德盛大使说,他至今记得那条广告——1996年,年过八旬的范岁久在电视上,用丹麦语介绍他的春卷,当他说起这春卷吃起来“佳肴置腹”时,作为商标的一条红色的龙腾飞而出,并发出“da!……long……”的声音。
“当时一位中国人出现在丹麦电视上,这个冲击力是很大的。”
比国产春卷大一号
侄女袁安倩曾去丹麦参观过范岁久的大龙春卷。
“大龙春卷和我们杭州的春卷有区别,外形有点像西方人的热狗,比我们的春卷大一号,大龙春卷皮是机器流水线生产的,每张皮像一个正方形,几乎一秒蹦出一个,就像在跳舞。”
袁安倩说,“馅料也因地取材,以当地人喜欢的牛肉为主料,配上木耳、胡萝卜、包心菜、绿豆芽等蔬菜。”
赚进1块钱,至多花掉8毛钱
范岁久绝不是个吝啬的人,但他非常节俭。
袁安倩说,“他80多岁时,我去丹麦看他,那时他的企业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他的衬衣和袜子上还有补丁。每天去公司,中餐也吃得非常简单,常常就是两片面包,夹一根香肠。”
范岁久在接受丹麦《日德兰邮报》采访时曾说,“我的成功源于辛勤工作和简单的生意经,就是说,赚进一块钱的时候,至多只能花掉8毛钱。”
虽然对自己节俭,但他还是竭尽一切帮助他人。
1982年,范岁久先生成立了基金会,希望通过它支持大龙企业和赞助中国留学生。到1995年时,已资助了400多位中国留学生。
昨天的新书发布会上,丽生·斯德哥尔摩代表范岁久基金会董事会宣布,将向浙江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提供奖学金。每所大学每年可提供1到多名学生获得十万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0万元的教育奖学金。这笔奖学金必须面向无力支付留学开支的学生。大学在提名申请学生后,须向范岁久基金会秘书提交申请学生的具体信息。
生前多次回过杭州
除了泛舟西湖,还喜欢去虎跑
范岁久2003年在丹麦逝世,享年91岁。
他所创办的大龙企业,由小儿子汉明打理。
生前,范岁久多次回过杭州,每次回来,除了泛舟西湖,还喜欢去虎跑。最喜欢的早点是烧饼油条。
在范岁久丹麦的家中,特意种着从祖国带去的兰花。在他的书房,特别珍藏着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
据都市快报 记者 于佳
- 杭州烟花大会13日晚举行 增设22个公交临时上客点
- 杭甬高铁2013年上半年开通 杭州到宁波最快约40分钟
- 雨夜因打的起争执捅死30岁男青年 捅人者在杭受审
- 台北故宫博物院搬来情境大书房 杭州文博会看点多多
- 面朝西湖设咖啡西餐厅 北山之夜10月16日浪漫开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