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住宅适老化改造”在温州还是个新事物,市老龄委已将它列入今明两年为老年人办实事项目之一。给旧宅动几个小“手术”,就能让老人生活得更安全、舒适,听起来很不错吧?
旧宅不“适老”,不少老人“将就”度日
“今年72周岁了,没结过婚,没有子女,之前跟父母生活,二老过世后她一个人住在这里有好些年头了。”鹿城区水心社区柏组团,居委会工作人员董志伟带我们来到独居老人叶阿婆的家。
这个独居老人的家是一套3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南北两个房间。一眼看去很破败了,四处是裂开的墙纸,用透明胶带修修补补。瘦小的老人从里屋迎出来,很热情地领我们进屋,搬来两张塑料凳子。董志伟告诉我们,除了一个妹妹,叶阿婆已经没什么亲人,也难得有人来看她。
这些年,叶阿婆早已把她的生活要求降到最低。厨房设备老化到不能使用后,吃饭就只能应付了。她把电饭煲和碗筷搬到床前的一张桌子上,一日三餐都靠那只电饭煲解决,饭用它煮,菜也都用它蒸熟。墙上的几根铁钉上,挂着几块酱油肉和半片咸鱼,没有冰箱,只能尽量买这类能放得久一些的食材。浴室里没有浴缸和淋浴喷头,洗澡也就是用毛巾浸水凑合着擦洗。叶阿婆说,她所有的经济来源就是政府每月发放的524元低保,房子已经好多年没装修过了,每天就是这么将就着度日。
水心社区是温州典型的“老”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林文花说,整个社区有7000多户居民,60岁以上的老人有1728名。如今,社区内的空巢老人很多,平时子女都忙于事业和工作,希望他们住敬老院,可是许多老人都对敬老院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拿叶阿婆来说,居委会曾建议她租掉房子,拿租金去住敬老院。可即便生活得很艰苦,叶阿婆也不肯:“我住这里几十年了,一开门大家都认识,敬老院再好也不去。”
而在城市的东部,吴阿婆的烦恼才刚刚开始。五年前儿子结婚,老两口让出大房子,搬进上陡门五组团的这套小两居。刚开始感觉还不错,小区买菜、出行什么的都还方便。可不久前吴阿婆摔坏了腿,麻烦就来了。他们这是五楼,没有电梯,吴阿婆的活动空间从此就压缩成64平方米的空间。“上了年纪的人,上上下下爬楼梯真够呛!能装个电梯就好了。
适老化改造,小“手术”能起大作用
老人们住得舒心吗?现有住宅能不能满足“养老”需求?上周,记者对市区水心社区、上陡门社区和南龙锦园的10位60岁以上老人做了一次随机的入户调查,发现老人们对现有的住宅状况都有各自的烦恼:水心和上陡门这样的老社区,没有电梯让住在高层区老人们普遍感到不便。而住在新社区的老人们也有他们的烦恼:南龙锦园一位老先生说,小区没什么活动场所,公园又离得太远;还有老人抱怨,退休后大把的时间只能对着电视机度过……
老人们都有自己的安居梦想,记者从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获悉,我市目前正在探索实施一项“住宅适老化改造”工程,让老人们住得更安全、更舒适。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福音。
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的《2012-2013年为老年人办实事意见》里,住宅适老化改造也是其中一项。在温州,这似乎还是一个新概念。市老龄办副主任陈光富介绍,目前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6.71万,到“十二五”末,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17%。对绝大多数温州老年人而言,最好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而现在温州的住宅产品都是服务于普通大众的,真正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属凤毛麟角,要让老人们住得更安全、方便,就有必要对住宅进行适当的改造。
怎样改造?普通住宅需要动哪些“手术”,才能变得“适老”呢?市住建委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的陈华,早在两年前就参与住宅的适老化改造项目了。给老式住宅加装电梯就是适老化改造之一。陈华说,温州第一个实现老式住宅加装电梯的,是市区环城东路的米莉莎花苑。那次成功的适老化改造“手术”,让米莉莎100多户业主告别了爬楼梯之苦。
除了加装电梯外,住宅适老化改造还包括室内设施的各种无障碍处理。这类改造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上,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需求,在原有基础上动一些小“手术”。比如考虑老人运动功能退化,行动不便,需要对室内各部分之间的高差进行处理,并采用相应的防滑措施和辅助器械,如扶手等;考虑老人手握力较差,对扭转、握持常有一定困难,各种设施的开关和把手要使用方便,容易操作;比如考虑老年人突发疾病或意外跌倒,需要实现室内的双向疏散,让救援人员可以有两个方向到达老年人所在位置,避免出现“一门关死、无法救助”的情况等。
这个为老年人办实事项目,实施起来有多难?
在董志伟看来,叶阿婆这样的独居老人,对住宅的适老化改造需求最为迫切。去年,我市某社区就曾发生过一起独居老人不慎摔倒,离世六七天后才被发现的悲剧。“老人容易摔倒,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助很危险,屋里装个警报设备情况会好很多。”
上陡门芳园社区的工作人员林女士说,芳园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1000多人,空巢和独居老人居多,这些居民家都有“适老化改造”的需求。
不过,虽然已经有成功的例子,陈华仍担忧,住宅适老化改造要在全市大面积铺开,仍然有很大的难度。
以老式住宅加装电梯为例,早在2008年,我市就曾确定下吕浦金康园4幢、吕浦花苑3幢等两处住宅进行加装景观电梯试点,但由于配套政策不完善、住户意见不统一等原因,试点工作搁浅。据调查统计,目前市区可加装电梯的多层住宅楼约有45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下吕浦、黄龙、水心、上陡门、新城等40多个社区。然而截至目前,试点成功的仍只有米莉莎一个孤例。
而室内的无障碍处理,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一方面,对住宅做“适老化改造”,精细化要求非常高,要深入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考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还要以老年人体工学数据为设计参照,安排适宜老人起居的空间。但目前温州对适老化住宅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也很少。另一方面,市民接受住宅适老化这个观念也需要一段时间。不少孤老并没有经济能力支付改造费用,而多数年轻人还没有意识到,我们现有的住宅有哪些地方并不适合老年人生活,他们还在犹豫,究竟有没有必要掏“适老化改造”这笔钱。
相关链接
住宅适老化改造
可借鉴上海经验
去年,上海市民政局、老年基金会与国际慈善组织“仁人家园”,合作实施了“住宅适老化改造”计划。20户经济困难的老人家庭首批受惠。经改造的住宅,每个角落都适合老年人居住:原本冷冰冰的水泥地铺上了暖色的木地板;上厕所时,手一伸,扶着马桶旁的扶手可以轻松站起;管道、电路都重新铺过,水电器具也换成了安全、易操作的“适老款”……令人欣喜的是,在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共同努力下,“住宅适老化改造”惠而不费:平均每户家庭的改造费用不过2万元。
温州地产业
开始关注老年住宅
有专家认为,今后20年,老年住宅市场需求将日渐旺盛,前景诱人,而普通住宅的开发空间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薄,这为老年住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温州地产商已经开始关注老年住宅的开发建设,近几年,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发的“家居式”老人公寓越来越多,这些公寓注重设计的适老化。有开发商这样描述老人们将来入住后的生活:房子的电梯、过道都比普通住宅楼大,过道两边装了扶手,楼下有无障碍通道;在每个老人身上,都装有GPS定位设备,假如走失了,只要启动求助功能,管理人员马上能找到老人的具体位置;每户人家的床头、卫生间都安装了报警器,连接医务室和物业管理室,如果身体不舒服或家里有突发状况,按一下,公寓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就知道了……
- 高层小高层增多 多层住宅为啥淡出楼市悄然远去?
- 农房改造奔两富 永康再次获评农房改造优秀县市
- 温岭松门:组织党代表进行村民公寓式住宅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民主恳谈
- 温岭松门:组织党代表进行村民公寓式住宅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民主恳谈
- 每逢上下班高峰必堵 台州椒江云西路10日起拓宽改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