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金彩漆陈龙现场制作

米塑王王锦荣现场制作

瓯塑——陈茅现场制作

泥金彩漆工具

瓯塑工具砑碲儿

米塑鱼头

瓯塑作品

米塑——三十六行之修伞

泥金彩漆十里红妆的一部分

泥金彩漆六角和盒
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 他们,身处人潮涌动之中,却置若罔闻,静若处子般地低头拿捏着手中的物料,全神贯注的眉眼间隐隐透着智慧的光芒。你若走近他们,一声“打扰一下,请问您做的是什么”,他们笑着抬头,没有任何傲慢也绝无一丝敷衍,娓娓向你道来他们指尖的工艺。
他们是浙江民间塑艺传承人,他们的手工艺项目被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他们这样的传承人在有些项目中全球已不超过10个,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他们在民间手工艺历史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是传承人,也是开创者。
上周末,笔者有幸在2012杭州文化创意博览会“非遗薪传——浙江传统塑艺陶艺精品展”的现场,见证了富有浙江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的工艺流程,也听这些“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传承人们讲述他们的故事。
米塑:
以假乱真研制保存秘方
“爸爸,这是真的吗?”在文化产业博览会现场,一个小姑娘指着一个大“鱼头”问。当被告知是假的时,小姑娘又指着边上的一只已经被拔光毛待下锅的“鸭子”问:“那这个呢?”再次听到是“假的,不能吃”时,小家伙走远了却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两眼,仿佛这盘里的鱼、鸭、螃蟹没下锅她有一百万个不甘心。让小姑娘混淆真假的鱼头和鸭子,都是“米塑王”王锦荣的作品。
所谓米塑,顾名思义其原料就是“米”——可以是糯米也可以是粳米,磨成粉之后再蒸熟成为面团,即可开始造型。米塑是具有温州特色的食品塑作手工艺。“米塑的文字记载从周代开始就有了,宋代比较成型,按成型后的历史算至今有1000多年。”王师傅介绍说,“古代人们祝寿时做寿桃就是米塑的一种,大型寿桃内还需要木质支架撑起来。但不论是多大的寿桃,毕竟面粉是食物,保存的时间不会长。”作为温州米塑的第三代传人,王师傅从7岁开始做米塑,从艺50余年间着重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延长米塑作品的保存期:“经过多次试验后,我在面粉中加入一些药物,这是独有的秘方就不透露了。”在这个秘方的帮助下,目前保存时间最长的米塑已达40余年。
光是看到米塑成品的人可能不相信如此逼真的造型只是用米粉做出来的,而不是在模具上涂抹颜色。“我在原料面团中加入了食用色素,几种基本颜色的混合搭配下产生更丰富的颜色。”王师傅边说边做,拿起一团白色面粉团包裹住一团红色面粉团,通过不同力度的按压,让红色星星点点地从白色里透出来,“这就是鱼头切面上带血效果的做法”。米塑艺人在揉、捏、掐、刻的基本手法中,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力和耐心。比如像大鱼头上的鳞片可不是用牙签或是其他工具刻出来的,而是用捏好的鱼鳞片一小块一小块按顺序贴到鱼身上。
王师傅不仅是一个米塑手工艺人,他也是一个具有丰富知识量的“杂家”:在为温州一所百年小学做校舍米塑时,王师傅是半个建筑师;在做“温州年夜饭”时,王师傅是半个厨师;在做三十六行系列时,王师傅又是街头的修伞匠或是馄饨店老板,他用一双巧手和一颗匠心还原了最真实的中国民间生活。
- “白蛇传民间艺术精品展”今起在西湖博物馆开展
- 民间艺术团进福利院义演 看场戏 百位老人盼了大半年
- 传统手工艺传承困境 后继乏人 市场前景堪忧是主因
- 永康民间艺术家的独门秘技:一个人包办吹拉弹唱
- 卖的是自立自强 智障残疾人手工艺品拍卖会高潮迭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