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 你可以看一看葫芦岛上放养的鸭子,可以探一探展茅山上飞舞的“科技苍蝇”,可以感受一下勾山水果专业户脸上的笑容……服务不是一句空话,是普陀50多位驻渔农村指导员用心编织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转观念走村入户促深入
今年初,新一任的普陀区驻渔农村指导员全部到位了,这批由市、区机关干部组成的指导员队伍,到基层后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开展工作。指导员们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争取资金难、群众沟通难等问题。“老革命”也遇到了新问题,指导员中出现了进入角色慢、定位不准确、在位不用心等消极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普陀区驻渔农村工作组组织开展了“说知心话、当贴心人、办暖心事”活动,要求指导员转变工作作风,接地气、访民意、暖人心、促发展,及时做好社区贫困学生、低保困难群众和留守老人的调查摸底工作,“赶”指导员到一线,指导员工作的好不好,就看地气接得实不实,百姓的脸熟不熟。
工作的扎实,意味着对情况的了解,在市、区有关部门今年新农村合作医保城乡一体化征求意见座谈会时,勾山街道的指导员对方案里的特殊病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农村有不少特殊病种没有列入方案,方案不应该对特殊病种有具体的规定,应该是有鉴定的标准和机构,如果简单地规定,会使一部分农村特殊病种的病人报销无门或者无法享受标准。他当场举了社区里的克罗恩病例,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同,并当场表示修改相关的规定,变文件规定为机构鉴定。
脚步丈量出干群关系的深浅,招呼声中听出指导员和群众的熟悉程度。到今年6月底,普陀区各级指导员走访了渔农户3547户,召开座谈会97次。
解纠纷“老娘舅”进村促和谐
“谁不给我解决,我就要上访到底。 ”勾山街道曙光社区的翁信善是名老上访户,因为与邻里的建房纠纷,翁信善把邻居告上了法院,在法院判决后,又上访状告法院判决不公,一次次到省高院、市中院上访。市中级人民法院派驻普陀的指导员高士兵了解到此事后,多次到翁信善家走访,并沟通街道办事处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他的努力下,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导专程到翁信善家走访,最终化解了这起纠纷,老上访户也成了高指导员的朋友。
高士兵还利用自己单位的特点,联系市、区两级法院干部进社区进行法律咨询授课两次,开展法律调解和法律援助,有20多位村民得到帮助,使指导员办公室成为普法和化解基层矛盾的好地方。
东港街道塘头社区的归正人员何某,释放后一直待业在家,几次找工作,用人单位一听是归正人员就避之不及。何某自己也心灰意冷,几次携带汽油,多次扬言上访要采取极端行为。驻社区指导员一次次上门工作,并为他落实了就业单位,终于化解了其心中对社会的不满。
普陀区驻渔农村工作组组长虞仙平说,各式各样的矛盾纠纷,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帮助解决,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的对象是人,仅仅用嘴讲是不够的,更多的得用心去感化。这颗心,就是爱民的赤诚之心,为百姓的炽热之情。有了这份感情,才会记得自己是“人民的儿子”,把自己切实地融入人民群众当中,才能真正化解基层的矛盾纠纷。
暖人心访贫问苦促感情
困难户必访、残疾人必访、孤寡独居人员必访、70岁以上老人必访、发生大病住院等重大变故的村民家庭必访、邻里纠纷矛盾突出的家庭必访、外出务工人员必访、种植大户必访、村老干部和党员必访、村乡土人才必访。这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是普陀区驻渔农村工作组给指导员下达的走访任务,并有严格的考核体系。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舟山的台风季节,展茅和勾山的一些水果种植户犯愁了,水果不销掉,台风一来损失可就大了。在走访中,指导员了解到这个信息后,就千方百计联系有关单位推销水果,为水果种植户解决燃眉之急。
在普陀区六横指导组的工作总结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区司法局到佛渡岛社区走访慰问,支援社区3万元,慰问三户困难党员,每户800元;区教育局支援龙山社区5万元,慰问困难党员14户,每户500元;区法院到峧头社区支援社区1万元,以实物慰问困难党员6户;区水利局支援双塘社区5万元;区海洋与渔业局支援台门社区5万元。在这枯燥无味的数字背后,包含着指导员上上下下的工作,让多少困难群众受益。正是他们用心架起了桥梁,这桥是爱心之桥、民心之桥,更是党和政府的威信之桥。
“十必访”明确了驻渔农村指导员在走访对象上的特殊范围,到辖区贫困村中去,到贫困户中去,给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众送去关心,捎去温暖,不仅是让贫困户摆脱困境,让受助者看到曙光,还让广大群众看到了指导员的好作风,耳闻目睹了党和政府注重实效。“十必访”推动了访贫问苦的制度化和长效化,从制度上明确了指导员暖人心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并成为普陀区驻渔农村指导员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抓项目授之以“渔”促发展
“6月13日,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以及挨家挨户的留守老人情况确认,我终于完成了葫芦社区留守老人小鸭赠送活动。 ”这是东港街道驻渔农村指导员翁书蔚工作日志中的一段文字。
翁书蔚在走访中了解到,葫芦社区组织留守老人种植沙地薯已有两三年,其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意是增加老人们的收入,在市内有了不错的知名度。可是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问题也随之而来,老人们尝到了甜头后,种植积极性大增,种植面积达到了100余亩,对东港街道和葫芦社区来说,怎样销售这些沙地薯,也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老人们让翁书蔚解决销售问题,翁书蔚却反其道而行之,她想到了一个点子,给这些老人提供免费的小鸭,通过小鸭的养殖,来消化一部分老人们的沙地薯。活动共向葫芦社区留守老人赠送400只适合海岛养殖的小鸭,面向有养殖能力的海岛留守老人,符合条件的家庭每户三只,共计分发给130余户。现在,她又忙着为长大的鸭子找销路了。
苍蝇是日常生活中人人喊打的害虫,可现在却有人特意养了几百万只苍蝇,目的是让它们繁殖出幼虫——蝇蛆。蝇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满足鸡、鱼、猪等对营养和蛋白质的需求。
首先提出这个项目的是驻展茅的指导员陆光明。他了解到,展茅林地鸡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鸡肉品质,降低饲养成本,准备养殖蝇蛆,但缺乏这方面的专门技术。于是他与驻定海北蝉的科技特派员储张杰联系,帮助解决了此项难题。
目前,展茅林地鸡专业合作社已初步在果树林地中建起了蝇蛆养殖设施,利用粪便微生物发酵养殖蝇蛆,再把蝇蛆添加到饲料中喂养鸡、鱼,最后将养殖蝇蛆的粪料施撒到林地中作为果树的肥料,形成一个循环利用的良性生态系统,既能够降低鸡、鱼的养殖和生产成本,又提高了鸡、鱼、蛋、水果的品质。同时,畜禽养殖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改善了养殖区的生态环境。一个科技项目推动了一个地方的养鸡产业。
指导员们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上半年共帮助落实经济发展项目17个,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19个。
服务从“心”开始,服务没有终点。普陀驻渔农村工作组“说知心话、当贴心人、办暖心事”活动,是我市新时期农村指导员工作的新样本。
- 舟山普陀建立全市首个投诉服务呼叫中心
- 开往普陀六横的客轮上 一女乘客跳海被众船员救起
- 灯的诱惑:记者普陀蚂蚁岛海域亲历灯围夜捕
- 蜈蚣峙码头收到5辆残疾人轮椅 服务范围延伸到普陀山
- 舟山东港市场装修后重开张:舒心菜场 平民菜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