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飞机4S店”
“正规的不活跃,活跃的不正规。”很多人这样形容浙江通航产业。
而在这些“不正规”里,35岁的许伟杰是最“活跃”的那一个。有很多人可能还对当年开在广厦天都城的首家“飞机4S店”有印象,许伟杰就是当时的老板,“我们确实是在黑飞。”这个个性张扬、号称拥有11架私人飞机的温州乐清发烧友并不遮掩。
按照法律规定,个人驾驶飞机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类似汽车行驶证,飞机必须具有民航局核发的适航证;二是飞行员须有飞行执照;三是飞机上天前须由军民航空管理部门批准飞行区域和飞行计划。否则,即属“黑飞”之列。
许伟杰坦言自己连飞行驾照都没有,“飞行是一门技术活,我会开就可以了。低空飞行的飞机,无非就是骑着摩托车,长了两个翅膀在上面飞而已。”
所以对于许伟杰来说,飞行首先是一个爱好,其次才是一个蛋糕。2006年,许伟杰说服“中国私人飞机第一人”上海商人李林海将一架罗特威Exec162型直升机拉到了温州展销。同年创办西安西捷飞机有限公司,开始制造飞机,他对外宣称巡逻兵飞机项目,单班年产量可达100架。
不过,参照其他企业经验,造飞机并非易事。譬如成立于2001年的湖州泰翔航空尽管研发出了轻型飞机,但是由于难以取得生产许可证、适航证等导致项目停顿,工厂土地因闲置被收回。纺织起家的宁波贝斯特航空技术工程公司2002年就开始研制“神鹰”系列无人机产品,却至今无法投产。“这个产业政策法规不完善,工商局的注册目录中根本就没有无人飞机一项,”结果只能将主营产品注册成航模、电子产品、仪表仪器等。同样,许伟杰的“造飞机”更多的指进口零部件、组装成机并进行销售业务。
2007年,许伟杰在杭州东北郊的广厦天都城开出全国首家“飞机4S店”。
“我没多少钱,都有11架飞机。”许伟杰曾说,一两百万元的飞机对浙江老板而言,就像个玩具,但它可以让商务往来的格调就上一个档次。
“所谓‘4S’,沿用的是汽车概念,包括销售、服务、零配件和意见反馈4方面,分别涉及民航的‘141航校运行许可’和‘91部私商照训练资质’。”行业内人士表示,“没有正规资质,不仅做不到4S,即使是单一的销售也做不久。”
许伟杰并未透露卖出过多少架飞机。据媒体报道,只有温州一开集团董事长屠昌忠购买了飞机。“我只能这样说,因为民航总局的飞机生产经营许可证以及飞机的适航证一直没有批下来,我没有卖出去一架合法的私人飞机。”因此,许伟杰说他西安的飞机制造厂这几年从来没有飞机销售的报税记录,“因为一旦报税,就意味着我将自己违法制造、销售飞机的事实坐实了。”
许伟杰说,飞机都是私下买卖的,部件从国外进口进来后再组装。“玩家大多没有驾照,都是我们这些土八路手把手教出来的。飞机组装到一定程度,买家就要参与进来,我们教他怎样换机油、怎样排除飞机故障、怎样飞行,等飞机组装好,他也差不多会飞了。”
在“4S店”旧址,这里不仅人去楼空,还被物业公司改作保洁员住所,只剩挂在墙上的几张飞机照片,还能显出当年景象。
“满打满算,卖飞机的店前后开了有2年,”物业工作人员相告,“也只是刚开业那阵,常有小飞机在天上飞。”
许伟杰也检讨过自己:“我不认为我在违法飞行,但我确实在无序飞行。就像当初摩托车刚上路,交管部门一时不知如何管理一样。我不是嘲笑管理部门无能,我认为我们是有义务配合政府部门管理好低空飞行的。我也不想这样偷偷飞,而是希望被专门部门来管理,正规化飞行。”
但是,中国目前只有一部专门针对民航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并不适用于私人飞机在内的通用航空飞行器的管理,“如果一直用民航飞机的管理来约束私人飞机,我们压根就没法飞。”
中江航空梦折戟千岛湖
不足60万元,是千岛湖通用机场201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不及杭州四季青商城的一家服装铺子。
这个位于建德市寿昌镇、占地500亩、包括1条800米长的跑道和2个停机坪的通用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于2010年。
该项目2000年就拿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文,“批文号是第1号”。
2001年,机场开工,注册资本1500万元。一期工程历经10年建成,其中包括机场跑道、维修基地、导航台、气象台等设施,耗资逾4000万元。
投资建设机场,网罗温州、上海等地的私人飞机,组建航空俱乐部,直至上演天空“财富秀”,本是机场控股方(占股70%)中江集团清晰勾勒的一条私人飞机产业链条。
机场开张之初,上海东方通用航空公司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公司先后在此开设了私人飞行驾照培训班,前者进行的是固定翼飞行培训,后者针对的是直升机。
这些培训班都是冲着浙江的富豪而来,开设的培训班报价25万元,96小时的培训时间,包括48小时理论学习,8小时坐机学习以及40小时空中飞行训练,而它们开设的私人飞行俱乐部,会费高达500万元。
不过,由于私人飞行的政策瓶颈,富豪们的响应并不如培训公司当初设想的那么热烈。停机坪上和机库里的好几架飞机都盖着帆布,据说很久没有飞了。有些是因为公司缺乏资金,有些则是审核不过关。
不同于多数机场投资方机场、飞机“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中江集团在建设该机场前并未成立相应的通用航空公司,而是利用小股东东华通航的飞机资源经营。“以后将会购买3架4人座塞斯纳飞机,在千岛湖区域开通空中游览项目。”中江控股董事长俞中江曾表示。
然而,不及这一构想实现,中江集团规模高达80亿元的信贷危机于今夏爆发。公司破产重组,俞中江亦被警方控制。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机场的业务也陷入停滞。“现在停机坪和跑道,都被用来晒稻谷了。”附近的居民称。
据悉,该机场另一股东建德市政府,正在中江集团整体破产重组方案框架下,寻觅合适的接盘者。“毕竟在千岛湖的旅游产业格局中,这个机场迟早会体现其作用和价值。”建德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表示。
“横店式”经验
横店西南十公里处龙井山脚下的520余亩土地终于不再寂静。工程车来往穿梭于挥舞铁臂繁忙作业的挖掘机间,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距离8月8日奠基开工,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按计划,再过一年半,横店通用机场建成启用的剪彩仪式就将在这里举行。
一向持重的王自进也不禁有些期待。从2002收购浙江东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称东华通航)算起,横店集团涉足通用航空领域已近10年,如今终于要有自己的机场了。
“我们有多少酸甜苦辣!”这位分管通航业务的横店集团总裁助理的感慨并非虚言。
据其介绍,投建机场的项目从最初的可行性报告开始,投资方分别要就选址勘察、环境评价、水土保持、空域审批等事宜邀请相应科研机构出具报告,并通过专家论证评审,才能向对口的职能部门提交申请。
光这些手续,横店集团的工作人员就跑了一年半多。
而这仅仅是第一步,距离开工建设,还差很远:
划拨给横店通用机场这520余亩土地,原本是农保地,涉及村庄农户的拆迁就花了1年时间,耗资近2亿元;用地巨大的机场下,难免埋有电线电缆,改线事宜又要与电力电信部门协调;而横店地区属丘陵地貌,项目用地需要平整山头,还得要农业、林业部门审批。
尽管困难重重,但横店集团上下,都觉得建设机场“到时候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十多年来我们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赵向阳说。集团旗下由他领衔的东华通航,在去年终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500余万元。
区别于国内其他通用机场,横店通用机场将于横店集团的文化旅游主营业务相结合,强调服务性。“目前每年来横店旅游超过1000万人次,我们将着重做好这方面文章。”
除了基于本地旅游资源的“空中看横店”项目,横店集团还将向黄山、千岛湖、舟山等周边热门旅游城市辐射。同时,对于飞行爱好者,横店通用机场也将提供飞行驾照培训业务,并向青少年群体开展航空科普和体验活动,发展航空文化。由横店集团全资收购的浙江体育学校,已经获得了民航135部资质,获准开展跳伞等极限运动的培训业务,“争取成立浙江的跳伞队。”
此外,待机场建成后,集团旗下东华通航与国家地理信息中心、遥感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的航拍航摄、科研试飞等传统业务也将进一步增强。据悉,已拥有2架运-12、3架运-5飞机的东华通航,日前又斥资5000万元,向哈飞集团订购了2架运-12飞机,扩充机队。“目前,我们已有20多位飞行员,加上其他机务人员,共计40多名。公司争取在2012年实现净利润750万元以上。”东华通航方面表示。
“如何基于机场平台做好通航文章,我们也在一步步摸索。”王自进说,“机场之外预留了足够空间,远期跑道将延伸至2200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会入驻,逐渐形成横店特色的通航产业园。”
来源: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朱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