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履责安全生产监管手段不断创新
10年来,省安监部门从安全监管实际出发,将安全生产中心工作、业务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高度融合,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手段。
实施“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基层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形成一个纵向有镇街、村居网格分级管理,横向有公安、交通、建设、安监等多个监管部门分工负责,纵横交错、责任明晰的安全生产网格化责任体系,实现安全监管无盲区,推动责任落实到位。
实施分类管理。我省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评估分级标准》,提出了巩固A类,提高B类,重点整治C类,压缩淘汰D类的原则,将企业按照安全生产内在要素分成四类。
推行信息化管理。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以省—市—县三级为主体的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体系,形成了以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安全监管网络。
开展“百千万”企业安全服务专项行动。努力为企业安全生产做好解困、扶持、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共克时艰、应对困难和挑战,积极为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安全服务,有力地助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推进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根据各地、各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项目管理、任务驱动”工作模式为载体,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18个省级重点项目,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强化措施安全生产环境不断优化
全省各地以“降事故、减伤亡”为目标,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年”、“安全生产执法年”、“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一打三整治”、“三查四促两保”等活动为载体,全面优化安全生产环境。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矿山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在全国率先实施重大隐患挂牌整治制度,自2003年起,省政府每年公布一批工矿企业重大隐患单位,重大消防隐患单位和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从2007年开始,全省每年列出100处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进行整治。通过隐患排查整治,一些久拖不决、影响面广、危害严重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整改和消除。
打非治违行动成效明显。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和省安委会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各级安监部门积极行动,依法严历打击无证无照和证照不全生产经营建设等行为,限期整改、关闭取缔一大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规范了安全生产秩序。
加强和落实重点防范措施。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和“两会”等重要时期,严格落实安全监管措施,确保了重要时期和重点时段的安全和稳定。
加大力度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以加大投入为着力点,以科技兴安为导向,以应急体系建设为保障,10年来,我省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我省各级政府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逐步增加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实施科技兴安工程。全省在涉及15种危险化工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面推广应用自动化紧急停车系统和事故联锁自控系统;全省露天采石场中深孔爆破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在全省客运车辆、旅游包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应用行车记录仪和GPS定位装置;完善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和防碰撞系统。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长广中心、巨化中心、海正中心相继投入运行。全省11个主要区市全部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获得整体提升。
转变作风安全生产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10年来,全省各级安监部门切实加强监管队伍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队伍保障作用不断加强。在全省10个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系统行风评议活动工作中,服务对象对安监政务公开、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给予好评。
在思想作风建设上,坚持讲政治、重学习、严规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树立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大力倡导安监干部热爱事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不断增强安监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安监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工作作风建设上,着力强化宗旨观念,在提振服务和保障民生安全中创先争优。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监管。狠抓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等,打造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服务态度的改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在廉政作风建设上,始终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净化工作环境,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任务,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工作制度,坚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从根本上建立党员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愿腐败、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