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 最近获批的温州“瓯飞工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围垦项目。据瓯飞开发建设管委会透露,如果一切顺利,“瓯飞工程”有望于本月底正式开工。该工程总共将围垦出49万亩,即320平方公里土地,是目前温州建成区面积的1.64倍。
温州地区向来以“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资源紧缺著称,不少企业无法在本土发展,只能转向外地甚至海外。近年来,温州实体经济发展一直受制于土地瓶颈。针对当前实体经济领域内的严峻形势,温州近日出台了“万亩供地”推进工作意见,提出要强化工业供地工作,争取到年底完成增加工业用地1万亩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州市政府希望“瓯飞工程”能缓解温州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为温州实体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空间,成为承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向大海“要”一个温州
“瓯飞工程”位于温州市瓯江、飞云江的浅海及滩涂区域,一期围垦工程规划面积13.28万亩,堤线总长约36.6公里,估算总投资278亿元,建设工期8.5年;起步区龙湾二期围涂工程围区面积约3.445万亩,概算总投资19.44亿元,建设工期4年;丁山三期围涂工程,规划围涂面积3.58万亩,总投资10.03亿元,建设期3年。仅此相加,就已为温州新增出20万亩土地。而未来的二期工程,将再围垦出近30万亩土地。按照实施计划、工期安排及年度投资计划,至2020年,“瓯飞工程”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800亿元,其中2016年前预计投入资金约618亿元,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单体围垦项目。
国务院在2012年2月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对瓯飞工程项目的阐述是:“协调好河口综合整治、瓯飞滩等围填海造地和港口建设。推进形成港口运输临港工业、滨海旅游等基本功能”。瓯飞工程开发建设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高晓静告诉记者,“瓯飞工程”将融合“生态、生活、生产”,使围堤建设与防洪、交通、旅游、景观、港口、生态、文化等方面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巨额开发资金何处来,曾是“瓯飞工程”遇到的主要难题,最终确定通过“以地养地,滚动开发”的方式。目前瓯飞工程已与国开行签署200亿元的开发贷款,资金问题基本解决。
细算土地经济账
如何看待“瓯飞工程”的经济效益?温州市有关方面曾经细算过工程建设的“经济账”。从资金成本来看,虽然到2016年前累计要投资600亿元,但总共将围垦出49万亩土地。现在每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20万元计,一期的20万亩土地占补平衡指标费有400亿元。而且一亩建设用地一年平均税收10万元,平均安排10个人就业,开发建设后又可产出效益六七十万元。
温州方面考虑,通过“瓯飞工程”新增一部分农业用地后,其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则可以转化为建设用地,从而缓解其城区用地紧张的局面。统计显示,温州常住人口912.21万人,居浙江省首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74人,是全国的5.5倍,全省的1.4倍,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2010年温州人均GDP仅列全省第9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指数和水平指数分别列全省倒数第1位和第2位,已是相对欠发达地区。温州市有关领导分析认为,温州发展一直受制于空间,使丰裕的民间资金不能落地形成投资。
大量资本投在外地,温州自身发展却相对落后,很多企业在温州本地只有二三十亩地,但在外面都发展到几百上千亩。“瓯飞工程”正是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就地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增强本地企业竞争力
土地资源紧缺的温州,工业用地的价格一直位于“高位”,最低的每亩六七十万元,高则每亩100多万元,通过民间转让后,甚至会高达每亩200多万元,这样的价格几乎堪称全国之最。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长期以来,大量温州本地企业受制于土地资源紧缺和工业用地价格高企,无力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不少在外温商有了好项目,却因难以解决落地问题,也无法回乡再创业。越来越高的工业用地价格,成为温州企业难以承受之重,造成了温州企业的竞争力下降。“高企的地价,最终将作为成本反映到产品价格上,从而致使当地同等规模、生产同样产品的制造业企业,成本较外地企业高出15%左右。利润下滑的同时,造成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
“瓯飞工程”的实施,将为温州企业带来大量发展空间,成为承载产业转型升级的平台。“很多在外的温商来咨询我,说手里都有非常好的项目,特别是新兴产业的项目,但由于需要集中、大块的土地,以致在温州很难落地。”“瓯飞工程”管委会主任王爱光称,有了“瓯飞”这个新空间,温州市就具备了谋划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可以以建设新型城市建设为主导,带动和提升整个产业转型发展,也可充分利用这个空间和平台,对温州旧城区的产业进行改造转移、提高整个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 温州市区城南小学取消低年级英语课程引发热议
- 发现价格欺诈别忘找监督员 温州服务网络覆盖社区
- 温州10月CPI同比上涨1.2% 涨幅创三年来新低
- 温州机场边检站为病重旅客开通绿色通道
- 温州又添一条国际航线 本月29日直飞曼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