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站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地下车站
人群中幻影般浮现的脸
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
——庞德
地铁中,人出现了。他们穿梭迅疾,却纹丝不动。他们分秒必争,却日夜不分。他们总在人群之中,却个个独立无援。这就是地铁空间带来的典型的现代人的形象和气息。这种地铁空间所呈现的形象和气息,也成为了文学家、画家和导演的想象中心。以地铁文学为代表的地铁文化开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地铁的出现,是整个现代文学、乃至现代文化发生转折的一个信号。
地铁与文学
地铁空间里的现实缩影
20世纪中期之后,地铁成为文学想象中的一个重要空间场景。在二战之后的欧洲先锋小说和新浪潮电影中,地铁第一次大张旗鼓地在人类想象力的空间中登场了。
在意大利先锋小说家布扎蒂著名的短篇《现代地狱游记》中,现代地狱的洞口就出现在一条正在修建的地铁之中。地铁施工人员听到钻孔的土层另外一侧总是传来海浪般一阵阵的喧哗声,于是他们穿洞而过,进入一个地下世界。从地面上看来,那就是地狱。在布扎蒂这里,地铁空间成了地上空间的一个镜像,地铁也就成了一个略带恶意的符号了。
同样,著名的拍摄于1960年的法国新浪潮电影《扎齐坐地铁》,原著为雷蒙·基诺出版于1959年的《扎齐在地下铁》。这部小说从另一个方向,表达了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欲望和虚妄。一个乡下小姑娘扎齐一心想到巴黎坐地铁,可到了之后,却一次地铁都没坐。在巴黎的两天里,她发现所有认识的人都在对她说谎。离开巴黎时,扎齐感到自己老了很多。其实,便是一个小女孩对于人生的欲望,就如同地铁本身,只是一个空洞的过道。坐完出站,你似乎什么都未经过,唯一的变化是自己老了很多。
上世纪末,地铁文学遍地开花。地铁题材的写作,也从1960、70年代的先锋小说家们手中交到了类型文学(例如科幻、侦探)和流行文学作者的手中。在类型文学中,地铁往往是刺激想象的战场,而在流行文学乃至绘本中,地铁则成为了都市男女邂逅爱情的场所。前者的典型作品是村上春树的《地下》、俄国作家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的《地铁2033》,后者的典型便是几米的绘本《地下铁》、《地铁中的情书》。
村上春树的《地下》事实上是一部半政治纪实作品,详细记述了1995年3月20日早上发生在日本东京的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对日本这种“责任回避型封闭性社会”作了反思。而在《地铁2033》中的2033年,由于核战爆发,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辐射之下,地铁站成了人类最后的方舟。
爱情在地铁中的出现,往往是被办公室格子划分囚禁的都市白领所梦想的一种人生艳遇。几米绘本《地下铁》和众多地铁爱情故事,都反复编织着这同一个幻想———这几乎就是一场都市魔幻剧,来抚慰冰冷的都市现实。
2008年之后,地铁建设在中国本土呈现了跃进式的井喷局面。中国本土关于地铁空间的想象也茂盛生长了起来。近年,更有不少地铁主题书籍出版,如“地铁伴读丛书”,以及《搭地铁玩北京》、《搭地铁玩上海》等手册。当然,这些读物都是像一趟地铁车票一样的快餐消费品。
但对于地铁的空间想象,在一种较为隐秘的坚持个人写作的氛围中展开。科幻小说家韩松于2010年出版的幻想小说《地铁》中,有相对独立但又各自互相穿插的都市故事。在末班车中一个老人在搭乘地铁回家途中,发现从隧道深处出现了很多奇怪矮人,把同车人都装进瓶子里运走。在另一个空间,地铁没有像往常一样靠站,而是一直不停地疯狂行驶。
地铁与诗歌也有不解之缘。十九世纪初美国著名诗人庞德根据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的印象写就《在地铁站》,成为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作,多年来被反复吟诵。
1986年某一天,伦敦大学的作家兼讲师朱迪斯·舍内科和往常一样,乘坐地铁北方线回家。突发奇想的她与另外两个伦敦诗人一起,给伦敦地铁公司写了一封信,希望在广告之余张贴诗歌海报,让公众场合也充盈着艺术氛围,并借以提高人们旅途生活质量。令他们喜出望外的是,伦敦地铁公司竟然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就这样,世界上最早的地铁系统,开始了“地铁诗展”(Poems on the Underground)的漫长规划。为顺应风潮,几位诗人成立了诗歌委员会,以每年新增三批的速度出现在各路地铁的广告车厢中。这些诗歌后来结集出版,“地铁诗歌”系列如今已经出到了第11辑,陈列在伦敦地铁博物馆商店售卖。如今在英国,“地铁诗展”已经扩大成“地铁艺术”,包含绘画、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
《扎齐在地铁中》海报
《最后一班地铁》海报
地铁与电影
有了地铁就有了地铁电影
我们看到了《地下铁》、《开往春天的地铁》、《地铁惊魂》、《地铁特工》等等这样一些在地铁里拍摄的电影,而吕克·贝松于1985年拍摄的《地下铁》则较为完整地利用地铁这一特殊交通管道构筑了一部商业电影的全部元素。电影主要构思来源于《歌剧红伶》中的地铁场景。
最早利用地铁题材制作故事片的是法国导演路易·马勒于1960年拍摄的《扎齐在地铁中》,他强调自己玩的是作家电影,是意识流,是领先潮流的先锋电影,因此,这部电影无情节无叙事,颠覆了以往的所有电影语言,并且名叫扎齐的少年从头至尾就没进出过地铁,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讲要去地铁干这干那,当年的票房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导演不在乎,他的父母亲是法国糖业大亨。
地铁是一个狭窄的空间,由于幽暗和不可知的地下,它往往成为电影中潜逃和脱身的首选。很多电影中经常看到杀手、妓女、毒贩、小偷、无家可归者以及游击队、抵抗者、流亡者隐匿在地铁里,最有名的莫过于法国导演特吕弗于1980年拍摄的《最后一班地铁》。该片获得十项恺撒大奖并在美国奥斯卡上获得十项荣誉。作为新浪潮电影流派的重要人物之一,特吕弗与戈达尔、夏布洛尔、侯麦、里弗特等人共同贡献了世界电影史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他们栖身的电影图书馆和至今仍在影响世界的《电影手册》是世界电影的丰碑。
- 地铁1号线两趟通车列车开出 站内“人潮汹涌”
- 杭州地铁全球率先覆盖4G信号 下载800M的电影只需两分多钟
- 幽暗空间里的悲剧:世界地铁重大事故盘点
- 地铁见证历史大事件 战火下它保护了千万生命
- 全球各国地铁纵览 不同的城市不一样的精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