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录:
一个真正优秀的辅导员应该是一本百科全书。我喜欢当老师,我很喜欢备课,很喜欢讲课,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站在讲台上和同学们分享我对生活的理解。同学们都叫我“歆玫姐”。我06级的学生曾经和我说,辅导员这个职业应该翻译成英文单词“Mentor”,因为他还有一个含义是良师益友。我愿成为学生永远的Mentor。
个人简介:
王歆玫,女,1980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浙江工商大学辅导员。
青春之路:
在辅导员的岗位上燃烧着自己的青春
浙江省高校优秀辅导员,并在2012年5月的第一届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王歆玫老师自2002年从事学生工作逾十年。在这十余年里,她——“歆玫姐”用自己的“行”与“言”影响了数届商大旅游学子,在辅导员的岗位上燃烧着自己的青春。
王歆玫老师将辅导员的工作视为她热爱并为之奉献的终身职业。这个在学生眼中忙得从不知道饿也仿佛不需要过周末的80后大学老师,却把能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当成一种享受。在学生口中,讲台上的她极具感染力,激情澎湃,意气风发。作为一名辅导员的她在学生心中一直扮演着家人和朋友的角色,“歆玫姐”这个亲昵的称谓也陪伴她一直走到现在。她做学生的心理工作一聊就是几个小时,错过了食堂的饭点,她把学生载回自己家吃饭。一位家庭困难的学生因为住在离早自修教室较远的生活区,为了避免他迟到,她就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送给那位学生。而面对从别的老师手里接过来的陌生班级,她也曾为那八十位学生每人写一封亲笔信悄悄塞进他们的寝室,那两万五千余字的“心语”承载着她渴望与学生真诚交心的愿望,飞到了每位同学的心里。收到信的学生感动不已,他们说,做歆玫姐的学生是幸福的!
除了“行”,她的很多“言”也会被学生们铭记于心。“奇迹是人创造的”、“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无论过了多少年,她的学生总能记起那么几句歆玫姐曾在班会时、课堂上或者聊天中讲过的话,那些曾经帮助他们走出烦恼,走向坚定的“歆玫姐说”。对王老师来说,她最大的财富便是拥有许许多多学生,而对她的学生而言,大学最大的收获则是遇到了歆玫姐。
如今,她的许多学生都陆续走上辅导员的工作岗位,在省内外高校从事思政工作。浙江农林大学的王慧老师说她也要像歆玫姐一样把辅导员当成自己的终身职业去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郑培培老师说她选择从事辅导员的工作,是因为她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如歆玫姐般拥有如此多温暖的回忆;重庆师范大学的傅帆老师说她希望能像歆玫姐一样去影响很多人,给他们带去力量、勇气、希望和幸福。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