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潭水库
防汛遥测指挥体系
石浦水厂
北门山塘
大塘港灌区万亩蔬菜基地
大目涂海塘
浙江日报讯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水利在其中有着突出的地位。
一座座海塘挺立,护卫江河安澜;一缕缕清泉流进千家万户,润泽百姓心田……象山,迈步在水利建设的先进行列:2011年,象山县水利局被水利部授予“十一五”期间“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称号;2012,象山水利更是以总分第一的明显优势将“大禹杯”金奖收入囊中。
十年磨一剑,成绩非偶然。象山人在与我们回忆起象山历史上曾遭遇过的几次强台风时,都颇为感慨。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勾勒了象山人民的从容与镇定,但也警示着这片土地任重道远的水利使命。下决心,办实事,建设现代化水利——这,既是特殊地理位置对象山的要求,同时也是象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须。
“小财政,大水利”——这是我们走访象山水利最深切的体会。“三面临海,一线穿陆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兴水利、除水害必然是象山历届县委、县政府治县安民的头等大事。”象山县副县长孙小雄说,与周边县市区相比,象山每年对水利的财政支持比例都遥遥领先。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几年来象山在水利建设、数字化防汛、水环境整治、水土保持、行业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新的形势下,象山水利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扩展。象山水利人说,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的新期待是他们努力工作的不懈动力。相信,具有“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精神的象山人,也会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水利建设的先进行列。
数字防汛构建智慧水利
象山有水库山塘1359座、海塘203公里、穿村溪坑245公里、渔船3400余艘。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台风暴雨袭击,其中1956年的“8.1”台风、1997年的“8.18”台风和今年的“海葵”台风都正面登陆象山。为此,象山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汛防台工作,通过完善应急预案、健全责任网络、加大基础投入等,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经受了“海葵”台风实战考验,实现了“零伤亡”目标。防台抗台经验被国家防总在全国推广;基层防汛体系2010、2011连续两年被省防指考核为优秀;省委相关领导亲笔批示推广象山智慧防汛体系建设成果。
近年来,象山县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用于水利建设的投入都在8亿元左右。投入5.5亿元建成全县最大水库上张水库,投入4.1亿元维修加固标准海塘108公里,投入2.6亿元整治山塘426座,形成了由海塘、水库、山塘等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另外,还对城镇防洪排涝、避风锚地、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等加大了建设力度。“海葵”台风影响期间,这些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塘水库无一垮坝,堤防无一垮塌,保证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后还将年均投入4亿元以上,用于防洪排涝和“强塘固房”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防汛防台能力。
狠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投入1600万元,在国内率先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全媒体智慧防汛决策指挥体系。建成雨量、潮位等自动测报站点95个、172座水库山塘27条小流域装有水位报警点、远程可视监控点17个,形成了覆盖全县重要防汛部位的信息“高速公路”。完成县、乡镇远程会商系统高清改造,形成了省-市-县-乡-村多级模式的监测预警和视频会商网络。创新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构建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WebOS技术(网络化操作系统)的全媒体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开发应用国内首个水库山塘无线巡查系统。
联网供水实现城乡统筹
象山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62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52%,是宁波市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象山投入近10亿元建成上张水库和白溪引水工程,日供水量增加10万吨,并将县内5座中型水库全部串联统一调度,年调度水量可达1亿立方米。
为使农村群众和城镇居民一样喝上优质的自来水,2008年开始,象山又投入10亿元开展城乡联网、镇村联网、村内管网改造三个层次的联网供水工程建设。截至2011年底,象山县域内西水东调、北水南调为主体的城乡区域联网供水工程格局全面构建完成,极大提高了象山水资源调配能力。目前全县除鹤浦、新桥、茅洋、泗洲头、西周、墙头等6乡镇自成体系供水外,其余12个镇乡(街道)都可由滨海和石浦两大水厂负责供水,集中式供水率达到97%,取得了里程碑式成果,城乡一体化供水较全国提前一个五年计划建成。
强塘固房打造安全屏障
近几年来,一些自然灾害频发,然而象山大地百里海塘、千座山塘安然无恙,沿线群众生活平静如常,得益于象山县委、县政府对“强塘固房”工程的高度重视。
早在2008年之前,象山县就大规模开展了海塘建设。截至目前,象山县累计投入7.5亿元用于172.2公里的海塘建设和维修加固,建设任务占宁波市的一半以上,建成五十年一遇以上标准海塘78.18公里、二十年一遇标准海塘21.75公里、十年一遇标准海塘53.1公里。
2011年开始,以“连片整治,整村推进”为原则开展宁波市山塘治理示范县建设,分三个年度完成全县1281座山塘治理,估算投资约4.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7亿元,作为试点的墙头镇山塘治理提前半年全部完成。山塘全面整治项目已开工213座完工188座,维修加固项目已开工153座完工131座,报废完成190座,已治理山塘达到规划治理数的一半。
另外,投入3亿多元,对2000多户危房进行改造,对中心城区、石浦、爵溪、西周、鹤浦、贤庠等重点城镇进行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完成20平方公里以上小流域治理97公里,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得到省市高度关注。2011年全省市级水利局长现场会和2012年宁波市水利工作会议在象山召开,推广象山“强塘固房”工程建设经验。
水清岸绿添彩美丽乡村
象山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完成全县6座中型水库水源地全面整治,逐步开展岩头陈、塘岙水库等20处乡镇水源地治理。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成效明显,水质全部达标。大力开展示范镇村水环境建设,结合自来水改造、农房两改、道路硬化等新农村项目建设,建成清水河道400多公里,已取得显著的综合性效益。如墙头镇方家岙村水环境建设,在保护村内溪坑原生态的基础上,配合实施河岸绿化景观工程,两侧种植绿化带4000多平方米,修建小公园、游泳池等设施,不仅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还吸引了更多的县内外游客前来游玩。
为突破水环境治理难问题,象山县由水利局领衔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这是宁波市首个水利部门承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截至目前已投入1.2亿元,完成61个村污水治理工程,年有效处理氮、磷量分别达到170吨、220吨。象山县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工程突破现有招标方法,以村委会为建设主体,村经济合作社具体实施,加快了项目推进,降低了建设成本。虽是村级项目,但勘测设计、中介预算、发改核价、立项批复、主材采购、监理监督、完工验收等环节一处不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高效节水助力现代农业
象山县委、县政府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来抓,完成《象山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15个乡镇农田水利规划,出台《象山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办法》、《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011年象山县被水利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率先在宁波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低压管道灌溉建设。2011年投入1.2亿元,开展了节水灌溉、粮食功能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工程建设,新增旱涝保收面积8781亩,完成高效节水农业5处3370亩,穿村溪坑整治51条40公里,建设河道水系28条38公里,维修闸门、泵站、渠道27处。2012年完成186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完成低压管道面积0.8万亩、喷微灌面积0.5万亩,受益农田2万亩,完成穿村溪坑整治48公里、建设河道水系24.5公里,改变了原有粗放型的农业灌溉方式,朝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不断迈进。2011年度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通过省水利厅考核被评为优秀县。
- 嘉兴市人大代表约见水利专家 共商河道改造预案
- 临海沿海引水工程建成通水 60万台州群众喝上净水
- 浙江今冬投入560亿元兴修水利 50大工程陆续开工
- 不负河山一片好 余姚市大兴农田水利走笔
- 浙江省启动五百亿重点水利项目 夏宝龙作出批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