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益康本报记者徐秀雰摄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 顾益康,曾任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现为浙江省人民咨询委三农部长,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他一直以来倾情于“三农”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全国农经理论与“三农”学科上颇有理论造诣的学术带头人。他先后参加过中央、省委多个一号文件、《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等一批“三农”工作重大政策文件的讨论与起草。
今年65岁的顾益康,刚刚从衢州风尘仆仆地赶回杭州。“我这次去,主要是去看了那里的‘三民工程’。”他对记者说。虽然已经退休,但顾益康依然停不下来,到农村去和农民交流,这是他最高兴的事。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三农”的问题,他比谁都关心,每一句话的含义他都仔细琢磨。他告诉记者,建设美丽浙江,其中的一大半力气在于建设美丽的乡村,这些话中就包含了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未来我们的乡村会是怎样的一幅新图景,农村居民的生活又会有怎样的改善?像往常一样,顾益康一讲到“三农”,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
在“农民”的小康
今日早报:这次十八大的报告中,依然强调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为什么中央还是坚持要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
顾益康:这既与我们的国情、我们党的宗旨相关,也与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直接的相关性。因为我们要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在于“农民”的小康,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在“农业现代化”,我们要真正做到让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等这些问题,难点也都在农村。所以国家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重点放在农村,这是一个新的导向。
今日早报:这次十八大报告中有关“三农”的问题,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眼前一亮”的提法?
顾益康:其实特别有新意的提法还不少,让我觉得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四化同步推进”这句话,“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段话是非常有新意的,我们原来叫三化同步推进,现在是“四化”,加进了信息化。
这既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一条科学路径,同时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这里特别强调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还强调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和有序推进农业转业人口市民化。
今日早报: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三农”的建设,大约有整整一段提到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而这也是浙江过去十年来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顾益康:“城乡统筹发展”这个战略实际上十六大已经提出来了,但这次提得比较系统。
尤其是,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提到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的力度,增强农村的活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实际上给我们进一步指明了科学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
大约2006年的时候,我省就提出了解决浙江“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五个务必,即务必做到“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改革开放促三农,求真务实抓三农”。
这5句话是非常有远见的,现在看来同十八大提出的解决三农的路径是相一致的,说明浙江在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上已经先行先试。
今日早报:这样我们解决了“三农”的路径问题,也搞清了方向,那么我们用什么形式去落实呢?
顾益康:后面其实讲的就是办法,“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非常新的,这里明确了把完善农业基本经营体制,构建新的农业经营体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改革举措,这实际上解决了我们谁来搞农业,以什么形式搞农业的问题。
谁来搞农业?就是农业新型主体,生产主体包含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服务主体包括了政府提供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产业化的经营服务体系,社会化的服务组织,还有就是农民自我组织的合作服务组织,是非常多元化的。
以什么形式搞农业呢?就是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的建设,我们浙江省去年已经提出来要构建集约化家庭经营与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双层经营体制,也是我们下一步农业体制改革的重点。
所以,这段话里我觉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政策,分量都很重,仔细解读,政策的红利是很多的,具有丰富的内涵。
建设美丽浙江
让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今日早报:既然浙江的“三农”建设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报告中提到的很多事情,我们也已经在做了,浙江以后“三农”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又是哪些?
顾益康:一个是浙江在农业现代化上,要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即浙江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目标模式,继续发展。我们在构建新型的农业主体上面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布局,下一步要加快推动这些经营主体快速成长。
另一个就是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来进一步激发农村的活力,包括土地承包制度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次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到了,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我们要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通过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我们浙江下一步的重点,只要把这一步做好,浙江的“三农”发展,才能继续保持走在全国前列。
今日早报:关于“改革”这两个字,现实中有没有案例值得在浙江推广?
顾益康:比如,我刚刚去衢州,考察了他们的“三民工程”,这“三民”具体讲就是“民情档案,民情沟通,民生服务”。
这个工程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案例。因为切实改善了乡村干部的作风,是强化惠农服务,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难题,为农民排忧解难的一个很好的样本,是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基层组织的一个方向。
在这个“民情档案”中,农民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一户一档,一户一册,一清二楚。民情沟通是要求干部沟通时一户不漏,所有农民都沟通到,民生服务则要求一丝不苟服务农民,这在“民情档案”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标准化的操作系统。
所以我们建立一个服务型的基层组织,实际上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如果按照这个“三民工程”办事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加上信息化的趋势。那么我们的乡村就是一个和谐的美丽乡村。
今日早报:浙江农村居民收入一直领先全国,我们还需要扶贫吗?怎么扶贫?
顾益康:扶贫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即使达到了全面小康我们还是要加大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力度。
当然我们浙江扶贫要坚持与时俱进,浙江农民的收入水平比全国高一倍,因此省里提出目前我们的扶贫标准也比全国要高一倍。并且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全面小康的时候能做到“人人小康、户户小康”,就是对贫困低收入的农民争取努力达到6000元的收入标准,让他们可以达到基本小康水平。
现在,我们农村的低收入群体,一类主要在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群体,一类是老弱病残,孤寡者,至于来城市打工的农村人口基本都能达到小康。因此报告中也第一次提出来,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今日早报:我们浙江的城市对农村来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能够给农村带来什么?
顾益康:我们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里很重要的一条是,国家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因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际上就是教育、医疗、养老、社会居住、低保,这些要逐步做到城乡均等化,说得直接一些,就是用工业和城市的税收收入去反哺农村,加大帮扶力度,让农村居民过上小康生活。这也就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要实现兴农,一个是要在改革上下重功夫,一个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上下功夫。
这次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其实美丽中国的建设难点也在美丽乡村建设。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城乡统筹,来建设美丽浙江。把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衔接起来。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双轮驱动,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相得益彰。那么,我们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美好目标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