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菊新制作完成的鱼骨贝雕。通讯员何丹燕摄
浙江日报讯 葱翠的竹子,高洁的兰花,孤傲的腊梅,盎然的秋菊……走进舟山岱山县退休老教师潘秀菊的家中,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品挂满房间,潘秀菊戴着一副老花镜,拿起胶水仔细粘贴,赶制一套鱼骨贝雕作品。
作品的主题是梅兰竹菊,是潘秀菊为朋友准备的乔迁之礼。蛏子壳做成竹竿、螃蟹脚弯成竹叶……渔家餐桌上的“废弃物”,在她的组合下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潘秀菊出生于高亭镇大蛟村的一个渔民家庭。小时候,手巧的母亲经常将吃剩下的鱼骨头、贝壳做成一个个简单的玩具供她玩耍。这也是鱼骨贝雕留给她最初的记忆。随着娱乐活动的丰富,鱼骨贝雕曾经的生存土壤慢慢消失。不知从何时起,潘秀菊已看不到这些“渔家玩具”的身影。
1989年任高亭镇大岙小学大队辅导员期间,潘秀菊突发奇想,打算将这份渔家记忆展示出来,用最原生态的材料制作出身边的场景,并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当时做了一只麻雀,材料全部用棕色的贝壳组成,来回摸索,花了不少时间。”第一次制作成功的喜悦,潘秀菊如今仍记忆犹新,面对孩子们的惊喜表情,她仿佛回到了童年。从那时起,潘秀菊坚定了制作鱼骨贝雕的想法。
“每次走进农贸市场,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鱼货的味道,而是这些鱼骨、鱼鳍等是不是适合创作。”潘秀菊笑着说,有时连睡觉都在思考。而收集那些别人不要的鱼骨头,也成了她逛农贸市场的必修课。如今不少摊贩已了解她变废为宝的经历,纷纷主动为其收集材料,等她来取。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同的贝壳各有什么颜色、深浅如何,哪种贝壳材质较脆,又有哪些韧性恰当,潘秀菊都有一些心得。从最初的摸索前进,到现在的拿捏自如,转眼20多年过去了。每一种材料的发现,每一段生活的经历,都可能成为潘秀菊最后创作的灵感。
在潘秀菊家的客厅墙上,有一幅舟山近海渔民作业图。远处千帆竞渡、海鸥绕礁,近处的渔民撒网作业,就连渔网内的收获也清晰可见。这是潘秀菊今年的新作品,用时半个月。通过贝壳、鱼骨等材料天然的颜色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渔船、渔民、渔网、鱼货等场景。
“做这个只是个人爱好,不对外销售,有时朋友的孩子来做客时,也会送一个给他们玩玩。”潘秀菊说,她第一批学生早已经大学毕业,她经常翻开相册,回忆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鱼骨贝雕的经历。
随着海洋文化节的举办,潘秀菊手中的渔家文化更加得到重视。如今,她走进高亭中心小学,每星期给那里的孩子上课。她说,很想让更多的孩子接触鱼骨贝雕,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的真谛。
- 舟山海关为中石化定新政 保税油跨区域供油再获成功
- 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舟山市海洋经济产业发展
- 舟山市青年书法家胡炳华创作作品入选兰亭佳作奖
- 舟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纪念成立二十周年
- 舟山:全面建设品质生态文化和谐普陀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