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残疾人,听上去是个需要帮助的群体,而嘉兴南湖区南杨社区的四级视力残疾人朱水源,却在20年时间里先后资助31个贫困家庭子女就学。
日前,记者在南杨社区居委会,见到了63岁的朱水源。他向记者递过一张名片,白色名片的中上方印着鲜红党徽,两侧印着12个楷体红字:“工作可以下岗,奉献永无止境”。
“这就是我作为党员的座右铭。”从社区回家的路上,朱水源说起了他的眼睛:右眼曾受过伤,1980年被查出近视,视力已不到0.1;今年6月,左眼被查出眼底中心动、静脉堵塞,仍在治疗中,现在只能依靠右眼微弱的视力观察,“就算是大马路,看起来也是模模糊糊的。”
10分钟后,一间51平方米的老房子出现在眼前,墙壁泛黄,屋里除他儿子结婚购置的一台冰箱和空调外,其他根本没有像样的家具。
“读书对人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如果孩子没钱读书,就不得不外出打工。”朱水源说,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助学活动,便主动找家境困难的孩子结对。
然而不幸的是,他上班的建筑公司2002年破产。突如其来的下岗,让他十分迷惘:50多岁了,既没文凭,又无技术职称,到哪里去找工作,而且还要帮助那么多结对的孩子。
颇感失落的他,独自来到景宁、云和、泰顺等地山区,看望他资助的孩子。他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家庭本来已经很困难了,看到我去后,都把平时舍不得吃的土鸡蛋拿出来给我吃。”更让他感动的是,在景宁山区,一位工作50多年的乡村老教师也特地赶来感谢他,并希望他能再帮助一个学习优异的特困孩子。
“我当时带的钱大都给孩子了,又不好说自己已经下岗,于是就先答应了。”朱水源回到嘉兴后,立即借了300元钱,寄给这个孩子。
为了圆孩子的读书梦,朱水源找到了一份做销售的工作,继续用微薄的收入资助贫寒学子。今年8月,资助对象、松阳的小麻来嘉兴,看到朱水源的情况后,感动得泪水夺眶而出:“朱伯伯,您太辛苦了!”
在朱水源工作的办公室,记者还看到,一个大盒子里装着15叠用报纸封好的信。“这些可都是我的宝贝呀,闲时就拿出来翻翻。”朱水源一边说,一边翻出与资助学生的来信,脸上洋溢着笑容。记者随机数了一叠,有87封信。
如今,朱水源年过六旬,仍在努力做销售工作,无私资助孩子。他说:“只要我还走得动,能挣到钱,就要继续资助孩子上学。”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