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 记得那部《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全国时,金华的吃货们就忙不迭地搜罗出金华的美食,整理出金华的美食地图,称之为“舌尖上的金华”。金华不缺美食。但在浙菜的派系里,金华菜想排第五都有点悬。
看到省政府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浙菜加快发展餐饮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时,市餐饮业和烹饪协会秘书长刘根华感到很振奋,“由省里出台政策扶植餐饮业和一个菜系的发展,浙江可能是第一个”,除了税收、减负、金融支持等普惠浙菜餐饮企业的优惠政策,他还从中读出了不少金华菜的利好消息。
但一个菜系的发展并非通过几条政策就能一劳永逸,业内人士坦陈了金华菜发展过程中的忧虑。
金华菜在浙菜中排第几?
白切肉、肉圆、葱花肉、蜜汁火方、落汤青素包、烂崧菜滚豆腐……说起金华菜的代表菜品,市餐饮业和烹饪协会会长方阿牛滔滔不绝。如果整一桌十道菜的金华宴,哪些菜可以入选?这道题让方阿牛有点犯难,他说:“这样的菜太多了,没法选。”
说起金华菜,不少厨师自豪,金华人对自己的餐桌也挺满意,但金华菜在浙派菜系里算不上尊荣。“排在前四位的菜系没什么争议,分别是杭帮菜、宁波菜、绍兴菜和温州菜,但‘老五’归谁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刘根华说,不过从新出台的《意见》中可以看出,金华菜的战略地位得到了提升。金丽衢内陆地区成为浙菜的三大特色集聚区之一,重点开发山珍风味和民俗餐饮文化。“金丽衢中应该是以金华为主的,这个定位应该是考虑到金华农特产品丰富,民俗文化深厚的特点。”刘根华分析。
在我市前不久公布的第一批36家“金华老字号”中,不乏与吃有关的品牌,比如火腿、糕点、酥饼、黄酒,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其中唯独缺了餐饮业的招牌。
在金华,老牌的餐饮招牌正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稍微上了年纪的金华人对清和园、新新点心店、清香楼、群众饭店都还有印象,但现在已经无一幸存。”刘根华一直怀着复兴餐饮老字号的想法。“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措施,进行鼓励和扶持,比如以奖代补;另一方面,是否可以考虑民营资本介入开发。”
未来谁来做金华菜?
目前,全市记录在案的大小餐馆共有2486家。虽然难以统计到底有多少家餐饮店做金华菜,但据了解,从街头的地方餐馆,到高档酒店,金华菜仍是主流。“外地餐饮企业如果定位为金华本地消费者,也会适当融合金华菜的风味。”掌勺正宗金华菜的大多是金华厨师。
“前几年,全市有12所学校开设烹饪专业,现在萎缩到了5家,市区仅存两家。”方阿牛说,“现在,学习成绩好的,有更好出路的,谁愿意当厨师?”
在刘根华的记忆中,1995~2005年的十年间,可以说是厨师的辉煌时代,相对丰厚的报酬让他们感到满足,但现在这种优势正在渐渐失去,而辛苦、不稳定、压力大这些状况并没有改变,愿意当厨师的人越来越少,尽管有些大厨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
“现在整个社会对厨师这个职业的看法也与西方不一样,我们的家长很少有愿意送子女去学烹饪的。”刘根华说。
人才可能面临的断层成为餐饮行业绕不过的瓶颈。目前,市区餐饮行业高技能人才只有八九人,而后续人才是更大的问题。刘根华目前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他的理想是培养“儒厨”。“厨”是技术层面的培养目标,“儒厨”则是能推广,会表达,会交流,能开发创新的厨师,这才是中国菜需要的厨师。但是,现在金华除了职高,没有更高层次的学校,他们只能去杭州、宁波等地学习深造,而去了这些地方,也就和金华菜拉开了距离。
金华菜如何提升
面对杂乱无序的发展状况,一个打造“五街三区两带”金华美食街区的想法在市餐饮和烹饪协会成员的酝酿、讨论中日渐成型。“五街”是指五条美食街,“三区”是指三个特色餐饮街区,“两带”是指酒吧特色美食带和会所茶楼美食带。
这是作为行业协会对市区餐饮布局的设想,他们认为各个县市区也可根据自身特色,明确定位,进行合力的布局。
除了宏观层面的规划,金华菜的提升也有待餐饮业主的主动参与。采访中,不少人提到了金华煲。“和小肥羊、盛武肥牛、豆捞比起来,金华煲的制作工艺、餐饮环境、服务水平显得不够精细,有待发展。”方阿牛说,应该让金华煲能适应各个阶层的消费。刘根华对此深有同感。他说,向其他品牌学习,并不是说单纯模仿,至少可以动动脑筋,让它怎样更能体现金华文化的特色。
- 金华市两年投入1.75亿元 新改扩建幼儿园167所
- 下周二,金华市区将新增6条街停车收费
- 花园村厚吴村榉溪村 金华3村入选省非遗旅游景区
- 72年前一场恐怖"瘟疫" 东阳贾宅村一个月死了47人
- 金华市领导到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调研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