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月30日讯 “睡了一觉后,嗓子好多了。”上午7时许,记者在会议驻地见到省人大代表、慈溪市“小墙热线”负责人墙兴贵时,他的声音略显嘶哑,“电话太多了,喉咙都快发不出声音了。”说着,他对着窗外清了清嗓子,然后抿了一口缓解喉咙嘶哑的口服液。
来自贵州的农民工墙兴贵代表在慈溪打工已经14年,他通过“小墙热线”为农民工提供咨询、求助等服务平台。在省两会期间,他不仅继续为农民工群体鼓与呼,还利用会议间隙处理来自热线的事务,平均每天接到各类电话30多个。
“早上6时到8时,晚上7时至12时,这是两个来电的高峰期。”墙兴贵边说边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来杭州开会前,他已和同事交代好,正式会议时间由同事代为处理热线上的事务,早晚仍然由他来受理。
说话间,墙兴贵的电话响了,屏幕显示来电地区为嘉兴。他向记者做了手势后,便接起了电话:“你好!我是小墙,有事请讲。”通话过程中,墙兴贵认真倾听并记录,时而眉头紧皱。
打电话求助的女孩是四川人,两个月前,她的父亲在嘉兴一家工地上干活时,被掉下来的钢管砸断6根肋骨,脖子也因受伤缝了28针,直到最近才出院。不知什么原因,她父亲本来姓王,医院的发票打的是姓黄,现在医院则让其回老家开证明才给改,以至无法报销。墙兴贵得知情况后,考虑到小王姑娘回家开证明不便,建议先让其到父亲上班的公司开具证明,尽快更改发票上的名字,然后去有关部门做伤残鉴定,并表示如果事情没解决好,他会赶去嘉兴一趟。
“既然做了这行,就要尽量做好,让大家满意。”墙兴贵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