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公安边防风采 > 爱民固边 正文
宁波边检:用视觉“触摸”为民温度

  由上到下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由表及里深化边检服务内涵,由远及近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有内而外打造优质通关环境。置身浙江公安边防总队宁波边检站执勤现场,笔者感受到边检服务转化为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所愿,执法为民、为民解忧的深动实践。边检官兵来到群众中间,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从警民恳谈到微博、微信,让边检的足迹充满“草根”的温度,又从群众中不断汲取更新的能量,以井喷式的群体智慧,推动着宁波海洋经济发展大潮。

  从“服务人民”到“讨好群众”,理念发展变革达成“共识”

  2012年,在公安部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活动再掀新一轮高潮时,一篇名为《讨好群众提升满意度》的文章在宁波边检站博客中赫然在目,基层官兵中顿时激起了千层浪。文章发布的第二天,网上开设的“领导信箱”中涌来了上百封来信,其中,既有质疑和反对,也有理解与支持。

  “‘讨好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样,其本意并无二致,只是‘讨好’二字实在太献媚,何不用‘更好服务’?”“边检机关是执行国家法律的部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从来没有人教导我们要‘讨好’群众!”……“讨好=献媚”?在领导信箱中,各种关于“讨好”的不同理念经历了多次激烈碰撞。

  “听起来别扭,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以实际行动让群众感觉好,如果连讨好群众都不敢说,说明我们没有底气,‘更好服务’也是空话。我们如果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特别是不要仅仅看到自己是管人的执法者,那么你就会理解‘讨好’群众的真正含义。”宁波边检站站长李永干耐心回复一封封质疑甚至尖锐苛刻的官兵来信,领导信箱成了一条答疑解惑、疏导沟通的有效渠道。

  一个新理念能够让大家认可并接受,特别是变成实际行动的指导,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讨好群众”的理念,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支撑。

  “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在站党委会会议桌上,以群众满意打头的政绩观及配套考核办法获得了全票通过。

  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考核办法。实施不久,官兵上下就开始心悦诚服,因为它确实有不少“过人之处”——不同类别的单位放在不同层面去考评,同一层面的注重共性指标,减少了特殊成分。“群众满意度测评”更是是一大亮点,它由随机测评、固定监测点测评、回访测评、窗口满意度测评4种考评方式组成,多元样本的选取增加了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考核结果直接与干部任用、奖惩挂钩,考核结果不是“浮云”,奖惩也是“货真价实”,各单位的群众满意度也成为了工作绩效的晴雨表。

  在这样一个以群众利益为“大”的考评体系下,“边检服务品牌推介”、“警民恳谈日”、“社会监督员到一线”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了实打实的制度保证;“网上边检”平台建立起来,55%的边检手续实现“足不出户”办理……

  “讨好群众”的理念从被反对甚至排斥,到被理解、被接受,再到今天的自觉行动,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

  现如今,“讨好群众”已根植于官兵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成为了深入到街头巷尾的“边检名片”。

  从“各自为战”到“多元治理”,管理格局转变谋求“合力”

  “口岸连通五大洲,码头泊得天下船。”——宁波港的真实写照。

  每年出入境国际航线船舶约20000余艘次,货物吞吐量年均超亿吨,吞吐功能完备的宁波港仅仅依靠外轮服务产业的公司就多达千余家。日益增多的利益主体使得矛盾纠纷不断凸显,也向口岸管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突破制约口岸管控难的“瓶颈”问题,宁波边检站针对口岸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创新口岸管理服务的新路子。重新依法、合理划定口岸限定区域范围,建立健全边检主管、企业协管、船舶自管的口岸立体式群防管控整体运行机制。通过检查员分片驻企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挖掘民力资源,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有效解决了以往警企“各自为战”造成的管控效能低下的问题。

  口岸管控水平的跨越同时也催生了服务效能的提升。

  前不久,镇海港埠公司工会主席孙兵来到这个站,为警官潘贵平颁发了工会聘书,正式聘请他担任企业工会委员。今年以来,已有20多名边检警官兼任企业工会委员。

  这个站通过创建爱民固边港区(码头)的活动,进一步整合警企资源,推出了驻企警官任“企业法制员”和“工会委员”等“社区化”服务措施,实现了以往“单向输出式”执法服务向“警企互动式”服务的转变,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

  “由边检警官担任企业工会委员,成为企业职工权益的代言人。充分发挥警企共建的资源优势,带动党建、法制和文化建设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镇海港埠公司副总经理胡升欣对此做法由衷的感慨。

  这个站将口岸服务与管控的“独角戏”,变成了与驻地企业共同谋划的“大合唱”。现如今,多元主体在口岸管控与服务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已逐步形成了推动宁波口岸和谐发展的合力。

  从“简单粗放”到“高效集约”,服务创新前移精彩“越位”

  “办事环节多,通关手续繁杂。”

  “往来各联检单位的路程就有100余里,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一次业务研讨会上,从走访中收集到的意见压在会桌案头。诸多诉求引发了站党委“一班人”的思考,研讨会“曲终人不散”。

  所辖镇海港是一个集海港与江港于一体的特殊“潮汐”港,每天24小时中只有两次涨潮时段适合船舶进出港。在潮汐退去前,外轮如果没有完成装卸货和出入境手续办理,就需再滞留一天,并支付昂贵的滞港费。

  2007年底,在宁波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镇海区成立了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依托港口、铁路、交通、产业等区位优势,致力于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为配合宁波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的战略举措,2009年6月,物流枢纽港率先开建宁波镇海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2012年10月,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优惠的政策、集聚的市场、高效的信息化等六大优势交易中心投入使用。

  为提高通关效率,这个站先后多次与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物流枢纽管委会、宁波港集团等单位研讨协商进驻事宜,最终于今年6月顺利进驻交易中心。“警力前置,服务前移”的便民举措使服务对象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益,企业、码头更是吸引了许多“回头客”。不久前,宁波镇海港有关方面在对外招商时,还特意打出了“边检服务”这张靓丽的名片。

  边检机关的进驻也使得边检、宁波海关、国检等多部门协作机制的应运而生,信息资源共享,口岸联动优化得以实现。期间,这个站更是与其他联检单位一起,积极探索区域性虚拟集中通关作业模式,规范和简化运输监管操作流程,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给宁波临港产业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我们办事处每月代理的外轮在60艘左右,每船每天的靠泊费用,加上船员的薪金、延误赔偿等,每赶一天船期,相当于为船东节省了2万美金,一年下来就是1000多万美元。”宁波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船务部经理陈庆东同笔者一起算了一笔账。

  驻地政府“搭台”,联检单位“唱戏”,共同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优化通关环境的做法在驻地广受好评。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边防要情 更多>>>
·台州边防特勤部队举行反恐演练
·温州边检、边防联合查破一起组织他人偷越...
·打造特色品牌 服务两岸交流——宁波边防支...
·省公安边防总队组织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浙江首辆按部局标准改造移动执勤车在北仑...
·清风拂面“廉”花开——浙江边防总队廉政...
·公安边防部队“文化基层行”文艺小分队为...
专题 更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学习贯彻十八大、展示部队新形象”主题新闻宣传活动
·专题五:海警33012艇
·专题四:大麦屿边防派出所
访谈 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