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 看毛病,你选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
或许,你现在还毫不犹豫挤破头开后门到大医院,几年以后,很可能您“追捧”的名医,已经在民营医院坐堂、手术。而民营医院因为服务贴心、技术过硬,成为老百姓就医的新选择。
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决定清除了社会办医很大一部分障碍,民营医院或将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目前,浙江的民营医院一共有502家,未来几年,这个数字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
2个月前,浙江省政府出台《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上规模、上层次的综合医院,引导有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向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医疗集团发展,增强竞争力。
以后,看病不再扎堆浙一、浙二大医院,我们有了更多新选择、好选择。
社会资本办医,温州走在全国前列
如果你问温州人,看跌打,去哪里好?
多数温州人会帮你一指:离植物园不远,手足外科医院。
这家从上世纪90年代屹立至今的医院,已经成为老百姓口碑中的“名牌”。如今一批这样的民营医院,以特色专科医院的模式占据着温州医疗体系的一席之地。
“康宁”的精神病专科、“东方”的妇产科、“和平”的整形专科、“手足外科医院”和“曙光”的骨伤科,温州民营医院“大专科、小综合”的格局正在形成,并逐渐向规模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其中,温州康宁医院是全国百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也是浙江省首家进入“三甲”行列的民营医院。
去年9月,温州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社会资本办医试点,进行了一系列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改革。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办医,温州走在全国前列。
昨日,记者从温州市卫生局了解到,目前,温州全市有公立医院47家,民办医院75家,民办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公立医院,但总体规模上,还不及公立医院。据统计,民办医院核定床位6396张,占全市床位总数的24.5%。
温州社会资本办医院,资本来自不同渠道,有外资、民资、国资。相对我省其他地区,资本优质,比如有国外资本举办的医疗健康产业,也有对台湾开放的医疗合作交流项目,投放的健康服务领域也比较丰富,有医院,有康复养老、养生保健等。
名医流入民营医院,不再有门槛
温州近年来大力推进民资进入健康服务产业,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办医的进一步鼓励与支持,我省其他地区相关政策是否会提速出台?
最近,杭州、绍兴等地市的民营医院投资者、院长们,常常到温州去“取经”。
杭州哼哈口腔医院院长盛祖立,从公立口腔医院副院长职位上离开,“下海”7年。他对在杭办医充满信心:不出3年,民营医院将飞速发展!
他的依据是,人事制度、财政政策、税收优惠,各方面都会向民资开放,有利于民营医疗机构上档次,上规模。他对记者说: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优质医生。如今三中全会对此原则上出台优惠政策,给民资带来了更多期盼:比如允许医师多点执业落到实处后,公立医院的名医资源就可以让民资分享了。
记者了解到,现状是,公立大医院的大牌医生流向民营医院,“编制”与“身份”,是第一难题。民营医院难以让百姓信任的原因,也是民营医院没有好的医生。民营医院里往往是“一老一小”——要么是退休告老发挥余热的专家,要么是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医生。
记者了解到,在温州,之所以百姓愿意到民营医院看病,是因为那些医院照样有好医生。在几年前,温州市委市政府就使出了“杀手锏”:民营医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跟政府引进人才待遇一样,在住房安置补助、子女就学、政府特殊津贴、科研经费等方面,享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如果我省其他地区也像温州那样,公立医院的大医生‘流’到民营医院,编制身份保留,医生的后顾之忧就没有了。”盛祖立说。昨日省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迟早要解决的,但各地情况不同,政府财力投入不同,政策会有所不同,至少不会给专家流到民营设门槛。”
记者昨日了解到,像温州在开放投融资体制改革,多种形式合作办医,民资与公办医院享受同等税收待遇、免征营业税等,我省其他地区都会逐步推广,推广的时间表尚未确定。
让百姓选择民营,需重监管提升品质
如果民资大量进入健康产业,民营医院多起来,如何监管,让百姓看病放心?
昨日记者采访时,业内人士分析,即使包括温州,目前我省民营医院上规模、上档次仍然不多,仅有4家医院拥有500张床位以上,28家医院有200张床位,其余大部分医院床位都在100张以下。就全国范围来看,浙江民营医疗机构,其服务能力、服务量都是明显偏低、偏小。
要与公立医院形成竞争,成为百姓看病的一个好去处,民营医院在提升品质上,还须努力。
看病贵,不规范,如何对此进行监管?
专家呼吁,公立与民营全面纳入准入制,统一监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上规模、上层次的综合医院,而不是小规模的重复办医,高技术含量的大型医疗集团优先审批,提升总体民营医院的品质。记者了解到,杭州等地市已在着手制定落实细则政策,推动“社会资本办医”的春天到来。
众议
怎么让医生真的流动起来
医生多点执医,呼吁了快10年了。但至今门槛多多,医生难以流动。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医改的政策公布之后,记者就医生可以自由流动的话题,采访了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院长,请他们解读。
改策明确了
关键看落实细则
绿城心血管医院执行院长沈法荣——
文件归文件,肯定是好消息。但现在只是一个框架,关键是看地方政府怎么落实。
多点执业已经不是第一次提,但据我所知,目前杭州还没有真正多点执业,在我看来,一部分的阻力来自公立医院。
因为政策是这么规定的,医生到其他地方执业,要所在医院盖章才能走人,院长能同意吗?这基本上就堵死了医生出来的路。如果医生可以自由流动,民营医院就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为什么公立医院的院长,不愿意放人?我认为,对医生和病人资源流失的担心,是一个原因。
改变“一老一少”坐诊
医院更有发展后劲
杭州美华妇儿医院投资人王先生——
“美华”今年4月份正式运行,到现在大半年时间,我们最期待的,还是人才真正流动起来,我估计,每个民营医疗机构都有这样的需求。
刚试水杭州时,因为人才难招,美华只好把北京、上海连锁医院的高年资医生调到杭州,直到现在,浙江本土,我们只招到一位妇产科专家,退休以后到了美华。
难怪医生们常自嘲,民营医院的医生,小的小,老的老。
因为美华在北京、上海都有医院,我们的体会是,政策越给力的地方,发展越好,比如在上海,我们的主力军,50岁左右的医生,经验足、体力也跟得上。
办好医院不是资金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政策,能让民营医院吸引到更好的人才。这样医院才真正有后劲,有实力。
医药分开
公立医院收益来自医生劳务
省新华医院院长蔡宛如——
医药分开是医改大势所趋。药品零差价很快就要在公立大医院实施。取消差价之后,医院最多可以得到90%的补贴,也就是说医院从药品销售中获得的利润,有90%可以从财政中得到补偿,剩下的10%得自己想办法。在财政补贴不能保证的情况下,院长只能自己想办法补缺口;对医院来说,收益主要来自医生的劳动,让医生去其他地方执业,很多院长自然不会同意。
民营医院的医生
不应该是另类
杭州哼哈口腔医院院长盛祖立——
民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待遇,与公立医院的待遇相同,才能让人才流动起来,让民营医院健康地发展。
社会待遇,也不要区分。
大部分从公立医院出来的优质医生,之前带着一点职业骄傲,可到了民营医院,学术上就好像边缘化了。比如说,这一点杭州市做得非常好,每年的高级职称的评审,专家库成员名单中,有规定必须要一定数量的民营医院评审参加,我们医院的李诗佩副院长,连续3年参加,据我所知杭州这做法在全国也是相当少见的。
我们也有教授、主任医师,高水平的医生,他们的职业认可度,不应该有变化。
- 【专题】湖州保安徒手施救跳楼女致重伤 市委书记批示"全力抢救"
- 【专题】温州商人林春平虚开增值税发票5.2亿一审获无期徒刑
- 温州商人林春平虚开增值税发票5.2亿一审获无期徒刑
- 温州人事任免
- 撞死救孕妇两干部的司机 涉嫌交通肇事被批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