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22年前善举结善果 杭州开了一场有故事的感恩音乐会
从盲童到桃李满园的古筝演奏家,浙江省群艺馆,李舒宁师生音乐会如期举行
2013年12月23日 04:12:03

   浙江在线12月23日讯  舞台上的帷幕缓缓拉开,22年前的善举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刻。昨天下午两点半,古筝演奏家李舒宁的第一场师生音乐会在省群艺馆举行。

  560名观众,座无虚席。这里,有忠实的听众,有慕名而来的家长、学生,有恩师。当然,还有这么多年来帮助过李舒宁的人。

  当年报道过他的钱江晚报记者王慰平叔叔、金松叔叔,捐出第一笔款的胡益兴伯伯,也都坐在台下,看着李舒宁弹指一挥间流淌出的旋律,心里暖暖的……

  一段读者和钱江晚报的美好缘分,一场有故事的感恩音乐会,组成了昨天一个如此美好的下午。

李舒宁(中)在演奏古筝

  22年前的盲童

  成了今天的古筝演奏家

  这是一个感恩的故事。

  29年前,李舒宁只有7岁,因白内障失明。

  22年前,本报记者王慰平和金松去盲校采访,被李舒宁对古筝的执着所打动,又被他因家庭窘迫而无法手术的现状所牵挂,回到报社,一篇篇洋洋洒洒的报道见报了:《这里需要光明》、《万千读者爱心化作光明》、《我要把七彩世界看个够》……一个孩子想要恢复光明的心愿感动了杭州各界。

  爱心市民们纷纷捐款,当时在省地震局工作的胡益兴是第一个把50元钱送到报社的好心人。

  在两位记者的牵线下,1991年4月4日,浙医二院的眼科专家姚克为李舒宁动刀,这一年,李舒宁得以复明。往后,就开启了与古筝相伴的旅程。

  如今,李舒宁学有所成,在古筝界也小有名气。他办的第一场师生音乐会,主题是“感恩”,很想邀请当年帮助过他的人来听(详见本报12月8日A4、12月11日A8报道)。

  “这么多年走来真的不容易,没有《钱江晚报》的帮助,估计也不会有我今天。”李舒宁说,他想为这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办个专场,用音乐回馈他们。

  这一天,终于等到了。

音乐会结束后,当年帮助过李舒宁的本报记者王慰平(左一)、金松(右一)与李舒宁(中)合影

  和帮助过他的人一一握手

  表演还没有开始,王慰平和金松就早早地到了。

  刚从上海回来的女儿也跟着王慰平来到了现场,她说:“小时候就听爸爸讲过这个故事,当时这个事情轰动了杭州。没想到20多年后,他还保持着一份感恩的心,难能可贵。”

  在王慰平看来,这是最圆满的。《钱江晚报》帮助过不少孩子,其中李舒宁是最成功的一位。“作为记者,不仅仅是写文章、写真相。有时哪怕多做了一点点事情,就能改变别人的一生,这种成就感,没法用语言表达。”

  金松也在边上说:“虽然我不是特别懂古筝,但是坐在台下看到他成熟的表演,觉得我们当年辛苦做稿子,什么都值了。”

  紧挨着的王慰平、金松坐着的是胡益兴和他老伴。两位老人满脸笑容,为了这场音乐会,老两口激动得晚上都没有睡着觉。“当年看到你们的报道,觉得这么美好的世界,李舒宁居然看不到,太可惜了,想着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没想到这个孩子,还一直记着我。”胡伯伯说。

  开演前,准备就绪的李舒宁来到台下。

  “王叔叔、金叔叔、胡伯伯,你们都来啦。”李舒宁显得有些激动。“这么多年了,没什么变化嘛。”王慰平拍拍他的肩膀,夸赞到:“好小伙。”

  22年后的相聚,没有生疏,而是难得的亲切。遗憾的是,当年的主治医生姚克因为有事,没能到场。

  最想让孩子学会的

  是老师的持之以恒

  下午两点半,一首优美的《渔舟唱晚》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

  24名身着古典服饰的小朋友面带微笑、自信优雅地弹奏着纯美娴熟的琴音。袅袅琴声仿佛让人置身夕阳下的江南水乡,渔舟归航,歌声四起。

  李舒宁独奏的《秦桑曲》委婉、缠绵,更是将现场的氛围带上高潮。王慰平不停地鼓掌,金松用手机录像,73岁高龄的胡伯伯也时不时地发出“好”的欢呼声。

  台上师生们忘情演奏,台下家长们也无比感动。11岁的李静岩正和老师一起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两人举手投足间,默契尽显。

  女孩的妈妈沈女士,一直站在角落里,默默地拍摄下女儿和老师一同演出的珍贵画面。

  关于李舒宁的故事,她也早有耳闻,“我看过钱报的报道,他也会主动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孩子也许从中得到了启发,一直认真地坚持学琴。我也希望她能像老师学习,更加热爱音乐,并且学会持之以恒。”

  “我和老邻居都是从《钱江晚报》上知道李老师的故事的,有很多细节让人很感动,社会上好人真多。今天大家特地赶来看师生们的演出,一想到当年的孩子如今已经出人头地,还教出了这么多学生,真是圆满了。”现场有观众说。

  千言万语

  化成一个深深的鞠躬

  热情奔放的《天山之歌》,最后一个音收尾,音乐会就此结束。李舒宁感谢所有的观众,一一鞠躬。

  “这场音乐会给了我女儿很多启发,不仅是舞台表演、演奏技巧上的,李老师身上那份执着和努力让人感动,还有反哺社会的精神更是激励了我们。”观众斯女士9岁的女儿也是古筝爱好者,这场音乐会显然给她带来了不少震撼。

  拉着李舒宁的手,王慰平意犹未尽。22年前那个怯怯的盲童,现在已经桃李满园。“这是一个美好的下午!”

  胡伯伯的脸上,笑容未断。看着李舒宁的眼神,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么好的孩子,姑娘嫁给你肯定是福气。希望你早日成个家啊。”

  李舒宁有些语塞,千言万语,再次融化成一个深深的鞠躬。

  舞台上的帷幕慢慢落下,但是22年的缘分,还将继续。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杨茜 裘晟佳 陆舟 杨晓轩 编辑: 沈正玺
的哥留守想多赚 不料上迈巴赫

的哥留守想多赚 不料上迈巴赫

每日关注
  • 情人节"超级临时工" 送花赚四五百懂包花能日进三千
  • 浙江传媒学院今天校考 大堆帅哥美女开房待考
  • 10元2箭射中带走 永嘉楠溪江景区活鸡射箭被叫停
  • 桐庐闲置农居房能租赁流转 城里人在农村也可以有房
  • 从300元降为80元 杭州一公园地下车库超低价包月
相关阅读
  • 31支海内外乐团来金华演出 这场音乐会听得真过瘾
  • "触觉·凹凸"历经20年二度开展 当年触摸雕塑的盲童现身
  • 杭州爱乐乐团音乐季开幕音乐会《号角·齐鸣》
  • 台湾长荣交响乐团在宁波大剧院举行音乐会
  • “感恩母校-奏响心灵之曲”音乐会在绍兴艺校举行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