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谷芳(右一)
昨天下午,浙江美术馆的大厅突然涌入数百号人,人群中央隐约可见一位老者——清瘦的身影、满头银发,一袭薄薄的白色中式功夫衫,脚步轻盈但坚定。
这位老人就是来自台湾的禅者林谷芳。他的头衔很多——知名学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湾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这几天,他来杭州,就是冲着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而围在林谷芳身边的几百号粉丝,全部都是冲着他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敦煌研究专家、在敦煌当地蹲守了十余年的解说员、艺术家、音乐人、指挥家、院校老师学生以及媒体记者。
杭州的敦煌展
比敦煌更身临其境
原来,昨天下午3点,林谷芳在“敦煌展”现场亲自当了一回超级导览。
为了这次解说,他已经提前在美术馆窝了整整两天。“我一生中去过数次敦煌,也看过在台湾等地举办的敦煌展。可以负责任地说,杭州这个敦煌展是目前最好的,可能比你亲自去敦煌还要更身临其境,会看到更多的东西。当然,不是说你不用去敦煌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人文性诠释上,杭州敦煌展给你的触动绝对不会比你在戈壁岩岭上来得少,甚至要清晰得多。”林谷芳用温软的台湾话娓娓道出作为一位学禅者眼中的杭州敦煌展。
看敦煌展除了看艺术
理解宗教文化也很重要
为什么那么多人追捧他的讲解?用林谷芳自己的话说,谈敦煌,没有宗教,只讲艺术,那是荒唐的。“历史上的伟大从来都是建立在生命的谦卑之上。先贤前辈晓得有太多的事物我们无法掌握,于是才会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奉献出来,才有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敦煌艺术和文化。所以我们看敦煌展,究竟看什么?我想那份面对历史时的谦卑,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学习的吧。”
除了带领普通读者参观展览,傍晚闭馆后,林谷芳还特地为从敦煌飞来杭州的十几位讲解员上了一堂“独家培训课”。“我想提醒每一位去参观敦煌展的朋友,一定要带着对敦煌宗教文化性的理解去看,原因很简单,敦煌的存在不是因为美术史的需要而存在,而是为宗教而存在。”
九色鹿
这估计是敦煌展上大家最熟悉的故事。现场很多小学生好奇,为什么动画片里的九色鹿会出现在敦煌壁画上?林谷芳笑说,其实九色鹿是佛祖轮回前的本身,以德化怨,普度众生。所以这个是讲轮回的故事,“你们不要觉得讲轮回就是迷信,它的真正含义是告诉你生命的生生不息,这个跟能量守恒定理是一样的,这一世的善和恶会在你下一世时给予你回报”。
林谷芳推荐的敦煌展品
林谷芳的敦煌展导览会有什么惊喜呢?我们列举几处他推荐的必看亮点,来领略一回敦煌带给我们的“谦卑心”吧。
说法图
林谷芳指着画上曼妙庄严的菩萨像,突然问大家,知道为什么佛像面孔永远那么慈祥,服饰华丽,身材那么好吗?众人面面相觑,林谷芳哈哈大笑,指了指自己:“如果你们看到我这样整天只穿素色,瘦得皮包骨头,还会想要学佛吗?肯定逃也来不及。所以这就是《法华经》中的‘先以欲勾牵,再令入佛道’,先用最鲜艳、美丽的一面来吸引你,让你觉得学佛还可以美容、减肥保持身材。然后再慢慢学佛法。”
榆林窟
进门从卧佛像左手边进入,再左拐,你会看到两幅巨大的高3米61,宽2米4的佛像,分别是西夏时期的文殊菩萨(左)和普贤菩萨(右),绘于北宋年间。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好高、好大”,林谷芳却让大家仔细看壁画上每一位佛像的面孔。“佛教来源自印度,但为什么这里每一位看着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面孔呢?这就是典型的敦煌文化中的‘经变’(指依据佛经变成绘制之图画)”,佛像本无像,但他的本地化,是为了让身边的百姓更容易接受,这就是慈悲心。这两幅无论从艺术还是宗教意义上讲,都是独一无二的瑰宝,因为是北宋以来第一次完整的佛像“本地化”的完成。
都市快报 记者 潘卓盈 摄影 冯秋萍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