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3日讯 “终于又吃到妈妈牌的食饼筒了。暖暖的香味!”过年才两天,70后的张笑笑已经数次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过年家乡美食了。
据说,人的舌头上约有9000个味蕾,帮助我们感受甜、咸、苦、酸。即便年华老去,美食却承载了青春的记忆。笑笑的老家在台州一个村子里,家里兄弟姐妹4人,是那个年代标准的大家庭。对她来说,灶膛欢窜的火苗、锅上升腾的热汽和满屋子的欢声笑语,便是年。
见面就问,“馒头做了吗”
在笑笑老家有句关于过年的顺口溜:廿四掸灰尘,廿五赶长工,廿六做馒头,廿七去赶集,廿八请老爷,廿九砍担柴,三十做食饼筒,正月十四(当地的元宵节)吃糟羹。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将这一串儿事情全做了,才算是过年。
做馒头是过年的第一项大型活动。大人们见了面常问:“馒头做了吗?”廿四那天,笑笑妈会烧一锅糯米粥,拌上麦麸,倒入小缸,盖上盖子,扎上棉被——这是最原始的酵母制法。廿六一早外婆舅舅来了,十余人的大家庭全齐了,打开发酵缸,香气扑鼻而来。“今年喂的酵很不错。”在外婆这样一句话中,笑笑妈便笑容满绽。
做馒头是个技术活。“面要揉好久,揉到面团发光手也光,蒸出来的馒头才薄皮孔细有嚼劲。”做完馒头做包子,做完包子做甜糕。一团热气中,一笼屉馒头包子反扣在案板上的那一刻,是笑笑全家最开心的时候。
跨年的食饼筒,满满的年味
到了年三十,食饼筒的节奏开始啦。爸爸头晚调好面浆,摊面饼的活归笑笑。戴上袖套,麻利摘起一团面浆放平底锅上,由外向内地抹。看差不多了,笑笑妈拿起一小把枯松针放进灶膛,火一下子旺了,刚好把一张面皮烤熟。其间,炒菜同步进行。粉干、蒿菜、豆芽、猪肝、胡萝卜、豆腐……一样样炒好、煎好。“这是生活中的统筹学啊。”笑笑说。
取一张面皮,卷进喜欢的菜,放锅上一煎,就可以吃了。食饼筒是年夜饭的全部,在小编看来,这玩意儿实在太适合当年夜饭了,想吃的东西太多,索性摊个饼统统卷起。笑笑说,吃食饼筒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边吃边猜,里面包了什么料,是谁卷的。“爸爸那代挨过饿的人卷得跟小孩上臂一般粗,荤菜多;嫂子表妹们卷的都纤细型的,素菜多。”
卷好的食饼筒整齐码好,蔚为壮观。因为这东西要一直吃到年初三,一户大家庭要卷上上百筒。
是年味淡了,还是我们懒了
总是一大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做吃的,吃好的,说吉利的。大年初三走亲戚,大年十四闹元宵(台州特色年俗),这些都走一遍,仪式感就是这么重要。可现在,明明回家车程越来越短,但回家频率却越来越低。有人说,70后是中国最后一代在传统乡村文化中长大的。这代人中只有精英才能留在城市,其后大批人成群进城了。还有人说,现在的农村人变懒了,炒米熬糖切冻米糖,磨粉打年糕,没人会再干。
可平心而论,世界上哪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年味总是随时代变迁而变化,每一个年代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每一个年代都不可复制。回忆了儿时最本色的过年记忆,笑笑说,对于过年的情感没有改变。年味其实就是亲情、团圆、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与感觉。
Q&A
Q:记记中小时候过年印象最深刻的习俗是什么?
A:放爆竹、穿新衣、吃年夜饭、收红包……最特别的是外公亲手做的冻米糖,真叫一个好吃。(70后陈燕飞龙游人)
打年糕、裹粽子、放鞭炮是必须的,正月十四还要烧火把。(60后王新华萧山人)
拜年时,大人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每到一户亲戚家总要留宿,晚上和姐姐妹妹们一起睡又暖和又开心。(70后李莉北仑人)
Q:现在的过年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A:有些被替代了,留下来的也没啥吸引力了,比如穿新衣、吃年夜饭。(陈燕飞)
每天都是东家叫你去吃,西家叫你去吃,赶来赶去的,累。(王新华)
今年打算出去旅游了。(李莉)
Q:你的孩子知道你小时候的年俗吗?
A:小时候的过年气氛永远只能停留在记忆里。(陈燕飞)
她不知道我孩提时代的民俗,过年带她回老家,但她对此也不想了解。(李莉)
他只知道压岁钱。(王新华)
大家庭的快乐难寻了
小时候生活在北方,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生活在一个有院子的老宅子里。叔叔家有个妹妹,两姐妹每天一起玩很快乐。当然,过年是顶顶快乐的一件事儿。
每到大年初二,姑妈们就会全家出动,表哥表姐表弟表妹跑到老宅子里来,一整天过得好不快活。表哥表姐是亲兄妹,都是70后,他们教我们,谁是亲兄弟姐妹,谁是堂兄弟姐妹,谁是表兄弟姐妹,谁和谁更亲近一些;爷爷、爸爸、自己和下一代的辈分是哪个字……这些对70后是常识,对我们,是知识,对下一代,恐怕就是传说了。
长大后,表哥在外读书好几年,不过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不同,表哥最后选择回故乡,跟爸妈住在一起。或许因为出生在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他们对家庭有着更传统的理解和依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