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之色——江阴市博物馆藏宋元明金银器特展》,今天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展,一直持续到5月3日。
昨天下午,趁着工作人员布展,我先去看了一下。本来以为布展时,展厅里应该人不多,可是去那里一看,很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包括保安、保洁大姐,都围着展厅转来转去。
一位保安拿着手机,对着展柜里的一支嵌了十几颗宝石的金簪子一阵狂拍;还有一位保洁大姐有些兴奋地说:“平时展出的都是陶瓷,看不太懂,头一回看见这么多金子,就好像站在一个大金库里。”
是啊,这个展览,看看名字就知道,展出的不是金银首饰,就是金银器具。哪怕不懂历史价值,看个富贵华丽总没问题,尤其是女孩子,看了分分钟迈不开步。
一对明代金手镯231克
你算算换到现在值多少钱?
江阴市博物馆展交部主任孙军,昨天也在布展现场。他说,这次展出的110件展品,来自江阴当地的一个窖藏、两个墓葬,以发饰、生活器具为主,宋代元代明代的都有。可以这么说,那些朝代,江南女子用的发簪、手镯、耳坠、戒指,几乎都能看到。
这些展品,先不说工艺价值,光是看金器的分量,你就能掂量出它的价值。比如一支嵌宝石凤凰金头银簪,重53.7g;一对明代金手镯,加起来共231克。再按现在的市价算算,真是了不得。
所以,前些天把这些展品从江阴运到杭州时,南宋官窑博物馆派了两位工作人员加两位保安,一共四个人,随车押运。路上三个半小时,尽量不停车。即使是停,车上也至少留下两个人。
展品出江阴博物馆时,一件件数过、点交;到杭州,再数过、点交。参与押运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工作人员方忆说,点交金银器,不像其它展品那样点尺寸,金银器是要称重量。每一样都要称,重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110件展品称过来,至少两个小时。
布展也很严格,两个人负责陈列,一个保安全程站在旁边,一个展柜布置完,马上有专人负责落锁;昨天下午布展结束,所有展品对着展柜又数了一遍,以确保一件不少。
艾虎五毒金头银簪
一年里只在端午戴
话再说回来,那些50多克的簪子,100多克的金镯,哪怕是在金银器发达的宋元明时期,姑娘们也不会每天戴着。孙军说,这一类看着雍容华贵的,平时都放着,只到了过年过节、家里婚嫁、家人过寿等重要场合时才戴上。
这类首饰的装饰,也有自己的特色,就像扬之水在书里写的:宋元金银首饰中最常用到的装饰题材,如牡丹凤凰,二龙戏珠,瓜瓞(dié,意思是“小瓜”——记者注)、荔枝、石榴、桃实、蜂采花、蝶赶菊,满池娇,都带着吉祥喜庆的色彩,似乎也在昭示着它的用途。至少可以说,金银首饰的成批打制是集中在嫁女时节。如果是一家一户的集中购求,常常会雇请银匠到家里来专务打造。
还有一类首饰,是在二十四节气时用来应景的,比如只在端午节时才戴的艾虎五毒金头银簪。
如果平时要打扮一下,就会和现在的女孩子一样,选择一些个头小,分量不重的,点缀一下就行,比如耳坠、戒指等。
五花头凤鸟纹金簪(宋代出品)
重60.5g,在江阴夏港出土。这支簪子在《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一书中也有介绍:正面看来,簪梁上一溜儿五枚造型略如展开之摺叠扇的花头。装饰了穿花的凤和凰,还有牡丹和菊花。
福禄寿三星银果盒(元代出品)
重430g。1980年江阴申港张家店元墓出土。
金器上镶嵌宝石
基本是明代出品
对文物考古很有研究的扬之水,写过《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书中提到,宋元是民间手工业十分发达的时代,金银器制作也是如此。
宋朝以前,金银不是普通老百姓随意能用的,它有严格的等级限定,只有皇家贵族才有资格用,哪怕你再有钱,只要身份是平民,就用不了金银。
这个有关金银的等级限制,到宋代依然还在,但慢慢开始松动。一开始是有钱人先用了起来,发展到后来,一些比较好的酒馆里也都用上了金银器。再后来,民间还有了专门打制金银器的工匠铺。
扬之水说,宋元首饰可以购买,数量多时通常要请金银匠到家中打造,或在店铺预订。尽管一些“时样”会反复制作,但各个工匠也会有自己熟悉的花样,拿手的作品,以至创新发挥。富贵又时髦的女性仅头面一副(一整套头面首饰一般包括,三支发梳,钗一对,步摇一对,这些是最基本的,不同时期贫富的要求也不一样。——记者注)就达十几件、甚至二十几件,简直就像艺术展示,活泼轻灵又跌宕起伏。
另外,金银首饰的流行趋势,每个朝代都在变。
宋代的首饰,和当时人们的性格一样,素雅清淡。到了元代,则更讲究造型,装饰上却更加不讲究,看着也更素气。这可能和来自蒙古草原的元代统治者有关,他们把草原粗犷、直率的性情,也带到了金银器里。而到了明代,人们又开始喜欢浓艳华丽的金银器,这次展览上,只要是金子上镶满了宝石的,就大多是明朝出品。为了这些首饰,明朝工匠师傅更是把锤打、焊接、镂雕、堑刻、掐丝、累丝、镶嵌等各种技法,都发挥到了极致。
艾虎五毒金头银簪(明代出品)
端午时节江南的“驱五毒”里说的“五毒”,都雕在了簪子上。蛇、壁虎、三足蟾蜍、蜈蚣、蝎子各一只,还有一个骑在老虎上的人,一手拿了锄头,一手提了花篮,把锄头狠狠压在了蝎子身上。
民谣里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古时,到了五月里要穿戴“五毒艾虎”,这一支簪子就是为了端午节时,搭配端午服装来佩戴的,一年里只在端午节这一天露面。
- 到南宋官窑博物馆欣赏巧夺天工“土豪金”(组图)
- 市博物馆还没开放怎么就拆了 回应称是要搞装修
- 500件罕见砚碑亮相西博馆 砚碑主人疑似清朝军需官
- 山东年画热杭城
- 电稻桶梯、绞糖机……民办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