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活动现场试驾新农机
浙江日报讯 三月,春回大地,农民们又在田间忙碌开来。近日,本报与省农业厅送服务到三门县健跳镇,为农民们带来了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并与当地种粮大户、蔬菜种植户座谈,解民惑、听期盼、送服务。
种粮政策细讲解
在健跳镇三岔村,农民们正忙着翻耕西蓝花菜地。“我们准备在3月25日前后开始种早稻,这是我们第四年采用西蓝花和早稻轮作模式了。”三门县锡宜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才利说,轮作不仅提高土地使用率、解除连作障碍,西蓝花茎叶还能变作有机肥,早稻和西蓝花的品质明显提升。
稻-菜轮作已成为不少种粮大户的新选择。座谈会上,三门县丰安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咸友说,社里早稻、西蓝花轮作的亩效益可达1000元以上,每亩早稻还可以享受到225元的省市县三级粮食补贴。高兴之余,他也道出了自己的顾虑:“土地流转租金越来越贵,粮田种植有没有倾斜政策来保持面积的稳定?”
“今年省财政安排粮食产销扶持资金预算达10.9亿元,其中扶持粮食生产9.6亿元,比上年增加30%,扶持力度大大增强。”省种植业局负责人介绍,根据今年省里的粮食产销政策,以种植一季早稻、接受水稻机插和统防统治服务并交售订单粮测算,种粮农民一般可享受每亩300多元的省级补贴,再加上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政策,种粮农户能享受的省以上补贴资金就有每亩360元以上。
“订单能不能再多些?”三门县希望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林少飞说,随着成本上涨,近几年种粮的效益不升反降,粮食订单也只能解决60%的产量。“60%的订单比例已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不少地区现在的订单比例只能达到30%、40%。”省农业厅负责人说,市场粮食价格偏低容易挫伤种粮户的积极性,今年他们也将鼓励当地粮食部门对订单外的省产粮食进行敞开收购。
“我们规模种粮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生产资金短缺。政府能不能出台些优惠政策?”种粮大户黄伟兵说,种植水稻每亩的生产成本在1500元到1800元左右,300亩面积就需要50多万元资金,贷款月息近1%,数量也有限,剩余部分只能借助私人借款,月利基本都在1%到1.5%。
省农业厅负责人给他递上一张《浙江省2014年种粮政策明白纸》。“今年我省新增种粮大户信用贷款贴息政策。对种粮大户、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粮食生产环节中的贷款需求,由农信机构等给予信用贷款、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省财政按3%的贴息率给予贷款贴息,30万元以内的贷款不用抵押。”
农技顾问解农忧
在健跳镇现代农业园区农博园广场上,放心农资、农业技术咨询区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不少人在领取各类种养技术书籍,还有些农民围着勿忘农种业公司的摊位询问种子情况。与此同时,西蓝花与早稻轮作和西甜瓜高产栽培两个技术培训班也在广场一角开课了。
杨如宽和包招省领了厚厚一叠资料,还拿了几张杨梅种植标准化流程图。“回去把流程图贴在墙上,有什么症状社员们也能对照图片进行初步判断了。”杨如宽说,他俩都是从邻近的亭旁镇赶来的,各自拥有规模500多亩的合作社。包招省则比较关注科学施肥、安全用药的问题。他说,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他既要防病虫害,还要寻找药效和质量安全的平衡点。
在座谈会现场,三门县富达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方道会又和省农技推广中心蔬菜专家胡美华碰面了。“我们合作社主要经营西蓝花、黄秋葵和黄秋葵的加工产品。”方道会说,省里开展的“千社千顾问”活动帮他们对接上了胡美华,解决了不少生产技术难题。
“1月温度偏高,西蓝花集中上市,加工人手不够、价格下跌,胡专家建议社里加班加点扩大速冻量,进行冷库收购,价格回升后再售出,保护社员利益。”方道会说,这两年西蓝花的价格波动较大,中晚熟品种价格贵,胡美华也提醒他适当扩大早熟品种,错开上市期。
“千社千顾问”活动是省农业厅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技需求,在农业生产主体和农技推广人员之间搭建起的服务交流平台。据了解,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共有970多个专家与全省1000多个专业合作社成功对接。
“通过与合作社对接,我自己掌握的经验技术真正能‘接地气’为农民服务,但从时间、效果上来说,还有不少空间可以努力。”胡美华说,最近,方道会正与科研单位合作,研究黄秋葵的秸秆再利用,在压缩燃料、生产动物蛋白饲料方面进行广泛调研。
“今年将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见》,会针对与生态相关的项目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深度开发,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的新型耕作模式。”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外引内培”是合作社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省财政对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创业就业的给予连续三年补助,并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开办“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提升班”,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全额资助,先后有240名农民成为学员。今年也会继续探索新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业领域创业就业。
机器换人助增收
今年是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第11个年头。在农博园广场的另一角,来自浙江柳林、四方集团、吉峰农机等13家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展出了包括了耕、种、收、管、烘及设施大棚等19类产品在内的近百台套农业机械设施设备,不少设备都在现场进行互动展示,吸引许多农民咨询。
“这些展示产品基本上都是列入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的主流机型,高、中、低端的都有,对接不同类型的农户需求。”省农业厅负责人介绍,展示机具中,烘干机、插秧机的补贴力度是最大的。例如平均售价11万左右、批处理能力10吨的烘干机,农民可享受到6.5万元补贴,补贴幅度在60%左右,而平均售价在9万元左右的6行高速乘坐式插秧机补贴5万元,补贴幅度在50%左右。
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农业领域“机器换人”进程不断加快, 10年来,全省累计新增各类农机装备83.6万台(套),占到在用农机装备总量的八成以上,粮食生产耕作、排灌、植保、收获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栽植、粮食机烘等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从40.7%提高到71.5%,设施栽培面积同比增长216.8%,畜禽规模场设施养殖比例超过80%,名优茶机制率达到96.9%。
记者随农业部门将部分农机送到合作社。种粮大户张菜桂负责的三门县岙门水稻专业合作社是全县规模最大的稻米加工营销大户,她不仅收到了插秧机、喷雾器等农机,还获赠了250公斤早稻种子和一吨化肥。
三门县碧家山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为周边3000余亩稻田提供育秧和机插服务,负责人叶小贤最近正忙着检修、保养农机,就收到了农业部门赠送的新型收割机。“这台收割机送得太及时了!今年我正打算添置一台收割机,还打算更新插秧机和烘干机,正为资金发愁呢!”老叶脸上露出笑容,他的话却引起了省农机局负责人的注意。“你的烘干机用了多久了?”“三四年吧。”“烘干机基本上都可正常使用10年以上的,才用这么短时间就出了问题,应该是产品质量问题。”随即记下了产品生产厂商相关信息。
在活动现场,农业部门也把一些当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带了回去。“能否出台针对大型冷库的农机补贴政策?”“我在大棚里轮作红茄和水稻,现在的机械设备不大适合在单体大棚内使用,人工成本高,这个问题能解决吗?”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农机需求正随着农业发展变化,他们也会尽快研究相关政策。而针对蔬-稻大棚轮作,他们认为连栋大棚将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可能会制订相关技术规范,助推惠农强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