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温州七中,结束考试的考生走出考点。温都记者郑之越/摄
浙江在线03月17日讯 昨天是2014年省考笔试的日子。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申论》和《行测》相较往年都有了一定变化,不少考生因为不适应而感到考试难度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对公务员岗位的认识更加理性,考生心态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昨天上午,《申论》考试一结束,不少考生就在微信、微博中抱怨“好难啊,跟预想的完全不同。”有专家分析,与去年相比,今年《申论》给出的材料不再引经据典,而是结合大量精确的数据、案例、图表,既提高了考试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也增加了材料的实用性。
考生凌小姐则表示,《申论》的难,还体现在材料的多与杂,。此外,作文的形式由原先的题目自拟改为命题作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
《行测》考试的变化同样不小。据考生反映,今年的《行测》恢复了基础知识部分,并将抽象数列的问题减少,实际应用题增加,在总的题量上则有所减少。
随着对公务员工作更加理性的认知及机关单位运行不断透明化,公众不再和往日一样盲目追捧公务员岗位,这从今年省考缴费报名人数的减少中可见一斑。苍南考生小高表示,自己参加公务员考试是“骑驴找马”,目前已有了一份干得还算顺手的工作,参考只是为了多一次机会。据温州日报
不少“裸考族”称报考只为满足父母期待:
对于本次考试,不少考生坦言自己并没有进行系统复习,报考只为满足父母期待。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经网上缴费确认报名参考的人数比上一年下降7000多人,或预示“公务员热”开始降温。
家长比考生更看重“铁饭碗”
昨天上午10点,开考一个小时后,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考点门口异常冷清,只有四五名家长坐在台阶上等候。
陆女士的女儿学的是师范专业,此前在苏州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陆女士觉得女儿的工作地离温州太远,几经劝说,才让女儿报考公务员考试。她说,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女儿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复习,更多的是过来碰碰运气。
来自文成的赵女士是陪儿子过来考试的,“我儿子学的设计专业,去年一个人去义乌闯荡,好不容易才把他叫回来考试”。
赵女士告诉记者,她女儿早几年考上公务员,在当地乡镇工作。以前说公务员的工作是“每天一杯茶,一份报纸”,事实上并没有这么轻松,而且工资也不高,但“好处是工作稳定”。
也有家长认为,温州不像北上广,大公司、大企业并不多,大学生毕业后可选择的余地不大,所以“宁愿挤破脑袋考公务员,也不想让他们去小企业打工,免得将来一事无成”。
记者采访多位家长,他们对公务员岗位的认知大多是“稳定、体面、有保障”等。
“裸考族”称来不及答题
昨天上午10点50分,周先生第一个走出考场,显得很淡定。
周先生说,自己已是第三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多少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天申论的题目是‘引擎’,大致方向是强调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之前复习的时候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感觉答得还行”。
对于该考题的设置,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张红军表示,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我们国家长期以来依赖投资和出口,但这几年欧美经济一蹶不振,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大大降低,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扩大消费市场,来促进经济增长。该选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宏观经济以及对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我认为题目有新意,难度也不小”。
昨天下午,考生们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两个小时要答完120道题。考试结束后,记者采访了10名考生,其中8人表示不够时间答题,而他们大多是“裸考族”。
一名姓戴的考生告诉记者,她报考公务员,父母的意愿超过六成,“自己不感兴趣,就没有好好复习”。旁边一名考生也说,身边很多人都是被父母逼着来考试的。
“公务员热”降温或成趋势
昨天下午,记者从市人事考试办公室了解到,当日上午笔试缺考6061人,缺考率为18.22%;下午笔试缺考6144人,缺考率为18.46%。
市人事考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前两年相比,今年笔试的缺考率有所下降,但变化不是很大。要说变化,以往报考人数是逐年上升的,今年职位数有所增长的情况下,报考人数反而下降了7000多人。
对于这种现象,该负责人表示,“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不便去推测”。
张红军也认为,单凭一个简单的数据很难断定“公务员热”已经开始降温,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出准确结论。不过,随着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公务员的隐性福利锐减,工作要求更加严格,会使一部分人对公务员前景不看好,导致参考人数减少。
张红军表示,如果“公务员热”真的已开始降温,对社会来讲是一个好的信号。以往优秀人才千军万马挤进公务员队伍,在那种情况下,往往把政府做大了,市场相对就显得弱势。如果更多优秀人才的就业方向面向市场,那么有利于提升市场的活力和社会的创新力,代表一种向好的社会就业结构。据温州商报
你参加公务员考试,单位领导知道吗?
根据规定,招录考试并未对考生是否为社会在职人员作出限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社会在职考生大多“忌讳”他人知晓自己参加公务员考试,特别是在职单位的同事和领导。
此次考试,我市经缴费确认的共有33273人,分赴市区、乐清、瑞安、永嘉、平阳、苍南等6个分考区赶考,笔试成绩预计在4月中旬公布。据市人社局统计,昨天上午缺考人数6061人,缺考率18.22%;下午缺考人数6144人,缺考率18.46%。
他说:要是被领导看到,回去就麻烦了
昨天上午8时2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市区六虹桥路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考点,向20名参加考试的在职考生展开调查:“你参加公务员考试,单位领导知道吗?”结果,13人表示“领导还不知道”,而其余7人表示“已经知道了”。
市民小婧(以下考生均为化名)是第三次参加省公务员考试,父母都是公务员。小婧目前在一家国有银行上班,已经是一名中层干部,平日里也深得领导器重。小婧的母亲告诉记者,虽然女儿年薪超10万元,但总说对工作环境不是很满意。
“之前她参加考试,也进过面试,但都没有成功。这次再来试一次,不过也和前几次一样,单位领导都不知道。”小婧的母亲说,每次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一公布,女儿单位的领导都会上网查询各单位面试名单上有没有员工的姓名。女儿被“揪”到了两次。
市民小欧也选择“偷偷摸摸”考试。“考上还好,也就离开原单位了。”小欧说,“万一没考上,被同事知道了也没面子。”在采访的最后,小欧特地嘱咐记者不要把他的名字写入报道。“要是被领导看到,回去就麻烦了。”
他说:早就和单位领导提了,还得到支持
市民小婵,大学毕业一年多时间了,目前在公安部门从事文职,属临时聘用人员。在小婵看来,她参加公务员考试是名正言顺的,不过当记者问她“是否有事先让领导知道此事?”小婵认为“等考上再说也不迟”,她还补充说,如果领导真的问起来,自己一定会如实说明。
“如果能够进入面试,说不定还得向单位请假参加,到时候还是得让领导和同事知道这事。”小婵的母亲说,小婵单位领导对她不错,工作上也很照顾,但毕竟没有正式编制。她和女儿都认为,人往高处走是人之常情。
市民小聪从事建筑行业,和前几位相比,他刚好相反,早早地和单位领导提及此事,领导也鼓励他试一试。“我觉得早点让单位知道,也不是件坏事。等到要走人的时候才突然提出,或许原单位会以各种理由强行留人。”小聪说。
专家:用人单位和考生均应摆正心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事业单位担心员工考取公务员离职后,造成短期内工作运转不利。但他们也大都表示理解支持,希望员工能提前告知,方便必要时安排和衔接工作。
温州大学社会学教师徐旭东认为,人总是希望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考生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作为用人单位应正确看待人才的合理流动,双方都应摆正心态。另外,用人单位还须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培训,以期留住人才。既然有员工倾向于公务员队伍,那么用人单位是不是应该经常评估自身与公务员队伍的差距,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是自身问题还是体制问题?
徐旭东坦言,“当公务员就是一份好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左右了人们的看法。但他认为,随着简政放权意识的深入人心,公务员队伍“瘦身”将是一种趋势,社会应积极形成合理的舆论导向,让人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据温都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