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这条溪水变好了,我们家边上的环境也就变好了。”今天,在永康市东城街道大园童村,79岁的楼绍丹阿婆踩在溪边的石阶上高兴地对记者说。十几尾小鱼正在她脚边游来游去。
楼阿婆身旁的这条溪叫朱明溪,过去河道垃圾漂浮,气味难闻,曾是永康重点整治的垃圾河。半年前,东城街道组织朱明溪沿线7个村的力量,成立保洁公司,每天由专人负责清理溪面上的漂浮物;同时组织党员和群众认领卫生保洁责任区,做到每天巡查、每天清扫,溪水日渐清澈。
朱明溪溪水盈盈,水面清洁,沿岸两边的垂柳已抽出新芽,迎风飘舞,溪岸宽达8米的绿化带也看不到垃圾。望着眼前的景象,大园童村村支书童文艺欣喜地说,溪水变干净了,夏天大家可以下河游泳了。
随着“五水共治”的全面推进,很多永康市民发现,家乡境内的华溪、酥溪、南溪、小北溪等溪流全都变得洁净了。据永康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李辉介绍,这些年,永康加大了河道环境保洁力度,加强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目前境内总长约1121公里的永康江、永祥溪等680条大小河流,水域面积15.04平方公里的河道垃圾被全面清除。
记者在一份永康市出台的《河道保洁实施方案》上看到,永康要求全市境内河道保洁要达到河面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的“三无”要求。其中城区段河道保洁覆盖率不低于95%,集镇段河道保洁覆盖率不低于80%,其余河道及农村河道保洁覆盖率不低于70%。
为避免河道保洁出现职责不清、“九龙治水”的现象,永康按照“谁使用、谁负责”与部门分工相结合、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管理,做到河道保洁工作人员、经费、责任“三到位”,逐级建立河道管理责任制,明确河道保洁专职人员,建立河道管理网络,落实岗位责任。其中水域保洁,每500平方米水面内漂浮物需控制在1平方米以下。
永康创新河道保洁管理模式,河道保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探索河道卫生保洁市场化,推行保洁工作“对外承包”。市财政新增安排400万元河道保洁专项资金,2013年全市落实河道保洁资金1000万元。同时强化考核管理,明文规定,各河道保洁责任单位在1个年度内有3次以上检查评定结果不合格的,将取消当年各项经费奖励。
“由专业公司保洁,我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规划设计、管理监督职能上。”永康市芝英镇党委书记李浩锋告诉记者,镇里目前正在实施芝英污水处理厂扩建、芝英华溪污水支管网工程等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华溪沿线各村全部实行截污纳管,还将大大提高芝英及邻近乡镇的环境承载能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