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4日讯 “踉步青石巷,枕水梦故乡。但得三霄醉,醒来一身香”。素有江南水乡之称的桐乡市因水而美、因水而名。今年开展浙江省政协“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民主监督活动以来,桐乡政协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作为、主动监督,奏响了上下联动、助推治水的“合奏曲”。
深入一线摸水情
桐乡市属杭嘉湖东部平原河网地区,辖区内河网密布,纵横交错。河流、湖泊等水域面积占全市的7.0%,大小河道2600多条,河道总长2264公里,京杭大运河是桐乡的母亲河,也是境内最大河道,流经该市7个镇、街道。省委、省政府发出“五水共治”动员令后,桐乡市政协闻令而动,开展了“守护母亲河、治水献计策”专项活动,组织在桐乡的浙江省、嘉兴市和桐乡市政协委员,对辖区内河流重点是运河看现状、找问题、寻对策。
3月11日,广大政协委员沿着运河一路上行,仔细察看两岸环境,下水线、进石场、访船工、问渔民。市政协主席池晓明已经是第三次视察大运河,手中拿着一张大运河流域图,每经过一个地方,都不时地做上标记,考察结束,12个重点整治区域已经跃然纸上。
现状不容乐观,母亲河的治理该如何开展?省政协委员郭峰建议,通过各种媒体、公益广告、志愿者活动等途径,加大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护水节水意识,打一场百万桐乡人民共同参与“五水共治”攻坚战。嘉兴市政协委员朱莉韵说:“运河治理,两侧的支河不能忽视,要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同时要做好规划,防止运河两侧无序建设。”桐乡市政协委员王烂漫说:“运河治理要与旅游建设结合起来,推进沿河绿道建设”……
政协委员们群策群力、积极献计,还从加强航运管理、推进工业污水全入网、整治沿岸砂石料加工场等提出了意见建议。市内其他河道,组织委员就近到现场勘查,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一道建立了“一河一档”数据库。
凝聚共识促落实
绿水青山会不会带来金山银山,对污染产业和企业动真格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全面治水重难点在哪。这些事关治水成效的问题,认识亟需统一,行动亟需引导、举措亟需明确。在年初召开的桐乡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把“加大治水力度,改善水域环境”作为协商监督的重点,共有涉及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提案28件。
有的提案立足全市建宏观之言,如政协石门镇联络处提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九三学社桐乡基层委员会《关于全面开展“五水共治”的建议》,建议提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百姓护水意识、联合上游县市共同治水,强化协作配合能力、督查监管能力、统筹兼顾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激发全民治水潜力,增强治水动力,着力提升治水效率。有的提案突出重点献微观之策,如蔡建国委员《关于李店桥港与康泾塘交汇处进行河道疏浚的建议》,建议加大对“五无”石料加工厂整治取缔力度,保护水质生态环境,建管并举、进一步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和规范管理运行,加强污水泵站建设管理,规范企业污水排放,这些提案切合实际又具操作性。
桐乡市政协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将其中涉及水环境治理的4件提案列为今年市政协的重点提案予以重点督办、重点落实。4月份还将以主席会议形式召开“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委员约谈会暨重点提案督办会,召集治水工作主体单位与提案人面对面交流,共商治水大计,力促“五水共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争当河长作表率
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桐乡市政协把开展“五水共治”民主监督与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引导广大委员当战士,不当绅士。从政协主席、副主席,到政协机关干部、各镇(街道)联络处主任,都担任了一线“河长”。
嘉兴市政协委员、高桥镇政协联络处主任曾正君担任高桥镇“总河长”,走马上任后她发现,该区域河水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是沿岸20多家豆制品企业及小作坊将产生的污水及豆渣直排河道。为此,她挨家挨户与企业沟通,调研豆制品企业污水纳管的可行性。但是,按污水处理厂的收费标准,豆制品企业每吨污水费需15元,“按这个标准,规模企业每年仅污水处理费就要达到几十万元。”曾正君说,要让企业治水,不能让企业吃亏。为此,她一次次奔波于桐乡市有关部门和豆制品企业之间进行协调,历经3个月,桐乡市水务集团不仅专门铺设了污水管网,还最终按每吨2.2元的价格接纳豆制品企业产生的污水。在曾正君的努力,高桥镇最大的豆制品生产企业——生欢豆制品公司第一个加入污水管网系统,企业负责人吕明生说:“每吨2.2元的价格我很满意,治水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曾正君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沿河陈年垃圾清理工作,彻底改变了高桥镇部分河段垃圾成堆的现象。
- 开发区召开“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
- 铁腕“五水共治” 深化改革为人民谋福利
- 五水共治百城擂台之宁波篇:打造现代化亲水宜居港城
- 世界水日暨中国水周 钱塘江畔举行“五水共治”海塘绘画活动
- 浙江省今年将投放14亿尾鱼苗生态治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