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7日讯 倪龙初,定海区岑港街道涨次社区倪家村人,今年66岁。
提起倪龙初,涨次社区的居民几乎无人不晓。倪龙初有一门独特的手艺——灰雕。不管是一些寺庙祠观的翘檐上,还是居民家的院墙上,很多栩栩如生的雕刻造像,都出自倪龙初之手。
民间灰雕艺人和他的作品
近日,记者走进倪龙初家,第一眼就看到橱柜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灰雕作品:牧童放牛、济公醉酒、白马奔腾……色彩缤纷、活灵活现。
倪龙初告诉记者,祠堂、庙宇上的灰雕一般用在屋脊或檐角上,以龙、虎、狮、麒麟等动物为主,有辟邪镇宅保平安之意;住宅楼上的灰雕主要在墙面上,以山水、花鸟、人物和戏剧故事为题材,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民俗寓意,如花鸟象征吉祥、松鹤象征长寿等。“做一件作品,先要画出图形,根据图形用钢筋、铁丝等做出支架,批上石灰,再雕刻、等干、上漆。即使是一件小作品,光是做支架也要几个小时。”说起灰雕的制作过程,头发花白的倪龙初用慢工出细活来形容,每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倪龙初说,制作灰雕的材料很简单,成本很低,就是普通的建筑材料——壳灰加点水泥。工具也是他自己做的,主要是用硬质木头做的批刀。不过,灰雕的制作过程却挺复杂。“你看这个‘济公醉酒’,济公长什么样?喝酒时又是什么样?脸上的皱纹、破洞的鞋子、翘着二郎腿率性的举动……这些细节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让济公‘活’起来。”倪龙初拿起一件作品,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完成一件灰雕作品需要耐心,要做得好需要心细,要做得出色需要心巧。”
“半路出家”琢磨灰雕制作
倪龙初家里有一本本破旧、泛黄的本子,这些是他30多年灰雕之路的见证。翻开本子,里面都是手绘的各类图案,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等。“它们可是我的宝贝。”倪龙初笑着说,这些图案有的是他自己设计的,有的则是从书本上临摹下来的。
其实,倪龙初从事灰雕制作是“半路出家”,他年轻时是一名泥水工。“做泥水工时,经常会碰到一些灰雕,慢慢就迷上了做灰雕。 ”他说,刚接触灰雕时,只能简单地仿制别人的作品,后来才开始自己设计图案。当遇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图案时,他就跑去看别人制作的成品,再向其他老师傅请教,回家后不厌其烦地修改图纸。“一开始,做一个小灰雕要花上好几天时间,后来慢慢练出了速度,一般五六个小时就能做出来了。”“泥水活也不去做了,睡也睡不好,做梦都会梦到灰雕。”提及倪龙初对灰雕的痴迷,他的妻子夏英雪记忆犹新。当年,倪龙初因为一门心思钻研灰雕手艺,放弃了不少能赚钱的工地活,她对此曾颇有微词,但丈夫的付出和坚持最终感动了她。如今,倪龙初给一些祠堂、庙宇等做灰雕,每天也能有三四百元的收入。
不想看到老祖宗的手艺失传
30多年走来,倪龙初已记不清自己到底做了多少个灰雕。 2008年,他被评为岑港首批农村实用人才。更让他高兴的是,去年6月,灰雕入选第五批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不过,如今灰雕艺人“青黄不接”,灰雕手艺濒临失传,这让倪龙初担心不已。他说,制作灰雕不仅要讲究灰的软硬程度、材料搭配的比例、图案的精美,还要考验人的毅力和耐心,因为灰雕最注重的是“雕”,这功夫需要时间的历练。记者看到,倪龙初的双手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茧,这是30多年做灰雕“雕”出来的。“做灰雕看起来简单,但是学起来却很难。学这门手艺不仅要有美术基础,更要有耐心,现在年轻人觉得学这门手艺没什么前途,没几个人来学,这样下去,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就会失传。”倪龙初感慨地说,他很想将这门工艺传授下去,如果有肯吃苦的年轻人愿意上门来学艺,他一定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年轻人。
相关链接
灰雕又叫灰批。据悉,灰雕起源于南宋,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广泛应用于民间建筑。
灰雕以经过特别处理的石灰为主料,用批刀直接雕贴于墙上或檐下,干结后形成的各种图案、山水、人物画面,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
- 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 共谋全面深化改革大计
- 龙泉:全力打造独特现代化文化创意经济城市
- 独特复试酿酒发酵工艺 活竹里“长出”美酒
- 慈城新城初步拟定发展方向 将会是个独特的江南水镇
- 【浙江日报】椒江果农管敏良发明独特种植法:听音乐的葡萄熟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